朱温听闻刘知远杀死了自已的儿子朱友珍,气得半天都没缓过神来。众将领都围在他面前,纷纷出言劝解。朱温怒不可遏地吼道:“你们都要全力助我!即日起,我们就发兵攻打同台,一定要将其剿灭,才能解我心头之恨!”随后,朱温任命朱景龙为先锋,即刻点齐三十万大军,带领三百员名将,浩浩荡荡地向同台进发。他心中愤恨至极,恨不得立刻踏平同台城邑,亲手生擒刘知远。
再说同台的岳彦真,得知刘知远杀死朱友珍并夺回了小姐,吓得魂飞魄散。紧接着又听闻朱温亲率大军前来报仇,他忍不住大骂岳存训不争气,埋怨道:“抢回小姐也就罢了,怎么还杀了人家的世子,这下可好,惹得朱温带领大队人马前来寻仇,我们该如何应对?”刘知远赶忙上前说道:“大人不必忧虑,这祸是我惹出来的,等朱温的大军一到,我自会应对,不会让大人费心。”这时,阶下有一员将领应声而出,说道:“不需要先锋出战,只要让我出马一次,必定能生擒朱温。”岳彦真定睛一看,原来是官军校尉武伯宁。
岳彦真心中一喜,当下便命令武伯宁带领一千人马,迅速出城迎敌。武伯宁领着人马走了大约十五里,就看见前方尘土飞扬,朱温的大军已经到了。武伯宁立刻摆开阵势,他横刀立马,站在阵前,对着朱温的军队破口大骂:“朱温你这个逆贼,无故兴兵侵犯我们的地界,到底安的什么心?”朱温的部将朱景龙听了,顿时大怒,二话不说,拍马就冲到了阵前。武伯宁也毫不畏惧,挺刀迎了上去。两人交手没几个回合,朱景龙手起刀落,就把武伯宁砍倒在马下,随后指挥军队追杀武伯宁的败军,一直追到了同台城下。
岳彦真得知武伯宁战死,大惊失色,连忙让刘知远出城迎敌,自已则登上城楼观战。只见刘知远飞身上马,背后数百人紧紧簇拥着他,气势汹汹地出了城。且看刘知远的装扮:头戴一顶缨撒火、锦兜鍪、双凤翅照天盔,这头盔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身披一副绿绒穿、红锦套、嵌连环锁子甲,坚硬的铠甲将他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身穿一领翠沿边、珠络缝、荔枝红、圈金绣戏狮袍,袍服上的图案精美绝伦;系着一条衬金叶、玉玲珑、双獭尾、红鞓钉盘螭带,腰带显得格外华贵;脚上穿着一双簇金线、海驴皮、胡桃纹、抹绿色云跟靴,靴子精致又结实。他还弯着一张紫檀靶、泥金鞘、龙角面、虎筋弦宝雕弓,弓身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悬着一壶紫竹杆、朱红扣、凤尾翎、狼牙金点铜箭,箭壶里的箭锋利无比;挂着一口七星妆、沙鱼鞘、赛龙泉、欺巨阙霜锋剑,宝剑寒光闪闪;横着一把撒朱缨、水磨杆、龙吞头、偃月样安汉刀,长刀威风凛凛。他骑的是一匹快登山、能跳涧、背金鞍、摇玉勒黄骠马,这匹马矫健无比。
朱景龙看到一个年轻的大汉骑马出城,心中猜到这就是刘知远。他立刻把军士们一字排开,自已则立马横刀,大声问道:“来将莫非就是刘知远?”刘知远大声回应:“既然知道我的名字,还敢来与我对敌?”朱景龙咬牙切齿地说:“我就是来为公子报仇的,今天定要取你的首级!”说完,两人的战马便交错在一起,双刀同时举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两人你来我往,斗了三十多个回合后,刘知远假装不敌,转身败走。朱景龙见状,以为机会来了,连忙策马追赶。刘知远瞅准时机,突然回马,迅速撒起勒甲绦,一下子就把朱景龙给束住了,然后轻松地将他生擒过来,放在自已的马上,径直回到了同台城内。此时,天色将近黄昏,风雨突然袭来,双方各自收兵回营。
第二天,朱温派遣副先锋李凯领军出阵挑战。刘知远毫不畏惧,亲自临阵迎敌。他让军士们用长枪挑着朱景龙的首级,高高地举在阵前,厉声大喊:“你们看清楚了,朱景龙的头已经被我砍下来了!”李凯看到这一幕,顿时怒火中烧,他跃马挺枪,直取刘知远。两人的战马再次相交,战了十个回合后,刘知远手起刀落,一刀将李凯砍于马下。李凯的余兵见状,纷纷四处逃散。刘知远乘胜追击,朱温的梁兵大败,一直退到三十里之外才安营扎寨。刘知远则收军回城,士气大振。
朱温接连输了两阵,心中十分郁闷,便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葛从周说道:“我今天上山观察了一下,发现同台的西边有一个寨子,驻守的军队似乎不多。今晚,他们肯定认为我们连败两阵,不会有什么防备。我们可以带领一半的兵力去劫这个寨子。要是能成功劫寨,岳彦真的军队必然会心生畏惧,到时候我们两面夹攻,定能取胜,这是上策。”朱温觉得葛从周说得有理,便听从了他的建议,带着尚让、齐克让、葛从周、杨彦洪、柳彦璋、傅道昭六员大将,挑选了二万马步军,连夜从小路向那个寨子进发。
另一边,岳彦真在营中犒劳军队,刘知远提醒道:“西边的寨子是个关键的地方,如果朱温派人来偷袭,我们可就麻烦了。”岳彦真却不以为然,说道:“他们都输了两阵了,怎么还敢来?”刘知远认真地说:“朱温虽然没什么谋略,但他的部下葛从周等人都很会用兵,我们必须防着他们趁我们不备发起攻击。”岳彦真听后,觉得刘知远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拨派副将钱元振、赵德、谢豹、华亮去守卫西寨。
朱温的梁兵到达西寨后,发现这里果然兵力薄弱,于是从四面发起攻击,很快就夺下了寨栅。寨中的士兵抵挡不住,纷纷四散奔逃。四更过后,钱元振带领军队从西门杀了进来。朱温看到败军又回来了,亲自领军迎战,正好与钱元振的军队相遇,双方展开了一场混战。眼看着天就要亮了,西边突然鼓声大作,有人来报说刘知远的军队到了。朱温见状,连忙弃寨而逃。钱元振、赵德、谢豹三人骑着马在后面紧追不舍。刘知远也飞马赶到,葛从周、尚让两人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朱温见状,赶紧往北山方向逃跑。没想到,山背后突然杀出一彪军,左边是岳存训,右边是向慎之。朱温连忙命令齐克让、柳彦璋去抵挡。但他们抵挡不住,朱温又往南逃跑。这时,又有一彪军杀了出来,原来是岳彦真亲自上阵,他带着毕龙、戚豹二副将拦住了朱温的去路。朱温一看,自已被四面八方的敌军围住了,众将领都在后面拼死作战。他咬咬牙,带头冲阵。突然,梆子声响起,箭如雨下,射向朱温。朱温吓得急忙往回跑,却发现无路可逃,他大声呼喊:“谁来救我?”这时,马军队里有一员将领冲了出来,他是濮州人,名叫庞师古,表字希贤。庞师古跃马提二流星锤,这流星锤重达八十斤。他大喊:“主公不要担心!”说着,他下马脱下自已的铠甲,遮住朱温的身体,左手挟着朱温,低头冒着箭雨步行突围。同台的军队中,有数十名擅长射箭的骑兵追了上来,庞师古挥舞着流星锤攻击他们,一锤下去,就有一人坠马,他的流星锤百发百中,那些骑兵纷纷逃走。庞师古突围后,又飞身上马,提着一个铁锤,在敌阵中横冲直撞。岳彦真、毕龙、戚豹都抵挡不住他的攻击,只好各自逃命。庞师古一路追杀敌军,成功救出了朱温。后人写诗称赞道:“镔铁双锤八十斤,同台城外显功勋。希贤救主闻天下,勇猛当先第一人。”
庞师古救出朱温后,寻找着回寨的路。天色渐渐昏暗下来,突然,背后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刘知远追了上来,大声喊道:“逆贼,看你往哪里跑!”此时,朱温的人马早已疲惫不堪,口干舌燥,大家面面相觑,都想找机会逃生。朱温心中正慌,西边又有一彪军赶到。朱温定睛一看,原来是邓季筠带着生力军前来救援。邓季筠拦住刘知远,与他展开了大战。黄昏时分,大雨倾盆而下,双方只好各自收兵。朱温回到营寨后,重重地赏赐了庞师古,还将他加封为领兵都尉。在那几天里,梁兵被刘知远连续打败了十七阵,虽然军队没有彻底败退,但同台城内的防守十分严密,万无一失。
当天,刘知远得胜回营。岳彦真派人送来酒肉犒赏他。刘知远看到这些酒肉,不禁有些愕然,他叹息道:“大丈夫活在世上,志向应该是称霸天下、平定社稷,怎么能只贪图这些酒肉呢?虽然我经历了几场血战,但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的志向呢?”于是,他拔剑起舞,高声唱道:“浩气冲天贯斗牛,要将社稷一平收。何时得际风云会,定斩奸臣佞宰头。”
到了夜里,刘知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起身在帐内秉烛看书,看着看着,只觉得神思困倦,便伏在几案上睡着了,鼾声如雷。此时,岳彦真的女儿玉英,带着一名使女趁着夜色走出院子,在月下散步。她们忽然望见刘知远的营内有一道红光闪烁,十分耀眼。两人以为是营内着火了,便走近去查看,却发现是一名将士在那里熟睡,而且红光笼罩着他的身体,鼾声震耳。两人吓了一跳,急忙跑回自已的房间,把这件事告诉了岳彦真。岳彦真说:“我亲自去看看。”他到了营内,发现熟睡的人果然是刘知远。岳彦真心想,刘知远这几天征战疲惫,所以才睡得这么沉。而且他向来有一些不凡的表现,确实有帝王的气象。于是,他叮嘱女儿和使女:“今晚的事,只有我们三人知道,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当晚,大家各自安歇。
第二天,岳彦真准备了丰盛的酒席,邀请刘知远来庆贺战功。酒喝到一半时,岳彦真说道:“今天这顿酒,是专门为你准备的。我有一件事,现在要如实告诉你。你多次为我建功立业,我一直想报答你,却不知道如何是好。我有一个女儿,名叫玉英,今年十六岁,我想把她许配给你为妻,你意下如何?”刘知远连忙推辞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士卒,大人您是朝廷的元臣,让您的女儿嫁给我这样的小人物,实在是贵贱不相配。我怎么敢有这样的奢望呢?”岳彦真诚恳地说:“如今对抗朱温这个逆贼,除了你,再没有其他英雄了。我们的性命都仰仗着你,希望你不要推辞。”刘知远听后,跪地谢恩道:“如果真能如此,我愿效犬马之劳来报答您。”岳彦真大喜,立刻唤来女儿玉英,让她与刘知远当日成亲,还命人准备了盛大的花烛筵席。翁婿二人尽情欢宴,好不快活。有诗赞曰:“战倦回营睡正浓,红光紫雾罩真龙。玉英望见非凡相,岳使惊知有帝容。备酒媾姻酬智勇,结缘事女报奇功。同台不是知豪杰,怎敌奸臣贼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