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李克用热情地设宴款待程敬思,不知不觉中,十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然而,在这期间,李克用却始终没有提及起兵救援唐朝的事情。有一天,众人再次相聚宴饮,酒喝到一半,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程敬思离开自已的座位,恭敬地说道:“大王,不知您打算何时起兵前往中原呢?”李克用回答道:“眼下正值天寒地冻之时,草木都已枯萎凋零,这样的天气对于人马的行进极为不利。不如等到明年春天,那时天气暖和,青草生长,沙地也变得温暖,才是与敌军交战的好时机。”

程敬思听了,心中焦急万分,连忙说道:“大王,救兵如救火啊!中原的百姓正眼巴巴地盼望着您的救援,就像大旱之时渴望着云朵和雨水一样急切,实在是不能再迟缓了,还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考虑。”程敬思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晋王背后传来一个女子的高声话语:“我看你枉为一个大丈夫!僖宗皇帝如今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一心盼望着救援,恨不得我们的军队能立刻赶到。你为什么还要拖延呢?我虽然是一介女流之辈,但我敢领兵前去消灭贼寇,以满足中原百姓的期望。”

程敬思循声望去,只见那女子身着貂裘,头戴翠帽,容貌绝美,宛如当年出塞的王昭君;一双杏眼,腮如桃花,丝毫不亚于前朝的贾氏。她朱唇轻启,小巧的嘴巴如同樱桃一般;皓齿微露,两行牙齿洁白如玉。她的湘裙紧紧系在腰间,身姿曼妙,恰似那吴宫之中的西施;莲步轻移,仪态优雅,仿佛是蓬莱仙岛之上的仙姑。

这个女子究竟是谁呢?原来她是晋王李克用的正宫刘妃。刘妃武艺高强,能够熟练使用两口雁翎刀,在军中作战时勇猛无畏,无人能敌。李克用听到刘妃的话,有些不悦地说道:“你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高明的见解,为何在这里多嘴?”刘妃毫不畏惧,理直气壮地说道:“大王您深受国家的重恩,早就应该报效朝廷,为何还要等到明年春天?况且大唐关外的各镇诸侯,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倘若有哪一路诸侯率先消灭了黄巢,到那时大王您还有什么脸面去见朝廷呢?”李克用沉思片刻,觉得刘妃说得很有道理,便说道:“你说得对,我这就调遣人马,准备起程。”于是,李克用当即传下了相关的号令。

李嗣源接到命令后,赶忙收拾好干粮和炒面,点齐了两营番汉人马,大约有四十多万人。第二天辰时,战鼓敲响,众士兵们离开了金莲川,朝着平原方向进发。但见那队伍中旌旗飘扬,遮天蔽日,剑戟林立,宛如森林一般。人马竞相奔驰,气势恢宏,尽显雄健之姿。

大军正行进间,前方的哨马前来回报,说已经到达了黑河。程敬思心中暗自思量:“晋王这老汉,贪恋直北的富贵,懒得前往中原,我且将黑河的故事详细说与他听,看看他作何反应。”于是,程敬思开口问道:“大王,您可知道这黑河的故事吗?”李克用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个粗人,只懂得行军打仗,哪里知道这些。”程敬思便说道:“这个故事在史册上记载得清清楚楚呢。从前,汉元帝有一位妃子名叫王昭君,她容貌极为美丽。奸臣毛延寿绘制了她的真实容貌,将她献给了北番的单于。后来,王昭君前往番邦和亲,路过这里,看到直北是夷狄之地,心中不愿再往前走,于是便投进了这条河中自尽。大王如果不信,我记得有一首词可以作为佐证:‘望昭君渐远,流粉泪,湿征鞍。塞雁南飞,行人北渡,无限关山。烟花顿成消索,问琵琶,今后与谁弹?唯有清风明月,教人怨恨长安。 梨花不奈风寒,叶落粉香散。问长安,彩鸾人去也,想神仙何日到人间。试问他愁知多少?似黑河流水潺潺。’还有一首诗也写道:‘黑河流水响潺潺,不断阴云蔽玉关。红粉无颜从北虏,琵琶死后问谁弹?’”

李克用听后,感慨地说道:“世间竟有如此刚烈的女子,就这样埋没在此处,实在是太可惜了。”程敬思接着说道:“连一个女子都向往中原的繁华之地,不愿意留在这里,更何况您是大唐的臣民,这大唐天下是何等的广阔富饶啊。”李克用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

大军又前行了几里路,只见前方有一座高台,巍峨耸立,高耸入云,仿佛要与天际相接。李克用问道:“这是什么地方?”程敬思回答道:“这是汉李陵台。”李克用又问:“为什么会在这里有这样一座台呢?”程敬思解释道:“从前,汉元帝派遣李陵来到直北,想要赎回苏武回朝。后来,李陵在这里拔剑自刎。后人为了纪念他,便立下了这座台。也有一首诗描写此事:‘旷野云低恨满怀,长安西望李陵台。关河万里秋风起,黄叶一天鸿雁来。持节还乡悲壮士,屈身降虏叹庸才。贤愚千载春秋笔,懒上云楼酌酒杯。’”

李克用听后,有些疑惑地问道:“你以前从来没有到过直北,怎么会知道这些直北的故事呢?”程敬思回答道:“臣平日里研读《通鉴》,所以知晓这些。”李克用感慨地说:“我只知道精通兵法,熟悉韬略,以为这就是本事,却不知道这些忠臣烈女的事迹。”程敬思说道:“这些都是前朝留下的遗迹,不过是用来记录历史事件罢了,并不值得过多羡慕。前面还有一座苏武庙,苏武才是真正的忠臣。”李克用好奇地问:“为什么这么说呢?”程敬思说道:“苏武也是汉朝人,元帝派遣他到直北催逼进贡,结果被单于扣留,单于让他投降,他坚决不屈服。单于便让苏武到北海去牧羊,还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去。’苏武手持汉朝的符节放羊,饿了就吃雪和毡毛,旌旄上的毛都掉光了,就这样过了十九年才得以回到汉朝。后来,夷人为了表彰他的忠诚和刚烈,为他建立了这座庙。有诗为证:‘漠漠平沙际北天,忠臣困此实堪怜。餐毡啮雪终归汉,持节曾经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