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行商争斗,虽为利益,但您手段过激,导致无辜者家破人亡。陈三的仇怨虽不可取,但亦是因果使然。您大病当前,若能以善行赎过,或许还能为后世积德。”
刘员外闻言沉默良久,最终决定将一半家产捐给穷苦百姓,并亲自为当年枉死者修建祠堂,以赎罪行。
结尾:长安的夜
案件结束,刘府恢复了平静,而狄仁杰与李元芳则策马而归,迎着初升的明月。
李元芳问:“狄大人,陈三虽然手段激烈,但他也不过是为了替家人讨回公道。您觉得他该死吗?”
狄仁杰沉吟片刻,道:“法律不可因情而废,然世间之事,恩怨纠葛终归一念间。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让公平与正义得以彰显。”
马蹄声渐远,长安城的夜色如水,而下一桩谜案,正在黑暗中酝酿……
新案件:无头画像的诡局
引子:诡异画像
初秋,长安城东的一间画坊内传出惊叫声。画师林子敬的徒弟在清晨打扫时,发现师傅昨夜亲自完成的巨幅仕女画上,竟出现了一个恐怖的无头女子形象。
画作栩栩如生,女子身穿华贵的宫装,举手投足尽显高贵,却唯独头颅处一片空白,仿佛有人刻意将头颅“抹掉”。更骇人的是,画像上的颜料似乎带有一股腐臭味,隐约夹杂血腥气。
林子敬从画坊后堂赶来,见状大惊失色,连呼“有鬼”,随后昏厥在地。他醒来后,竟语无伦次,说自已前夜分明画的是一位美艳的贵夫人,而非无头怪像。
消息迅速传开,街坊议论纷纷。有传闻说林子敬的画作招惹了亡魂,也有人猜测这是人为的恶作剧。但此事因牵涉人心惶惶,长安府衙再度请狄仁杰查明真相。
画像之谜
狄仁杰与李元芳抵达画坊时,林子敬仍坐在画坊内,脸色惨白。他对狄仁杰的问话支支吾吾,只道:“昨夜画完,我亲手上了封印,画绝不可能被人动过……可这画像……”
狄仁杰站在画像前,凝神观察,发现以下几处异常:
无头女子的衣饰纹路极其细腻,与画师本人的风格完全一致,仿佛确由林子敬亲手绘制。
空白的头颅部分表面光滑,颜料层被擦得干净,周围却未留下任何刮擦痕迹。
腐臭味来自某种特制颜料,与普通画料混合,味道十分独特。
狄仁杰在画的边框处用指甲轻刮,取下一些干燥颜料,用鼻子轻嗅后低声道:“此料掺入了硫磺与某种动物流体,气味极难去除。林画师,你可曾使用过此类画料?”
林子敬愣住,摇头道:“从未。我的画料全是徒弟亲自备好,绝不可能掺杂这些东西!”
拜访贵人
林子敬的徒弟提到,这幅画的原型是城中一位身份显赫的贵夫人。据说,夫人本欲为亡母定制一幅画像,但见林子敬画技精湛,临时改为绘制自已的肖像。
此言让狄仁杰警觉。他立刻让李元芳带人前去查访那位贵夫人,而自已则留在画坊继续搜查蛛丝马迹。
李元芳回报说,那位夫人名叫裴柔,乃是长安有名的才女,丈夫官居三品,两人素来恩爱。裴柔见到狄仁杰派人相询,脸色微变,语带犹豫,但最终承认,自已曾在画像完成当晚匆匆前往画坊,亲自审阅。
“我看过画后,便随手签了名,其他一概不知。”裴柔低声说道。
狄仁杰却敏锐地察觉到,裴柔的手腕处有一道细小的划痕,像是被利器割伤。他假意关心地问:“夫人手上的伤可是近日所致?”
裴柔脸色微红,勉强笑道:“不小心割的,没什么。”
画坊后堂的秘密
画坊后堂是林子敬的起居之地,狄仁杰仔细搜查后,发现在书案底部暗格里藏着几张破旧的草稿纸,上面画着一张张相似的无头女子图案。纸张的边缘发黄,显然已有些年头。
林子敬起初否认这些画是他的手笔,但在狄仁杰的逼问下,他终于承认:“这些画是我早年的习作,取材于一桩陈年旧事。当年有个名叫柳心兰的女子为父亲定制画像,后因家中突生变故,她不幸在画坊内自尽,死状正是头颅被利器割断……我觉得愧疚,才暗自画下这些。”
此事让狄仁杰顿生疑虑。他推测,这幅无头画像或许与柳心兰之死有关,而幕后黑手极可能在利用林子敬的过往进行布局。
层层剥茧
狄仁杰命人重新调查柳心兰一案,发现当年案发后,柳家迅速败落,而柳心兰的父亲也在几年后暴毙,柳家的家产最终被一名外姓人接手。
与此同时,李元芳在裴柔的住处找到一封密信,信中言辞激烈,直指裴柔家族曾插手柳家的败落,更隐约透露柳心兰的死因另有蹊跷。
面对证据,裴柔终于崩溃,哭诉道:“当年柳家确与我父亲有生意纠葛,但心兰的死绝非我父亲所为!她自尽前曾暗中留下遗言,说‘画坊藏恶’,或许她早已发现了某些秘密!”
真相大白
狄仁杰再次审问林子敬,点破画像的布局手法——画像上的无头形象并非一夜间完成,而是早已被设计好。林子敬不敢置信,喊道:“绝无可能!画像分明是我亲手完成的!”
狄仁杰冷笑道:“你的手下徒弟可未必如此忠诚。他在你熟睡时,偷偷改动了画。”
果然,林子敬的二徒弟王常供认,他收取了一笔重金,按照神秘指令在画像上涂改,还故意添加特殊颜料制造气味,用以迷惑人心。
至于幕后指使者,则正是柳心兰当年的未婚夫,他怨恨柳家因裴家败落,更痛恨林子敬当年未能救下心兰,遂利用画像报复二人。
尾声:恩怨终了
案件真相公布后,林子敬深感愧疚,决意闭门谢客,而裴柔主动将部分家产赠予柳心兰的族人,以弥补旧事的过错。
长安城风波渐平,狄仁杰望着城外的秋色,感慨道:“情之一字,可化怨,也可生恶。唯有坦荡处世,方能让恩怨不成轮回。”
月色如洗,而另一个未解之谜,已在暗夜中悄然浮现……
新案件:青灯寺的双生幻影
引子:离奇的僧人失踪案
长安城外五十里的青灯寺,是一处清幽之地,因供奉一尊传世“明心古佛”而香火旺盛。然寺内近日却接连发生诡事——数位僧人无故失踪,最后一次被人见到时,均在夜半于大殿前独自礼佛。
更奇怪的是,寺中住持智渊大师亲自闭关修禅,却在某夜出关后突然失语,只能用颤抖的手比画“两个自已”,仿佛在暗示他看到了某种离奇的幻象。
这消息引得长安城人心惶惶,有人传言寺中古佛显灵,也有人说此地怨气过重,是魔祟作怪。寺内僧众不敢再夜间行走,甚至连白日礼佛也小心翼翼。无奈之下,青灯寺僧人请来狄仁杰,盼能查明真相,还寺院清净。
佛殿之谜
狄仁杰与李元芳随众人抵达青灯寺时,正值黄昏。寺外的长阶上已积了一层枯叶,显得分外萧瑟。住持智渊迎接时仍神色恍惚,眼中满是惶恐。他拉着狄仁杰的手,颤抖地指向佛殿:“那夜……有两个我……”
佛殿内,供奉的“明心古佛”高约丈余,通体鎏金,宝相庄严。但狄仁杰目光扫过佛像背后,发现一缕暗影若隐若现。他上前轻敲佛像底座,发出空洞的声响。
“佛像下有夹层?”狄仁杰问道。
智渊大师点头道:“古佛供奉数百年,据传当年铸造时,为防贼匪觊觎,特意设计了暗格。”
“如此珍贵的暗格,若被人利用,岂非极为隐蔽?”狄仁杰意味深长地说道。他吩咐李元芳暂不惊动其他僧众,先将佛像底座彻查。
失踪僧人的奇怪行为
与此同时,狄仁杰开始调查失踪僧人的身份。他发现,失踪的五名僧人均是寺中勤勉之人,但近半年来性情大变,常独自前往偏僻的斋房,甚至深夜偷偷离开寺门。
“这些僧人似乎受到某种引导。”狄仁杰推测道。他让人检查斋房时,在其中一间房的地板缝隙中发现了一根金丝线,隐约透露出工匠手作的痕迹。
李元芳在进一步搜查时,于另一间房的枕头内发现了一枚通体黝黑的玉佩,上刻“衍”字。这玉佩质地上乘,却散发出一丝凉意。狄仁杰凝视良久,低声道:“玉佩是线索,但它的来历恐非寻常……”
幻影之夜
为了探究幻影的真相,狄仁杰决定在佛殿内布下局。他亲自点燃佛前的青灯,静坐参禅,观察四周动静。夜色渐深,佛殿内一片死寂,唯有青灯摇曳,投下奇异的光影。
半夜时分,狄仁杰隐约听到殿外传来轻微脚步声,随即大殿内的灯火骤然明灭不定。就在这时,他看见佛像前竟站着两个一模一样的身影,分不清真假。
“幻影!”李元芳低喝,拔剑冲上前。可就在他挥剑瞬间,两个身影竟然重叠为一,随即消失无踪。
“追!”狄仁杰迅速指挥,李元芳追至佛像后方,赫然发现一道暗门半掩,直通寺外密林。
密林的隐秘
暗门外是一条隐蔽的小路,蜿蜒穿过密林。李元芳带人一路追踪,发现一处掩藏极深的木屋,屋内陈设简单,但角落却堆满了精致的金银器物,甚至包括数尊小型佛像。
“这是失踪僧人盗取的赃物?”李元芳皱眉道。
狄仁杰摇头:“若仅仅是盗贼之举,何必如此隐秘?这背后必有更大的图谋。”他注意到木屋的墙壁上刻有一个复杂的阵图,似乎与佛教的密宗修行法门有关。
“这阵图或许与幻影有关。”狄仁杰沉思片刻,吩咐李元芳将阵图描绘下来,带回寺中比对。
真相浮现
经过对阵图与玉佩的仔细研究,狄仁杰发现这些线索指向一种古老的幻术,此术通过特殊的阵法与道具,制造出真假难辨的影像。
进一步调查揭示,幕后主使是一名僧人,他假借研究佛法之名,暗中利用寺中资源制造幻影,胁迫其他僧人加入他的盗窃计划。他利用佛像底座的暗格,将赃物逐步转移至木屋,伺机销赃牟利。
至于智渊大师“看到两个自已”的经历,实是因误入阵中,受到幻术影响,才生出幻觉。
尾声:正气长存
案件了结后,青灯寺恢复清净。狄仁杰嘱咐智渊大师加固寺内安防,并彻底清理幻术残留的道具。
离开青灯寺时,狄仁杰对李元芳说道:“佛曰一花一世界,凡人总妄图借虚幻之术谋求利益,却忘了这世间真正的光明只在内心。”
月光洒在远山间,一道新案件的迷雾,已然悄然升起……
新案件:金月湖的孤舟诅咒
引子:湖畔的无头船夫
洛阳城外的金月湖,以其碧波清幽和夜晚皓月映照湖面的景致闻名。然而,最近湖上的一条渡船却成为谈资,甚至是恐惧的源头。
据传,湖中一艘小船夜间自动划行,无需船夫操桨,却能在水面上逆风行驶。而更为骇人的是,有数人声称亲眼目睹一具无头尸体立于船尾,衣袂飘然,似在冷冷地注视岸边观望之人。
在数起离奇失踪事件发生后,湖畔村庄已无人敢接近渡口。船家们封了渡,谣言却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认为湖底藏有恶龙,因天怒而现世索命。
湖畔的豪绅周员外心怀忧虑,这金月湖乃他所倚仗的产业,若风波再起,后果不堪设想。他听闻狄仁杰威名,特地上表请命,愿捐千两白银,求一解此谜。
湖畔调查:神秘的船只与暗流
狄仁杰抵达金月湖时,迎接他的是一片肃杀的氛围。曾热闹非凡的渡口,如今只剩下几艘破旧的船搁浅在岸边,湖面隐约泛着一层冷雾。
李元芳带人检查湖岸,在一处荒废的小码头边,发现了一艘形状奇特的小船。这船较一般渔舟更为狭长,船头雕刻着怪异的花纹,宛如某种异国神像。
“这船倒像是南洋之物,”李元芳说道,“但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狄仁杰点头:“不止如此。这花纹暗含符咒之意,似是某种驱邪或祈祷的图腾。”他进一步观察船底,发现残留着一些被烧焦的痕迹,以及一枚钉入木板的铁钉,上面隐约刻有“渡魂”二字。
“这不是普通的船,而是一具仪式道具。”狄仁杰目光凝重。
湖中试探:无头船夫之谜
为了验证传闻,狄仁杰决定夜晚亲自登船一探究竟。他安排随从将这条奇特的船修复,并在船中藏好油灯和武器,以防不测。
午夜时分,湖面果然起了浓雾,风向忽东忽西。狄仁杰和李元芳在船上静静等待,不多时,耳边传来微弱的水声,似有另一艘船正缓缓靠近。
雾气渐散,果然有一艘空船迎风而来。狄仁杰细细打量,那船形状与他们乘坐的极为相似,但隐隐泛着淡蓝色的光芒,仿佛被鬼火点燃。而船尾,竟然真的立着一具无头人影,衣衫鼓动如风中招展的幡旗。
李元芳忍不住拔剑,却被狄仁杰按住:“不可鲁莽,此船或许并非真有鬼物。”
他点燃油灯,借光仔细观察,发现无头尸影的脚边似有细微的水波涟漪。
“有人藏于水中,借灯光与道具制造幻影。”狄仁杰冷笑,“这湖底另有乾坤!”
湖底的秘密
第二日,狄仁杰命人在湖中撒网,寻找可疑之物。不出所料,渔网捞起了一根带有机关的铁索。铁索一端连接湖底的沉重石桩,另一端缠绕着类似木偶的器物。
“这是操控假人浮出水面的装置。”狄仁杰说道,“凶手利用铁索拉动木偶,使其夜间漂浮,同时加以灯火反射,制造出无头船夫的假象。”
然而,这并未解开所有谜团。狄仁杰注意到铁索表面附着着某种植物的残留物,极为稀罕。他带回一缕叶片,命人查验,发现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南洋草药,常用于迷幻剂的提炼。
“湖中不仅有机关,还有毒药。”狄仁杰皱眉道,“有人在用这片湖布置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背后的黑手
通过调查湖畔村庄与周员外的下属,狄仁杰逐渐挖出一条线索:周员外最近与一位南洋商人达成了一笔秘密交易,交易内容似与某种“灵物”有关。而就在交易完成后不久,商人失踪,随之而来的是湖上的怪事。
狄仁杰断定,这场“灵物”交易是整个案件的关键。他命人彻底搜查湖畔豪宅,终于在一个隐秘的地下室中发现了一枚奇异的金制饰物,通体刻满咒语,与那艘船上的花纹如出一辙。
“这是南洋巫术的一部分,”狄仁杰说道,“所谓‘灵物’,恐怕只是用来迷信之物,商人欲借此敛财,周员外被其所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