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星名叫上古天星,将会在这个月的十五出现在镜月谷东南方向十里远的纵星山上,你去山顶把这盏天灯放在那里最高的石头上,还有将这副天星云辰图正放在天灯的东面,等到十五日的晚上乌云遮月的时候,将天灯点燃,待天星降落后,立即用天星云辰图将其抱住,之后立即到长安城外的百墓林找到一座木质墓碑的墓,我会在那里等你,如果我没有出现,你就将天星放在墓中。”韩正天说着将天灯和天星云辰图放在了宋司明的面前。

“你不会有什么事吧!”听到韩正天可能不会出现,宋司明想起了自己答应芙蓉月的事,他紧张地问道。

“不会。”韩正天的语气是那么的淡定。可越是淡定就越叫宋司明不安。

“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的镜月谷已经被道家的人渗透进来了。我必须去扰乱他们的视线!”

“不会吧!”宋司明大吃一惊“这里怎么会有道家的人呢?”

“还记得刚才院中的五彩蝴蝶吗?”

“是千姬宫的人!”

“要是只有他们事情就好办了。当时在你的身后还飞过了一只青眼蝙蝠。那青眼蝙蝠和五彩蝴蝶都是他们用蛊术培养,专门用来刺探情报的。”

“青眼蝙蝠?”

“这青眼蝙蝠的主人就是正月十五刺客团的四大杀手之一夜蝠妖。”

“正月十五,不是道家的人啊?”宋司明反问。

“他们虽然说是有自己的名号,但都是依附在道家的周围的。尤其是正月十五刺客团更是黑白通吃,没少迫害忠良。他们一面和皇帝支持的儒家同盟,一面又和太后支持的道家勾连,坏事做尽,十恶不赦。”

宋司明忽然意识到了韩正天的不安,他顿了顿收起了放在眼前的天灯和天星云辰图。这时,一阵清风从窗外吹入,撩动着宋司明有些散乱的头发。宋司明看着眼前跳动的烛火,长舒了一口气。

“在办这件事之前,我还有些事需要知道,你能回答我吗?”宋司明看着韩正天的眼睛说。

“好,我知道的话一定告诉你。”

“你身为天法门的掌门为什么会成为暗夜使的右前校尉?还有杜川是谁?”

听到宋司明的问题,韩正天先是一惊。他不知道这个孩子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韩正天想了想说:“第一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第二个我曾答应过一个人将杜川的事情永远留在心里。”

“那个人是我师父吗?”宋司明的眼睛里充满可怕的光芒。

“不是。”韩正天隐藏了自己的心虚,他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

宋司明听到韩正天的回答,有些失望。但他没有再就杜川的事情问下去,而是安静地听着韩正天对他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时间在韩正天的话语间回到了景帝初年,当时的天法门也就是法家还是和道家一起被皇家视为统领天下的主流门派。但法家一直是位于幕后,于是道家便仰仗着自己的优势处处压制着法家。也就在那个时候,两家的关系开始出现破裂,后来就到了处处为难的地步。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两家积攒多年的矛盾彻底爆发,这件事就是景帝对律法的改革。当时景帝为了提高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希望减弱法律的处罚,取消酷刑。

其他的都进行的十分顺利,但就关于对各家门派的问题上,两家出现了问题。法家主张减少对各家的束缚,而道家为了维护自己一家独大的地位则主张对各家门派全力打压。

两家就此闹得不可开交,但让当时的法家掌门也就是韩正天的父亲没有想到的是,法家虽然取得了这次律法改革的胜利,但却付出了灭门的代价。他们的做法引起了太后的强烈不满,因为在太后的眼里是不允许有人动她秘密情人统领的道家的。

太后一道懿旨,法家以谋反的罪名被全部诛杀。执行这道懿旨的便是道家。

屠杀,可怕的屠杀!法家人的鲜血不断地浸入深秋干枯的土地。一个个倒下的躯体被秋风吹来的落叶渐渐掩盖。

韩正天的父亲带着只有五岁的他在道家的追杀中不断躲避,但最后还是被道家的人围困在了一片荒野之中。

“掌门,现在怎么办啊?”韩正天的父亲仅剩的一个手下问到。

韩正天的父亲透过藏身的草丛看去,道家太清正带着手下朝这边慢慢地靠近。

“我一会出去把他们引开,你带着天儿趁机逃走,前去淮南城阶星山的墨家。他们的巨子和我是故交,会救你们的。”韩正天的父亲转头对手下说。

“那掌门你呢?”

“不要管我,记住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再回来!”

“可是.....!”

“别废话,要不谁也走不了。”说着,韩正天的父亲冲出了藏身的草丛。

道家太清见到韩正天的父亲,立刻飞身追了上去。两人你追我赶,都用着自己最快的速度向前狂奔。两人追赶了一段时间,都停在了一座断崖之上。

韩正天的父亲见已无路可走,忽然转身使出了法家的天雷掌朝着刚刚停下的太清打了过去。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让人几乎快要窒息。很快几道天雷从天而降,朝着太清而来。

刚刚站定的太清看到韩正天使出了天雷掌,冷冷地笑了一下。只见他不慌不忙将双手前推,一个画满符咒的光罩就让太清牢牢护住,任凭天雷肆虐,也不得伤他分毫。

韩正天的父亲立即收起天雷掌,从手中发出一道闪电朝着太清的光罩飞去。

太清似乎并没有将韩正天的父亲放在眼里,他没有躲闪,而是继续站在那里,等待着韩正天父亲的攻击。

两股力量就这样碰撞在了一起,眨眼间,光芒四射,周围的被草木覆盖的土地全都在这光波的冲击下变成了一散乱的沙土。原本坚固的巨石也被拔起,飞下了山牙。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韩正天的父亲因为长时间的逃跑早已体力不支,更何况他现在面对的是道家的太清。他放出的闪电被太清一点点得吞没,但他依旧坚持着。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打算自己能够活着,他这么做就是为了给韩正天的逃跑赢得足够的时间。

眼看着闪电即将要被吞没,韩正天的父亲打算趁这个机会再靠近太清一些,然后用天爆雷神和他同归于尽。于是,韩正天的父亲在自己的招式被破解的那一刹那飞速抽身朝这着太清扑去。

可太清似乎早就看透了他的想法,太快太清更快。太清立刻低下身子,双手上举一条火龙随即从他的身后飞出,朝着韩正天的父亲呼啸而来,正好与飞速扑来的他撞在了一起。

没错,太清使出的这一招正是宋司明和周云萱在千姬宫遇到道家上清时见识到的炎龙贯月。但从威力上看来宋司明他们见到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韩正天的父亲在火龙的缠绕下身体瞬间失去了控制,只得任由火龙的摆布不断上升。燃烧的爆裂声、韩正天父亲的惨叫声以及太清的冷笑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这旷野的宁静。不到半柱香的时间,这安静的旷野中就只剩下了太清的笑声。

韩正天的父亲被火龙身上的三昧真火烧成了灰烬。那白色的灰在秋风的吹动下和漫天飞舞的落叶混在了一起,慢慢掉下了悬崖。

说到这里,韩正天的眼里闪出了一抹晶莹的亮光,宋司明安慰他一下,但话到嘴边有给憋了回去。

韩正天叹了口气,又接着说:“后来,我们逃到了墨家。到了那里,道家的人没有追来,我也就在那个时候发誓一定要道家血债血偿。”当然,韩正天也就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和他年龄相仿的芙蓉月。

“那后来呢?你怎么又成了暗夜使的右前校尉了呢?”宋司明问道。

韩正天顿了顿说:“那是我三十岁的时候,那一年是我正式接过了天法门的地五年,也就在那一年我复仇的机会来了。”

原来,就在那一年早就意识到窦太后危机的景帝正式组建暗夜使。先前被窦太后推崇的道家迫害的法家也就成了景帝的首选。

那一的冬天,韩正天含泪与芙蓉月诀别,只身前往长安。当时和他一起到达的就是鬼谷派的杜川,但韩正天却故意将这件事隐藏了。

韩正天到达长安后,被任命为暗夜使的右前校尉。第二年他就奉命潜入了道家。当时和他一起的就是鬼谷派的杜川。韩正天一直潜伏在道家,一方面为皇帝传递情报,一方面找寻报仇的机会。

但一切到公元前154年发生了意外,那一年七国之乱让太后知道了暗夜使的存在,太后就想当初对付天法门一样,企图将暗夜使赶尽杀绝。韩正天因为身在道家躲过了一劫。但不久之后,他利用假献天星云辰图得到唯一一次接近道家天尊的机会,可那一次他失败了,他的身份也彻底暴漏,不过万幸的是他逃了出来,没有让天星云辰图落入道家的手中。从那时起,韩正天的的头像贴满了大汉朝的每一个角落。韩正天也从那时起开始了逃离、等待的生活。

他知道,他只有得到了上古天星才可以为法家,为暗夜使死去的人们报仇。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竟然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那你为什么不去找墨家帮忙呢?”宋司明又问。

“墨家!当时的墨家已经不是以前的墨家了,道家早就使诡计让各家乱斗,在那场乱斗中他们已经是濒临灭门了!”

“那当时的皇帝还有你们暗夜使怎么不管啊?”

“怎么管!要是可以的话现在也不会是这个样子!”韩正天满脸悔恨,宋司明不知道他的悔恨是因为愧对墨家,还是因为愧对芙蓉月。

宋司明本打算再问他一个问题,但被韩正天的手势制止。因为此刻一只青眼蝙蝠忽然从窗外飞过。韩正天和宋司明相互看了一眼立刻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