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传说

黄鹤提到的寺庙,让吴万知想起了自已曾听过的一些传闻。上海滩作为东西文化交汇之地,向来有各种灵异传说流传。特别是这座剧院所在的虹口区,曾是清末时期“龙华古庙”的所在地。

传闻中,龙华古庙供奉一位“引歌之神”,据说每到月圆之夜,这位神灵便会用歌声吸引人前来膜拜。那些被歌声迷惑的人,若心中有所执念,就会陷入幻境,直至他们的灵魂永远沉沦其中。

“引歌之神……”吴万知用指尖轻轻敲着桌面,这个名字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神秘的目击者

就在吴万知整理思绪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线索出现了——剧院附近的一名流浪汉声称,他目睹了演出结束后的诡异场景。

吴万知立刻派人找到那名流浪汉,把他带到警局审问。

“昨晚,你真的看到了什么?”吴万知问。

流浪汉显然有些惶恐,他抓了抓蓬乱的头发,结结巴巴地说:“是、是的,探长,我看到……看到那些人从剧院里出来了,但……但他们不是走出来的!”

“不是走出来的?”吴万知皱眉,“那他们是怎么出来的?”

“是……飘出来的!”流浪汉用手比划着,“他们就像一缕烟,从门里飘了出来,然后在空中散开,就像被风吹走了一样!天呐,我发誓,我真的没醉……”

吴万知目光一凝:“你看清楚了吗?他们长什么样?”

流浪汉剧烈地摇头:“没、没看清,他们的脸好像被雾遮住了……啊,对了,他们好像在唱歌!”

“唱歌?”吴万知追问,“是什么歌?”

流浪汉闭上眼,回忆了一下,随后轻声哼起了一段调子。这是一首低沉而悠扬的旋律,听起来有些像是地方戏曲,却夹杂着一种诡异的节奏,令人不寒而栗。

更深的谜团

吴万知让助手将流浪汉的描述记录下来,并将那段旋律写成音符。他越听越觉得耳熟,但一时又想不出在哪里听过类似的曲调。

此时,黄鹤从剧院赶来,手里拿着一份旧档案:“吴探长,这是剧院建造时留下的一些文件,或许能帮上忙。”

吴万知接过文件,翻到最后几页时,发现了一段让人背脊发凉的文字:

“1930年,施工期间,挖掘出了多具尸骨,其中一具手中紧握着一块石板。石板上刻有未知符号,已上交相关部门,但工人们传言石板上记载着‘引歌之神’的召唤咒文……”

诡异的乐谱

吴万知仔细比对了流浪汉哼唱的旋律和文件中提到的内容,突然灵光一现:“这旋律,不会就是所谓的召唤咒文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昨晚的演出是否触发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这剧院,是否成为了某种仪式的舞台?

“黄经理,昨晚的演员中,有没有特别的情况?”吴万知问道。

黄鹤脸色一变:“有……有一个演员,是我们刚招的新人,她叫林幽,性格有点孤僻,但歌声极其动人。昨晚,她唱了最后一段独唱。”

“林幽?”吴万知立刻让助手查找林幽的资料,但档案中并无她的任何记录,仿佛这个人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了一般。

诡夜再临

为了揭开真相,吴万知决定留在剧院过夜。他希望在空无一人的剧院中,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午夜时分,月光透过高窗洒进剧院,照在空旷的观众席上。吴万知独自坐在舞台前,手中握着那面铜镜,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突然,一阵微弱的歌声从舞台后方传来。歌声低沉而幽远,旋律与流浪汉描述的如出一辙。

吴万知站起身,手握短刀,小心翼翼地走向后台。帘幕后,寒意扑面而来,而镜子裂痕的低鸣声也再度响起。

他将铜镜对准镜子裂痕,顿时,裂痕中涌现出一片漆黑的深渊,深处似乎有人影在缓缓移动……

“谁在里面?”吴万知厉声喝问。

镜中,那人影突然转过身来,露出了一张熟悉的脸。

“林幽?”吴万知惊讶地低声呼唤,但那张脸上毫无表情,眼神空洞,嘴唇轻启,低声唱起了那诡异的旋律。

就在这时,整个剧院内突然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钟声,剧院的灯光瞬间熄灭,四周陷入一片死寂……

镜中真相

诡异的钟声

吴万知被剧院内骤然响起的钟声震慑片刻,随即用手中铜镜继续对准那裂开的镜面。钟声的回荡中,舞台幕布缓缓飘起,一阵寒冷的气流从舞台后方袭来,像是有什么不可见的东西在接近。

镜子裂缝深处,林幽的身影突然变得模糊,随后裂痕猛然扩张,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试图将镜面撕裂开来。

“吴探长……”黄鹤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带着颤抖与恐惧,“发生了什么?剧院好像动了……”

吴万知迅速向四周环顾,发现整个剧院内的座椅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缓缓转动,像是一张巨大的漩涡将要吞噬一切。

他没有退缩,将铜镜靠近裂痕,试图观察得更清楚。在那一瞬间,镜子中竟映出了一大片荒芜的废墟,似乎是某种异世界的投影。

“这不是普通的裂痕……”吴万知低声自语,“这是通往另一个空间的入口。”

废墟中的符号

镜子裂痕中的废墟景象,让吴万知心生疑窦。他看到废墟中散落着许多石块,上面刻满了熟悉的符号,正是之前在包厢座椅上发现的那种螺旋状符号。

“这些符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吴万知心中念头闪动,“难道这是某种仪式的痕迹?”

正当他沉思时,裂痕中的景象骤然一变,一个模糊的身影从废墟中缓缓走近,那是一位穿着古装的男子,手中捧着一块发光的石板。

男子嘴唇微动,似乎在吟诵什么,然而吴万知听不到声音。只见石板上的光芒越来越强,那螺旋符号仿佛有生命一般,缓缓旋转起来。

随即,那男子的影像猛然碎裂,裂痕中的世界也随之消失,化作一片无边的黑暗。

林幽的线索

剧院恢复了平静,裂痕中的异象也随之消失,但吴万知并未因此放松。他确信,这一切的源头都与林幽有关,而她的身份显然并不简单。

清晨,吴万知回到警局,命令助手彻查林幽的背景资料。很快,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摆在他面前。

“吴探长,我们查到的林幽信息极少,但有一个关键线索……”助手低声说,“她的身份可能与十年前的‘引歌村惨案’有关。”

“引歌村?”吴万知眯起眼睛,“这是什么地方?”

助手点开一张地图,指向位于上海郊区的一片废弃村落:“这是一个在清末时期因瘟疫而废弃的村庄,后来被传言为‘引歌之神’的起源地。十年前,这里发生过一起诡异的惨案——所有村民在一夜之间离奇死亡,唯一的幸存者就是当时年仅八岁的林幽。”

“她竟然是幸存者?”吴万知心中一震,“那惨案的具体情况呢?”

助手摇摇头:“当时的记录非常模糊,只提到村民们都死于一种无法解释的原因,尸体面容扭曲,仿佛在死前看到了极度恐怖的事物。”

吴万知盯着地图,目光深邃:“看来我要亲自去一趟引歌村了。”

死村探秘

当天下午,吴万知独自驱车前往引歌村。村庄位于郊外一片荒凉的山谷中,四周被杂草和枯木包围,透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冷清感。

村口的一块石碑早已风化,但隐约还能辨认出上面刻着“引歌村”三个字。吴万知迈过石碑,走进村庄。

村中的房屋大多已经坍塌,地面上散落着许多日常生活的遗物,似乎村民们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吴万知在村中央发现了一座破败的祠堂,祠堂内供奉着一尊模糊的雕像。雕像呈现出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子形象,面容朦胧,手中似乎捧着一件乐器。

“引歌之神?”吴万知看着雕像,忽然注意到雕像底座上刻着一段文字,用一种古老的篆体书写。他将文字抄录下来,准备回去查阅,但在雕像周围,他还发现了一件更引人注目的物品。

那是一面破损的铜镜,镜面布满裂痕,与剧院化妆室的镜子裂痕如出一辙。

回归与启示

吴万知带着铜镜和抄录的文字回到警局,立即着手研究这些线索。他发现那段篆体文字翻译过来后,意思耐人寻味:

“歌声起,神影现,迷途者入镜中,执念者永沉沦。”

这段文字似乎暗示了某种仪式的规则:听到歌声的人会被引入镜中的世界,而那些心怀执念的人将永远无法逃脱。

吴万知立刻联想到剧院中的裂痕和流浪汉提到的歌声。他开始怀疑,剧院的消失是否正是因为某种未完成的仪式,而林幽或许是解开这一切的关键。

新的危机

正当吴万知沉浸在推理中时,助手匆匆跑进来,神情紧张:“吴探长,不好了!剧院外的路灯突然亮起,周围的人说,又听到了昨晚的歌声!”

吴万知猛然起身:“带上装备,立刻过去!”

当他再次抵达明月剧院时,夜幕已经降临,而剧院门口果然传来低沉而悠扬的旋律。剧院内的裂痕中,黑暗再次涌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试图冲破屏障。

吴万知深吸一口气,手持铜镜,缓缓走进了那片未知的阴影之中……

迷失于镜中

进入裂痕的世界

当吴万知迈入剧院裂痕时,仿佛踏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虚空。四周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唯有远处隐隐约约的歌声引导着他向前。那旋律比先前听到的更加清晰,透着一种令人心悸的诡异美感。

他手持铜镜,步步谨慎。镜子发出的微弱光芒照亮了脚下,然而这光芒却像是被黑暗吞噬了一般,无法延伸太远。

随着他的前行,脚下逐渐出现了一条古老的石板路,路旁立着一些破旧的石碑,石碑上刻满了难以辨认的符号,与他在引歌村看到的极为相似。

林幽的现身

不知走了多久,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座孤零零的剧场。剧场与现实中的明月剧院几乎一模一样,但显得更加陈旧破败,舞台上燃着昏黄的灯光,映出一个熟悉的身影。

“林幽!”吴万知喊出声来。

那个身影缓缓转过身来,果然是林幽。她穿着一袭白色长裙,目光空洞,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吴探长,”林幽轻声说道,声音中透着一股奇异的力量,“你终于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会在这里?”吴万知质问,同时警惕地握紧手中的铜镜。

林幽没有回答,只是缓缓走向舞台中央,轻声哼唱起那熟悉的旋律。歌声渐渐变得高亢,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在颤抖,剧场的灯光变得更加暗淡,仿佛一切都在被歌声吞噬。

镜中世界的真相

吴万知大喝一声:“林幽!你到底想做什么?”

林幽停下了歌声,抬起手指向吴万知脚下:“探长,你已经进入了‘镜中’。”

吴万知低头一看,发现脚下的石板路竟然不知何时变成了一片碎裂的镜面,而他的倒影在镜中逐渐模糊,仿佛即将被抹去。

“这里是一个囚笼,”林幽的声音低沉而冰冷,“每一个被引歌之神选中的人,都会进入这里,面对自已的执念。”

吴万知强压住内心的不安:“那么你呢?你为何会成为这一切的关键?”

林幽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十年前,我是唯一活下来的村民,但我的灵魂已经被分裂成两半。一半留在现实中,一半被困在这里。”

“如果是这样,你为何要引导他人进入这片虚空?”吴万知追问。

林幽的眼神变得哀伤:“这是咒怨的代价。只有更多的人进入镜中,才能让我恢复完整。但每一个进入这里的人,都必须面对自已的执念,否则永远无法离开。”

吴万知的考验

就在此时,剧场的四周突然出现了一圈朦胧的身影。他们的面孔模糊,但姿态熟悉,似乎正是那些在剧院消失的观众。

这些身影缓缓向吴万知靠近,口中轻声吟唱着那熟悉的旋律。他们的声音与林幽的歌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和声。

“吴探长,”林幽低声说道,“你的执念是什么?你又是否能逃离这片镜中世界?”

吴万知深吸一口气,将铜镜举在胸前。他知道,唯有冷静与智慧,才能在这场考验中找到生机。

突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那是他还在警校学习时的情景,一位老人带着绝望的表情跪在他面前,请求他帮助寻找失踪的女儿。他当时答应了老人,却因为证据不足未能破案,导致案件成了一桩悬案,至今未能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