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这红伞和水井的秘密,必须揭开。”吴万知冷静说道,“下一步,我们要追查井中那红伞的来历——它很可能是整个事件的核心。”
与此同时,铁箱内的红伞,悄然发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仿佛在嘲笑着人类的无知……
失踪者的谜题
铁箱中锁着的红伞,是整个事件的关键,而夏无声的分析结果也让吴万知意识到,眼前的谜团牵涉的不仅是引魂仪式,还有一系列看似不相关但实则紧密相连的失踪案件。
护照上显示,这名失踪的外国女性名叫玛格丽特·维尔斯,是一名英国学者,主要研究亚洲宗教与民俗仪式。她的失踪记录,可以追溯到三年前,当时她最后一次出现的地点,正是在黄浦江边的钟楼附近。
“玛格丽特的护照为什么会出现在地下祭坛?”吴万知反复思索着,“她是被引诱去那里,还是主动参与了这个仪式?”
夏无声放下放大镜,说道:“更有趣的是,这护照上除了常规的签证和章印,还有几处手写的注记。看这里——”
他指着护照内页的边角,上面用铅笔写着几行潦草的英文:
‘The red umbrella leads to the other side.’
‘Beware of the thirteenth bell.’
“十三声钟响……”吴万知低声重复,这和井边的字迹产生了微妙的呼应,“看来,玛格丽特不仅知道红伞的秘密,还深度卷入了这件事。”
夏无声点点头,又拿起照片的碎片,细细辨认上面的细节:“你看,她的手紧握着伞柄,这说明红伞并非单纯属于某个仪式——它可能是一种象征,也可能是通往某种未知世界的工具。”
“工具……”吴万知陷入沉思,“若是如此,那这些失踪者是不是都通过红伞去了‘另一个地方’?”
为了寻找更多线索,吴万知决定从玛格丽特的背景入手。他与夏无声分头调查,最终从租界档案馆中找到了一份关于玛格丽特的简短履历:
她于1932年来到上海,加入了一家名为**“灵之钥研究社”**的小型学术组织。这个组织以研究东方神秘学和宗教仪式为主,成员多为外籍学者,彼此间交往甚密。
然而,档案显示,“灵之钥研究社”在1933年神秘解散,其核心成员悉数失踪。关于解散的原因,档案中没有明确记载,只有一份警方报告提到,研究社的最后一次活动地点是在黄浦江边某废弃仓库内,附近居民曾听到钟声和奇怪的低语声。
“钟声,又是钟声。”吴万知将档案合上,眉头紧锁,“看来这十三响钟声并不是偶然,它可能是某种信号,甚至是仪式的触发点。”
第二天清晨,吴万知和夏无声一同前往那处废弃仓库。多年未用的仓库外墙已经斑驳不堪,铁门生锈,内部满是蛛网和灰尘。然而,当他们走入仓库深处时,却发现地面上隐约残留着一些奇怪的痕迹——
烧灼的痕迹,呈环形分布。
“这是……某种仪式用火的痕迹。”夏无声蹲下观察道,“但它不像普通的火焰造成的,更像是……高温瞬间引发的灼烧。”
吴万知点头,注意到环形痕迹的中心位置,摆放着一口破损的铜钟。钟上刻着古怪的符号,与阵法图上的图案如出一辙。
“这是那十三响钟声的来源吗?”吴万知轻声问。
夏无声摇了摇头:“不,这口钟太小,无法发出那么低沉的声音。它更像是一种辅助装置,用来增强或引导声波的。”
两人继续在仓库内搜寻,很快在一个角落发现了一叠散落的纸张。这些纸张上记载了“灵之钥研究社”进行的实验记录,其中一页用英文写着:
“Red Umbrella Experiment, Phase III:
‘We believe the umbrella serves as a medium to cross boundaries between dimensions. The thirteenth bell is critical in stabilizing the portal.’
“跨越次元……”吴万知不禁握紧了手中的纸张,“这不是我们熟知的灵异事件,而是某种复杂的科学与灵学结合的尝试。”
夏无声的表情愈发凝重:“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进行了第三阶段实验。这意味着,红伞的‘媒介作用’可能已经被验证——这背后的代价,很可能就是那些失踪者的性命。”
就在两人分析时,仓库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吴万知立刻警觉,朝门口望去,却只看到一道模糊的身影迅速闪过。
“有人跟踪我们!”吴万知低声说道,随即快步追了出去。
然而,当他冲出仓库时,四周空无一人。只有远处的钟楼影影绰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默默注视着他们。
“吴兄,看来我们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夏无声站在他身后,语气低沉,“这说明我们正在接近真相。”
“无论是谁,他们阻止不了我们。”吴万知回头望向仓库内那口破损的铜钟,眼中闪过一抹坚定,“红伞的真相,我一定要揭开——无论代价如何。”
钟楼的钟声缓缓敲响,在黄浦江边回荡,仿佛在召唤着某种深藏的秘密。而吴万知的下一步,则是直面钟声背后的真相,以及红伞隐藏的更深层次的诅咒……
钟声的召唤
钟声低沉而缓慢,每一下都仿佛击打在吴万知的心头。黄浦江边的晨雾逐渐散去,露出钟楼的轮廓。吴万知站在钟楼下,凝视着那古老的建筑。
这座钟楼不仅是上海滩的重要地标,也是这个谜案的核心。十三响钟声,似乎是某种仪式的召唤,而钟楼上百年的历史,或许隐藏着无法言说的秘密。
“夏兄,这钟楼可有具体的历史记录?”吴万知问道。
夏无声翻阅着随身带来的档案:“钟楼建于清末,由一位英国传教士设计,据说当时这里本是一个教堂的附属建筑。后来教堂荒废,钟楼却被保留下来,成为附近居民的时间标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奇怪的是,有些记录显示,这座钟楼的钟声并非一开始就有十三响。最初,它的钟声是标准的十二响,直到十几年前的一场火灾之后,才变成了如今的十三响。”
“火灾?”吴万知敏锐地抓住这个信息,“那场火灾是否留下了什么线索?”
“档案里记载很模糊,只说火灾摧毁了钟楼内部的一部分结构,后来修复时加入了额外的机制,导致钟声变成十三响。”夏无声合上档案,“但修复的原因和细节都没有进一步说明。”
两人决定进入钟楼内部一探究竟。钟楼的铁门早已锈迹斑斑,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声音。内部光线昏暗,只有几束阳光从破损的窗格洒进来,映出浮尘飞舞的影子。
吴万知沿着狭窄的石梯向上攀爬,每一步都伴随着楼梯的吱呀声,仿佛脚下的结构随时可能坍塌。他用手电照亮前方,很快抵达了钟楼的机械室。
机械室内,巨大的钟摆悬挂在空中,缓慢地摆动着,发出低沉的嗡鸣声。齿轮和连杆锈迹斑驳,却仍在缓缓运转。
“这里的机械结构似乎被刻意调整过。”夏无声检查着钟摆连接的齿轮,指着其中一处异样,“你看,这个齿轮上有些额外的符号,像是人为刻上去的。”
吴万知凑近观察,那些符号确实不属于机械的一部分,而是一些复杂的纹路,隐隐与红伞上的图案相似。
“看来钟楼的改造与引魂仪式有关。”吴万知低声说道,“十三响钟声,不只是时间的标志,更可能是某种力量的触发器。”
就在两人研究钟楼内部时,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吴万知立刻熄灭手电,与夏无声屏息静气。
铁门被人推开,脚步声缓缓靠近钟楼内部。通过机械室破损的窗格,吴万知看到两个身影出现在楼下——一高一矮,穿着黑色风衣,戴着低檐的帽子,看不清面容。
“东西必须带走,不能留在这里。”其中一个低声说道,语调中透着浓重的压迫感。
另一个人点头,迅速从怀中掏出一个黑色布袋,从钟楼的底部地板上取出什么东西,然后快步离开。
吴万知和夏无声耐心等待脚步声远去,才从机械室中走出。他们来到那人刚才站立的位置,发现地板上隐约留有擦拭的痕迹。
“他们带走了什么?”夏无声低声问道。
吴万知蹲下检查,用手电仔细观察地板上的纹路,发现那里竟有一个隐秘的暗格,虽然已经被掩盖,但仍留下一点痕迹。
“无论是什么,被他们拿走的东西,显然与钟楼的秘密密切相关。”吴万知站起身,目光坚定,“不过,他们走得匆忙,可能会留下线索。”
两人迅速跟随那两个黑衣人的踪迹,沿着钟楼外的小巷追踪。上海滩的清晨开始热闹起来,街头摊贩的叫卖声渐渐响起,但吴万知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前方的两道黑影上。
黑衣人最终进入了一条偏僻的小巷,那里几乎无人经过。他们停在一间老旧的茶馆前,敲了三下门。
茶馆的门缓缓打开,一个中年男子探出头,黑衣人低语了几句,随即进入茶馆,门再次关闭。
吴万知和夏无声站在远处观察,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从侧面绕进茶馆后巷。
茶馆的后巷堆满了杂物,吴万知推开一扇虚掩的小门,进入了一个堆放茶叶的储藏室。储藏室与前厅相通,隐约能听到黑衣人与茶馆老板的谈话。
“东西我们带来了,接下来怎么办?”一个黑衣人低声问道。
“按计划,送到红伞庄。那边的人已经等着了。”茶馆老板回答。
“红伞庄……”吴万知听到这个名字,眉头微蹙。他隐隐记得,这个名字似乎与老上海一个传闻有关——据说是某种秘密聚会的场所,与诡异事件常有联系。
黑衣人和茶馆老板谈话结束,很快离开了茶馆。吴万知没有贸然跟随,而是趁机走入前厅,发现桌上留有一张手写的字条:
“午夜之钟,十三响,伞开之时,魂归之地。”
字条下压着一枚金属徽章,上面刻着红伞的图案,周围环绕着一圈象征性的符号,与地下祭坛的壁画极为相似。
“看来,我们的下一站,便是红伞庄了。”吴万知将徽章收入怀中,低声说道。
与此同时,上海滩的某处,一双眼睛正冷冷注视着一切。一名戴着黑色手套的中年男子,将一封信封缓缓烧毁,火光映照出他微微扭曲的脸庞。他低声自语:
“吴万知……你要的答案,很快会自已找到你。”
红伞庄的阴影
夜幕降临,上海滩的繁华渐渐被灯光点燃。霓虹灯在街头闪烁,车马川流不息,喧嚣与神秘交织在一起。吴万知和夏无声租了一辆黄包车,向郊区驶去。根据字条上的信息,他们的目的地是“红伞庄”,一个位于城外荒僻之地的庄园。
路上,夏无声翻阅着手中的资料,轻声说道:“红伞庄在十年前还是一家私人宅邸,后来被改造成了一个供富商们举办聚会的场所。几年前却突然荒废,据传与一次诡异的宴会有关。”
“什么宴会?”吴万知侧头问道。
“1932年的某一天,红伞庄举办了一场名为‘红夜集会’的宴会,邀请了各界名流。宴会结束后,其中几名参加者失踪,还有一些人声称看到了奇怪的景象,比如红色的雾气和空中浮动的影子。”
“如此诡异的传闻,为什么没有深入调查?”
“当时这事引起了一些关注,但由于失踪者身份特殊,背后牵涉复杂的利益,最终不了了之。”夏无声摇摇头,“而之后的几年,红伞庄就被彻底废弃了。”
吴万知点点头,心中隐约感到,这个地方隐藏的不仅仅是一次宴会的秘密,更可能是某种超越常识的力量。
到达红伞庄时,夜色已经完全笼罩大地。庄园的大门锈迹斑斑,半开半掩,似乎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庄园内杂草丛生,枯树的枝丫如同扭曲的手臂,随风摇曳,发出沙沙声响。吴万知和夏无声小心翼翼地穿过花园,直奔主楼。
主楼的门意外地没有上锁,轻轻一推便发出一声沉闷的吱呀声,像是沉睡多年的巨兽被惊醒了。
大厅内空无一人,宽大的地毯铺满灰尘,吊灯摇摇欲坠。墙上的画作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辨认出一些诡异的图案:一柄红伞、一口钟、以及环绕的密密麻麻的小人图案。
“这些画……似乎在暗示什么。”夏无声用手电照亮墙壁,皱眉道,“你看,这些小人全都在围着红伞,像是祭祀。”
“红伞的象征意义,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吴万知盯着墙上的画,“也许它不仅是某种媒介,还可能是仪式的核心物品。”
正当两人观察时,楼上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有人。”吴万知立刻抬头,将手指竖在唇前,示意夏无声保持安静。两人循着声音悄然上楼。
二楼的地板吱嘎作响,每走一步都让人屏息凝神。脚步声最终在尽头的一间房门前消失。
吴万知轻轻推开门,却只看到一间空荡荡的书房。房间的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木制书桌,桌上散落着几本发黄的书籍和几张纸张。
他走上前,拿起其中一张纸,发现上面画着一个完整的阵法图案,中央赫然是那柄红伞的图形。纸的下方写着几行笔记:
“红伞庄的仪式并未完成,十三响钟声只是序章。真正的跨界之门,需要血的代价。”
“如若失败,红伞即为封印;如若成功,红伞便是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