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秋华冷静地问:“接下来怎么办?”
李寒沉声道:“护送钥匙先走,我留下来断后。”
“不行,这次换我留下来。”赵旭东坚定地说道,“你们两个带钥匙先走,我掩护!”
“别争了,我们没有时间。”蒋秋华果断打断两人,拿起钥匙,“一起走,死也要死在一起!”
李寒看着她,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那就一起杀出去!”
安全屋外,步伐声渐近,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李寒和赵旭东迅速调整好武器,而蒋秋华则紧紧握住那把“真田之钥”,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我们不能等了。”李寒低声说道,“不管是谁,追来的,咱们都得先破出去。”
赵旭东点头:“我去前面开路,李探长,秋华,你们跟紧。”
蒋秋华深吸一口气,转身向李寒看去,神色复杂:“你会没事吧?”
李寒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情:“放心,我不会让你们有事的。”
几人迅速离开安全屋,穿过后巷,朝着预定的逃脱路线奔去。然而,当他们刚穿过一个转角时,突如其来的枪声让空气瞬间紧绷。
“敌人来了!”赵旭东猛地拉住李寒,把他推向一侧,而自已则跃身上前,开始与后方的追兵交火。
李寒并没有犹豫,他迅速掏出手枪,冷静地扫视四周,寻找突破口。蒋秋华紧随其后,她的双眼警觉地扫视着前方,时刻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往那边!”李寒低喝一声,指向旁边一条狭窄的巷道。“秋华,跟我来!”
赵旭东则独自一人拖住追兵,向李寒示意:“快走!我掩护你们!”
他们没有回头。李寒和蒋秋华快速进入那条巷道,消失在黑暗中。巷道的尽头是一个破旧的仓库,而李寒知道,那里或许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仓库内四处一片昏暗,破旧的木箱堆满了角落。李寒带着蒋秋华迅速躲进一个隐蔽的角落,屏住呼吸。周围的静默让空气凝固,只有偶尔传来赵旭东和追兵的枪声。
蒋秋华忍不住低声问:“李探长,接下来怎么办?”
李寒靠在墙上,眼神犀利地扫视着仓库的出口:“等。等到赵旭东引开敌人,然后我们再出去。”
“希望他能撑住。”蒋秋华压低声音,“青木会的人,显然不简单。”
李寒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他们追得这么紧,肯定是察觉到‘真田之钥’的重要性。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再拖延。”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接着是仓库门外响起的一阵低声交谈。李寒眼神一凛,示意蒋秋华保持安静。他小心地探出头,透过缝隙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该死,赵旭东的时间快到了。”李寒心中暗道。
外面,追兵已经围绕仓库四周,准备全面搜索。李寒心中一紧,迅速做出决定:“秋华,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跟我来!”
蒋秋华毫不犹豫地跟着李寒走出藏身之处,两人借着仓库里的堆积物掩护,小心地穿过了另一侧的门口。刚一进入后巷,李寒就猛然拉住蒋秋华,示意她停下。
“等一下。”他低声说道,眼中闪烁着警觉的光芒。
“怎么了?”蒋秋华小声问。
李寒没有回答,而是迅速掏出无线电,对赵旭东低声说道:“赵旭东,情况怎么样?”
无线电里传来赵旭东略显沉重的声音:“他们已经包围了我,我无法脱身。李寒,你们快走!我拖住他们!”
“赵旭东!”蒋秋华几乎是下意识地喊出声来,脸上浮现出担忧的神色。
“秋华,冷静!”李寒冷静地说道,“赵旭东的任务就是拖延时间,我们不能让他白白牺牲。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寻找突破口,带着‘真田之钥’离开上海。”
蒋秋华咬紧牙关,点了点头:“好。”
就在两人准备继续前进时,一声巨响打破了黑夜的沉寂。紧接着,前方的道路被火光映亮,几辆汽车快速驶过,显然是敌人正在全力追击。
“他们来了。”李寒低声说道,“秋华,准备好了吗?”
蒋秋华深吸一口气:“准备好了。”
两人并肩走向巷道的另一端,眼前的火光越来越近。李寒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冷静而锋利的光芒,仿佛在一瞬间,他已完全进入了战斗模式。
“快!用最快的速度离开这里!”李寒咬牙说道。
就在两人刚要踏上逃离的路时,背后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寒回头一看,瞬间明白,他们已经被包围。
“看来,‘青木会’的确很重视这把钥匙。”李寒冷笑着,说道,“不过既然来了,那就别想轻松离开!”
背后传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李寒的心跳逐渐加速,但眼神依旧冷静如水。他知道,他们的逃脱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唯有拼死一搏。
“秋华,听我命令!”李寒低声说道,“我和你分开,你找机会从旁边的小巷脱身,我吸引敌人的注意。”
蒋秋华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她点了点头:“好,注意安全。”
“放心。”李寒咧嘴一笑,“我可是个活得长的家伙。”
说完,他没有再等待,迅速向左侧的另一条巷道闪身而去。
蒋秋华看着李寒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深深吸了口气,紧握着木盒,迅速转身,消失在了另一条巷道里。
李寒深知自已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背后传来的脚步声让他明白,敌人已经开始围堵,稍有不慎,他和秋华都将陷入绝境。可他不能停下,必须给秋华争取足够的时间。
他迅速进入了一处废弃的仓库,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微弱的灯光透过破碎的窗户洒在地上。他从腰间拔出手枪,瞄准窗外,静静地等待着。
一分钟后,几名黑衣人悄无声息地接近了仓库。他们的步伐小心翼翼,但李寒早已看清楚了他们的动向。瞬间,他从隐蔽处闪出,快速对准一个目标,开枪。
“砰!”
枪声在寂静的夜里响起,黑衣人应声倒下。剩余的几人迅速做出反应,纷纷跃入仓库,准备围攻李寒。
李寒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他知道,这就是他们的失误——他们低估了他的反应速度。他并没有急于迎击,而是趁机利用周围的地形,迅速躲入一个较为隐蔽的角落。
“你们要追的,是我!”李寒的声音冰冷而清晰,他轻声说道,“而不是她。”
话音未落,他抬手又是一枪,将另一个靠近的黑衣人击倒。其他人见状,纷纷避开,他的枪法异常精准,让敌人不得不小心行事。
与此同时,蒋秋华在另一条巷道里小心行进,她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小心,脑海中不停地回想着李寒的叮嘱。她知道,眼前的形势危急,她必须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尽早将“真田之钥”交给警方。
突然,她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意识到后方有人追来了。蒋秋华心头一紧,抬头看见几名黑衣人正迅速逼近,心跳加速。她脚步不停,加速向前奔跑,迅速进入了一个繁忙的市场街区。
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蒋秋华知道,在这种环境中,她的行踪更不容易暴露。她迅速消失在人群中,低着头,混入了繁杂的集市。
然而,她并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青木会的追兵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已的身份也并不安全。她必须尽快找到藏匿地点,向警方提供关于钥匙的所有信息。
李寒依旧在仓库内与敌人周旋。眼看着敌人越来越多,逼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李寒咬紧牙关,迅速评估自已的处境。他知道,敌人如此迅速地聚集起来,必定是得到了某些情报,知道他们手中的“真田之钥”极为重要。
此时,仓库门外的黑衣人已经越来越多,李寒的处境愈加危险。他不能再拖延下去。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电台声音:“李寒,听到请答!”
“秋华?”李寒低声应道,“你还活着?”
“当然。”蒋秋华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不过,前方有埋伏,暂时不能再接近你了。你现在……小心点。”
李寒微微一笑:“放心,我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抓住。”
此时,仓库的门外已经聚集了十多名黑衣人。李寒再也不能等下去了,他迅速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枪,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既然你们这么急于追捕我,那就来吧,看看我究竟能走多远!”
他猛地冲出藏身之处,直奔仓库门外。他的动作如闪电般迅速,迅速打开仓库大门,几名黑衣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李寒迅速击倒。
“砰!砰!”
两声枪响过后,剩余的敌人立刻警觉起来,但李寒已经进入了另一条街道,消失在夜色之中。
“真田之钥”现在仍然在蒋秋华手中,而李寒也暂时摆脱了追兵。随着行动的推进,他们逐渐逼近了谜团的核心。然而,上海滩的风云变幻莫测,谁能知道,下一步将迎来怎样的危机?
上海的夜晚,灯火辉煌,但对于李寒来说,这个夜晚注定不再平静。远处的枪声已经渐行渐远,但那种压迫感依然如影随形。街道上的行人忙碌着,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在这座繁华的都市深处,正在上演一场生死追逐。
李寒一路穿梭在人群中,紧握手枪,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四周。此时,他已经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但他知道,敌人绝不会轻易放弃,青木会的力量遍布上海,随时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围捕。
“秋华!”李寒按下了无线电按钮,低声说道,“情况如何?你那边安全吗?”
片刻后,蒋秋华的声音传来,依旧冷静:“还好。我暂时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正准备前往接应你。钥匙带着吧,一切交给我们。”
李寒松了口气:“好,你小心点。这里情况复杂,得尽早找出‘真田之钥’的真正秘密。”
“我知道。”蒋秋华的语气坚定,“这把钥匙不止关乎上海,关乎整个东亚的未来。我们不能让它落入青木会手中。”
李寒没有再说话,而是悄无声息地朝着市区的一个废弃仓库走去。那里曾是他和赵旭东常用的隐蔽地点,现在,他需要在那里暂时避避风头,等待下一步的行动。
约摸半个小时后,李寒终于来到那个仓库。这里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样子,墙壁上布满了污渍和裂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发霉的味道。李寒推开仓库的铁门,慢慢走了进去。果然,赵旭东已经在这里等候。
“你来了。”赵旭东看到李寒,微微点头,“外面状况怎么样?”
“暂时脱身了,但青木会已经开始全面追查,我们得加快速度。”李寒语气低沉,“钥匙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足以改变局势的秘密。”
赵旭东沉默片刻,随后从怀里掏出一份纸质地图,展开在桌子上。地图上标记着上海市的多个重要地点,其中有几个位置格外引人注意,标记旁边写着一串奇怪的符号。
“这是……?”李寒盯着那张地图,眉头皱了皱。
赵旭东用手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地点:“我从警署的情报部门得知,这些符号似乎是‘真田之钥’对应的加密信息。你看到这个标记了吗?”他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地铁站旁边的符号。
“这是……一座旧仓库?”李寒思索着。
“没错。”赵旭东点了点头,“而且这个仓库的位置非常特殊,是早年间青木会的一个分支机构。现在那里已经废弃,但从情报来看,青木会可能在那隐藏着一些极为重要的东西。”
李寒眉头一挑:“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是的,然而,去之前你得小心。”赵旭东补充道,“我们已经暴露了自已的行踪,青木会的追兵很可能早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