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看向朝这边走来的一行人。不觉有些好奇,这大半夜的抬着木盆出来做什么?
只见得走得近些,就见为首的宫女声音传来“喜公公,实在是因为天气太过炎热,小皇子总是睡不安稳,娘娘才会让奴婢们来取些冰块回去,给屋子降降温,也好让小皇子能睡得安稳些。”
如今杨过功力增长,听力惊人,自是听的一清二楚。
“不碍事,不碍事,小主子的事要紧。咱就是个做杂事的,以后姑娘莫要让咱失了礼数,这公公咱是万万不敢当的。”
这一行人边行边说。
杨过耳根微动,“取冰块”?这些人是要去取冰块,我且跟在他们身后,到时就定能找到冰窖所在了。
杨过施展“逍遥玄游”功,远远的跟在后面。杨过身形瘦小,此刻又穿着夜行衣,也不怕被人看到。
却说这一群人七弯八拐之后,来到皇宫西北面的一处所在。只看这房子四面墙尽皆由砖石砌成,没有窗户,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锁头。
杨过心道,莫非冰块就储藏在这里。
那被唤做喜公公的太监从怀里摸出一串钥匙,借着灯笼那昏暗的灯光,哆哆嗦嗦的打开了锁头。
随后招呼了一声便推开了大门,径自走了进去。后面几个宫女太监,提着灯笼,抬着木盆也是跟着走了进去。
杨过见门口没人看守,便施展功法,飘落而下,闪身进入房中。
落地之时,只觉得地面好生柔软。定睛一看,只见地面上铺着一层棉絮做成的褥子,四面墙上也挂着一层褥子,再借着前方的灯笼映照,赫然发现这房子上方竟也用棉絮褥子做了一个隔层。行走在这褥子之上,当真是听不到一丝声响。
整个房间内除了四根耸立的柱子,空荡荡的再无他物。杨过却见着那柱子上原来也挂着灯笼,却不知为何没有点亮。
前头引路的喜公公,走到靠近里边位置时,对那领头的宫女说道:“一边去两个人,把窖门拉起来,固定好。”
杨过飞身靠近,躲到柱子后的阴暗处。走的近了才发现,原来地面上扣着一扇对开门,那两个门环中各自挂着一条杠子。只是门面上也铺着褥子,乍看之下难以发现。
那杠子的两头各有一个钩子,用时就用木杠往外拉开大门,再将另一头勾住地上的木桩子固定。
四个抬木盆的宫女太监放下木盆,一边去了两人,搬起那木杠子向外拉。那门一翻开,只觉一股凉气涌来,气温瞬时就降了几分。
待勾住地上的木桩子,放下木杠。四人又回去抬起了木盆。跟在喜公公身后走进了去。
杨过看着那几人身形下行,走出几步就再看不到了。想着只怕是有台阶往下走。
杨过屏住呼吸,跳到那翻开的门后边,靠得近了更觉那门里寒气逼人。探头往下张望,只看见一条十数米长台阶向下而去。
微微能见有些光影闪烁,却是已见不到人了。
确定这就是冰窖所在,杨过飞身出门,随后又跃上了房顶,仔细观察起四周。
见到不远处灯火闪耀,有人影晃动。想来这已是皇宫边缘,就在西北宫墙附近了。
杨过见找着冰窖所在的地方,就想着再准备些食物,到时再溜进冰窖去闭关。于是趁着巡逻官兵的间隙,运展功法飞身出了皇城。
杨过潜回客栈,换了衣裳,就睡了过去。
熟睡香甜到天明,自是一夜无话。
杨过一身青布衣衫,行走在白日的临安街上。
此时的大街之上商贩叫卖之声此起彼伏,声音嘈杂;路上行人摩肩接踵、往来返复,一派安定平和的繁荣景象。
此时的杨过青衣拂身,面容俊秀,身形纤瘦,气质出尘。一眼望去,好一个俊俏的小郎君。
此时的杨过,已买好了火折子跟几支照明的蜡烛,用油纸包好揣在怀里。心道,还得再采买一些面食糕点,晚上进了冰窖就在里面多停留些时日。
在江湖行走,衣食住行缺少不得,出门在外的哪个不是锅碗瓢盆肩上扛,柴米油盐随身带。
杨过回到客栈,又叫了些吃食祭奠一番脏腑。便回房盘坐而下运气调息,只等着夜幕来临。
“笃……笃……笃……”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直到更声传入耳中,杨过才从入定中醒来。白天一番运气调息,内力也是增长了少许。
换上一身夜行装扮,把照明用的物件揣在怀里,又包起那些面食糕点背在身后。打开窗户,飞跃而出,趁着夜色往皇宫而去。
杨过来到皇宫西北角,施展“逍遥玄游功”避开宫墙上的岗哨。一路到了冰窖所在的房顶之上。
从屋顶掀开几块瓦片,露出一个容身的小洞,瘦小的身子就着小洞钻了进去,复又在里面叫瓦片摸索着盖好。
然后又从墙角里头那褥子的缝隙钻进了去。拉开半边门,进了冰窖。站在台阶上,将门向下拉回,关好。
从怀里掏出火折点亮蜡烛,顺着台阶而下。烛光所致眼前亮晶晶一片,尽是由长条状冰块堆砌起来的冰墙,寒气渗人。
杨过寻到冰窖的角落,从冰墙里抽出冰块,露空出个大小可容下自已身形的洞来。钻进冰洞,留好通气和出水的孔道,又从里边把冰块拉回来填好。整个人就此留在了冰墙里。
初始时,身上带着外来的热气,感受寒气的侵袭,只觉得凉爽舒畅。
不多时,身上热气散尽。冰寒之气渗透肌肤,顺直穿骨肉,透骨的寒意缓缓升起。
杨过回想着当初在寒玉床上练功的情形,心下一做比较,只觉这冰墙的寒意确实是要弱上三分,更是遇热就化为冰水,不能久用。
此时身体处在厚厚的寒冰之中,周身被寒气包裹,只觉得越来越冷,禁不住的直打冷颤。寒气透骨,杨过就觉这副身体实在忍不下去了。
于是吹灭蜡烛,盘膝坐下,运转功法来抵御这刺骨的寒气。
只是修炼了片刻,便觉冰寒之感大减。再待得内息转了几个周天,身上火热一片,不再冰冷难熬,只觉得甚是清凉舒服。
此时杨过又想起在古墓之时,是长时在寒玉床上睡觉,习惯成自然之后,纵在睡梦之中也是内息全力运行练功不辍。
于是双眼一合,迷迷糊糊的睡去。睡了小半个时辰,身上热气消散,被冰墙的寒意冷醒;便又运起功来。
就在如此忽醒、忽睡之下,杨过丝毫不觉疲倦,只是开始觉察出在内力修为上得到了不少好处。
却说此时冰窖中有声音传来,原来是已到了第二日的午间。夏日午时过后气温升高,酷热难挡,宫里的贵人们需要冰块降温,宫里就会安排人前来提取冰块,运回宫后再分发给贵人们做解暑降温用。
杨过的藏身之处位于角落之中,倒是不易被人发现。只不过长时间的深处这冰冷的黑暗之中,分不清楚此时外间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
如此想着,依着每日午后前来取冰的这些人群,为我提示分辨时间也不错。到时能知晓外间是白天还是黑夜,待到自已要离去之时,便能准确掌握时机,不会轻易暴露被人发现。
由此,杨过开始不分日夜的修炼,饿了就吃几口带进来的食物,渴了就敲上几块碎冰解渴。四周冰块融化了,就重新搬来冰块堆砌好。
如此之下,不记得过了多久。
杨过从修炼中醒来,感觉腹中饥饿,伸手一摸包袱,却已是空空如也,原来是带进来的食物早已经吃完。
杨过起得身来,推开堵住出路的冰块,从冰洞里钻出来。微微活动了一番久坐的筋骨,感受着体内的内息功力。
掏出蜡烛点燃,在烛光的映照之下,杨过对着前方冰块,也不使用其他运功法门,只是打出一道劲气,只听的“叮”的清脆声响,冰块便被击成了碎渣,散落一地。
见状,杨过心中大喜,想着若是施展其他功法招数,只怕威力还会强上不少。对功力的精进速度也是满意。暗道,我此时的功力只怕跟丘处机已然相差不多了。
放在江湖上,应该也算得上是高手。虽说比不得李莫愁那般的高手,但是对上丘处机,应该是可以确保不落败。对上全真教的三代弟子,那则是挥手间便能解决的事。
摸着“咕.....咕......”做声的肚子,暗自想着也不知此刻外头是如何情形。如若是黑夜,那就学学洪七公,也去那御膳房吃上一遭。
再世为人总得要吃点人间美味,喝点世间佳酿才好。
吹灭了蜡烛,凭着双目的夜视之力,运转轻身功法,身形晃动三两下便上了台阶。
站立在台阶上凝神静气,双耳靠在门倾听,未听见外间动静,便向外轻轻推开门。
走出门来,又反身把门关了回去。运转“逍遥玄游功” ,飞身来到墙角,接着使出“壁虎游墙”,从那褥子的缝隙处钻上了隔层。
轻轻揭开一块瓦片,向外张望,只见得外头天色已漆黑一片。继续揭开一个供人出入的洞来,便来到了房顶之上。
杨过运起功法,寻着空气里残留的烟火气息飞跃而去。对一个长期为填饱肚子而到处搜寻食物的人来讲,找寻食物的能力自然非同一般,幼时印在脑子的经验,又怎么会忘记。
只是十数个呼吸,杨过便找到了御膳房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