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在江南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姓李的裁缝,妻子早年去世,留下一个儿子,名叫宝儿,父子相依为命。

李裁缝手艺好,心眼也好,十里八村谁家要做衣裳,都愿意找他。李裁缝有个规矩,就是每天只做三件衣裳,再多也不做。人们都说他懒,李裁缝听了笑笑,也不解释。其实,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李裁缝年轻的时候,一天能做十几件衣裳,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自然也多赚钱。有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老翁,须发皆白,对他说道:“年轻人,你手艺好,心也善,本该有好报。但你贪欲太重,每天做那么多衣裳,累坏身子不说,还伤了天和,恐有性命之忧啊!”李裁缝惊醒后,出一身冷汗,从此就定下规矩,每天只做三件衣裳。

这天,天还没亮,李裁缝就起床烧水做饭。宝儿今年七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时不时地问:“爹,你啥时候给我做新衣裳啊?”李裁缝笑道:“快了,等爹忙过这几天,就给你做新衣裳。”

父子俩正说着,忽然响起敲门声。李裁缝开门一看,是个老妇人,领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老妇人一脸焦急地说:“裁缝师傅,请你给孩子做件衣裳吧,他后天就要娶亲了,连件像样的新衣裳都没有,可怎么好啊!”李裁缝一看,少年瘦得跟麻秆似的,确实太寒酸了。他犹豫了一下,说:“好吧,你三天后过来取。”

老妇人千恩万谢,拿出两块布料,是李裁缝从没见过的质地,光华润泽,摸起来滑溜溜的,像是丝绸又不是丝绸。李裁缝问:“这是啥料子?”老妇人说:“这是我家祖传的宝料,你给孩子做成衣裳就行了。”说完,她转身走了。

李裁缝拿着布料进了屋,仔细端详。他做了一辈子裁缝,还没见过这么好的料子,心想:要是拿它做成衣裳,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他把布料放到一边,开始给宝儿做新衣裳。

第二天,李裁缝正在给人量尺寸,忽然有个年轻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李师傅,不好了,出人命了!”李裁缝一惊:“出啥人命了?”年轻人说:“就是昨天来让你做衣裳的那家人,昨夜新郎官突然死了,一家人哭死哭活的,还说是你做的衣裳害死了新郎官呢!”

李裁缝一听,火冒三丈:“真是岂有此理!我昨天连见都没见过他,怎么做衣裳害他?你带我去,我倒要看看是怎么回事!”他放下手中的活计,跟着年轻人去了。

来到那户人家,只见院子里搭起了灵棚,一家人披麻戴孝,正哭得死去活来。老妇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都怪我啊,不该让你做新衣裳,谁知你穿上新衣裳就去了啊!”李裁缝仔细一瞅,灵床上躺着个少年,身上穿着的正是他用那两块宝料做成的新衣裳。

李裁缝上前仔细查看,发现少年脖子上有道红印,像是被什么勒的。他用手摸了摸,忽然觉得不对,那衣裳的料子,咋这么硬呢?他心中一动,对老妇人说:“请把这件衣裳脱下来,让我看看。”老妇人正在气头上,吼道:“人都死了,你还想看衣裳?”李裁缝说:“请你相信我,这衣裳肯定有问题。”

老妇人一听,犹豫了一下,对家人说:“就依了他吧。”几个人把少年的尸身翻过来,脱下新衣裳。李裁缝一摸,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衣裳,分明是一张人皮!他再看那少年,脸色青紫,七窍流血,分明是中毒而死。李裁缝惊出一身冷汗,忽然想起自已做的那个梦,不由得暗暗叫苦。

这时,老妇人一把抢过人皮,嚎啕大哭:“我苦命的儿啊,是谁害了你啊!”李裁缝心中一动,问:“这件衣裳是哪里来的?”老妇人说:“是我家祖传的,一代代传下来,说是宝衣,能逢凶化吉。我就给孩子穿上了,谁知……谁知……”说着,她又哭起来。

李裁缝仔细一瞅,发现人皮上绣着个“寿”字,针脚细密,像是古代女子所绣。修炼邪术。这种“鬼索命”怕见阳光,白天就躲进人皮里,夜里才出来害人。难道,这件人皮就是“鬼索命”的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