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翠绿欲滴的翡翠玉镯,质地温润,色泽均匀,显得手腕更加纤细;一串由大颗南海珍珠串成的项链,每颗珍珠都圆润光滑,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一副红宝石耳环,切割成心形,镶嵌在白金底座上,华丽而不失优雅;一枚金镶玉戒指,玉石的纯净与黄金的华贵相得益彰。
妆娘小心翼翼地为我佩戴上这些首饰,每一件都恰到好处地衬托出我的气质和妆容。凤冠戴在我的发髻上,增添了几分皇家的尊贵;金步摇随着我的每一个动作轻轻摇曳,更显得生动活泼;翡翠玉镯和珍珠项链的光泽与我的肌肤相映成趣,红宝石耳环和金镶玉戒指则为整体造型增添了一抹亮色。
两位妆娘在确认妆容无懈可击后,翠岚便将婚礼的礼服递了过来。这是一件精心制作的新娘装,红色的丝绸上绣着金丝凤凰,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着精致和尊贵。妆娘们小心翼翼地帮我换上礼服,细心地整理好每一个褶皱,确保它完美地贴合我的身形。
穿上新娘装后,我站在镜前,只见镜中的自已仿佛变了一个人。礼服的红色与妆容的精致相得益彰,金线绣的凤凰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随时会振翅高飞。凤冠上的宝石和珍珠与礼服上的金丝凤凰相映成趣,使得整个造型既华丽又不失典雅。
翠岚看着我,眼中闪烁着泪花,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妍儿,你今天真是太美了,大小姐在天之灵看到一定会很欣慰。”
梦璃师妹则是一脸羡慕:“妍儿姐姐,你今天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徐公子看到一定会被迷住的。”
书瑶师妹则调皮地说道:“我看徐公子今天要有福气了,能娶到这么美的新娘。”
春夏秋冬四位丫鬟也在一旁围观,她们的目光中充满了羡慕和赞叹,春儿忍不住说:“郡主,您今天真是美若天仙。”
我微笑着看着镜中的自已,心中对王妃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王妃真是有心了。
妆娘们收拾好自已的工具后,便静静地候在一旁,她们的专业让妆容完美无瑕,确保我在大喜之日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我对她们的手艺非常满意,便让翠岚额外多付了些赏银。今天是大喜之日,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分享到这份喜悦。
一切准备就绪,闺阁中的气氛既紧张又兴奋,大家都在陪我聊天,尽管我嘴上和他们聊着,但心里却是思绪万千。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忐忑交织在一起,让我心潮澎湃。
我回想起在凤鸣书院的日子,师尊和导师们对我的精心栽培和无私付出,那些点点滴滴如走马灯般在眼前闪过。我感慨万分,心中充满了感激。
再想到与父亲相认,为母亲讨回公道的经历,我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王妃为了母亲的三年守墓,那份诚心和坚持,让我对她的恨意烟消云散。她仿佛真的变了一个人,特别是为了我的出阁所做的一切,让我感动不已。
我真的能放下芥蒂,唤她一声母妃吗?我心中并没有答案,但今天这一声是必须要叫的。
随着一阵喜庆的锣鼓和鞭炮声渐渐接近,我的心跳也不由加速,紧张的情绪在手心的微汗中显露无遗。一声清脆的宣告划破了热闹的氛围:“吉时已到!”我的师姐师妹们和丫鬟们围在我的身边,我们一同走出了熟悉的闺阁,踏入了装饰一新的大厅。
大厅内人声鼎沸,家族的亲人们齐聚一堂,皇上也莅临了这场庆典,他身着便装,更显得亲切和蔼。牡丹郡主一家也来了,带来了宰相府的五台添妆,为这场婚礼增添了几分贵气。
在众人的祝福目光中,我被簇拥着走向了花轿。邻里和亲友的孩子们嬉笑着拦在花轿前,翠岚微笑着拿出了准备好的“轿门纸包”,分发给了孩子们。他们接过红包,兴高采烈地喊出了“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吉祥话,然后欢笑着跑开了。
父亲和王妃站在花轿前,王妃手中捧着一个红色的碗,里面盛着寓意吉祥的饭。她走到我的面前,亲手喂我吃了上轿饭,轻声说道:“妍儿,母妃在此祝愿你俩百年好合,幸福美满。”她的语气中充满了真挚的祝福。
听到她的话语,我的情感终于决堤,泪水夺眶而出。我情不自禁地抱住了王妃,哽咽着叫出了那声久违的“母妃”。王妃听到这个称呼,知道我已经放下了过去的芥蒂,她紧紧地回抱着我,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背,低声地重复着祝福和叮嘱。
这一刻,所有的隔阂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母女间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这喜庆的时刻,师尊的声音突然响起,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拂过我的心田:“凤鸣书院添妆二十抬,愿永安郡主与徐公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我激动不已,转身望去,只见师尊带领着三位导师和一群师姐妹,她们身着学院的服饰,气质非凡,仪态万千,仿佛从天而降的仙女,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惊叹。
我情不自禁地扑向师尊的怀抱,泪水如断线的珍珠般滚落。师尊轻轻拍着我的背,用她那温柔而熟悉的声音安慰我:“傻孩子,见到师尊还哭,别哭花了妆。”她的语气中带着笑意,也带着不舍。
紧接着,清荷、晓瑜、芷云三位导师也依次上前,她们一一拥抱我,她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慈爱和祝福。她们看着我长大,如同母亲一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这一刻,她们的拥抱充满了力量和温暖。
清荷导师轻声说:“妍儿,你今天真美,就像我们书院中最灿烂的花朵。”
晓瑜导师也笑着说:“是啊,我们的小妍儿终于要出阁了,师尊和我们都很为你高兴。”
芷云导师则温柔地叮嘱:“妍儿,记得,无论走到哪里,凤鸣书院永远是你的家。”
我紧紧地回抱着她们,心中的感动无法言表。
在花轿前,王妃轻轻地将红盖头披在我的头上,那一抹红色如同幸福的预兆,将我的视线温柔地笼罩。哥哥紧随其后,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将我抱起,稳稳地放入了花轿之中。这个动作,不仅是将我送上了新的人生旅程,也是将我从一个家送到了另一个家。
父亲说道:“妍儿,今日你离父之膝嫁为人妻,须守妇德,勤俭持家,勿让父母担忧。〞父亲说完看向徐风扬道:“贤婿,我将女儿托付与你,望你能善待她。”
哥哥站在徐风扬面前,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严肃和期待,他朝徐风扬的胸前轻轻打了一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徐风扬,你我自幼一起长大,今日我把我妹妹交与你。她乃我父亲掌上明珠,你日后要是有半点亏待她,我定不饶你。”说完,他还故意挥了挥拳头。
徐风扬则郑重地抱拳躬身,他的声音坚定而响亮:“岳父、岳母、皇伯父、大舅哥,我徐风扬在此立誓,此生既然娶赵清妍为妻,便不会再纳妾,一生一世只爱她一人,守护她,保护她,不离不弃,不让她受半点委屈!”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承诺和决心,让我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安心。
皇上微微一笑道:“记住你方才所言,我可是听得真切。”
徐风扬回应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听到他的誓言,我心中暗自思忖,徐风扬果然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我愿此生嫁得其所。哥哥似乎也对徐风扬的回答感到满意,他拍了拍徐风扬的肩膀,示意时间不早,不宜再耽搁。
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嘹亮而有力:“起轿!”这时,春儿在轿子外小声说道:“王爷刚才没有哭,可这时在抹眼泪。”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俏皮,也透露出父亲对我的不舍。
花轿缓缓抬起,随着喜庆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不绝于耳。
春儿的声音带着几分雀跃飘了进来:“郡主,这送亲的队伍长龙一般,人山人海。凤鸣书院的导师们和您的师姐妹们,个个身着学院的盛装,精神抖擞。宫里的御医,皇上、王爷、王妃、世子爷,还有牡丹郡主一家,京城的名流显贵几乎都聚齐了,这场面,真是难得一见。”
她的话音里满是兴奋:“嫁妆的车队宛如蜿蜒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壮观极了。郡主,您的大婚是京城今日的焦点,众人都想一睹这盛况。”
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如同春日里的暖风,带着一股子热闹劲儿:“永安郡主,不单是咱们女子的骄傲,还是今年新科状元,真是给咱们京城添了彩。可惜我刚才耽搁了,没能在郡主上轿前瞧上一眼。”“我可是瞧见了,郡主那一身新娘装束,美得如同画中人,能在这京城里见到如此场面,真是三生有幸。”
随着乐队的奏乐声和鞭炮声渐渐清晰,花轿缓缓停下。两位喜娘轻巧地掀开轿帘,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搀扶着我步出花轿。我跨过了火盆,这一步,不仅是我从旧生活迈向新生活的重要一步,更是我从女儿身份转变为妻子和未来母亲身份的开始。
喜娘将一条红绸塞进我手中,我随着红绸的牵引,缓缓走进徐府,站定在喜庆的礼堂中。红盖头下,我只能瞥见红色嫁衣下的裙摆,其他一切都笼罩在神秘的红色之中。主持人的声音在喧闹中响起:“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礼成,进入洞房...”。
红绸牵引我至新房,来到铺有红色床单的婚床前。喜娘正往床上撒着五谷杂粮、钱币、糖果,嘴里念叨着“一撒吉祥如意,二撒财帛充盈,三撒子孙满堂……”做完这些后,她笑眯眯地说道:“愿少夫人和侯爷幸福美满,百年好合!”说完后,她便退出了新房。
自北疆失地收复后,皇上封了几位将军的侯爵,还赏赐了一座侯府,所以现在都称徐风扬为侯爷。他扶我坐在床上,握着我的手,深情地说道:“妍儿,你知道吗,在北疆战场我们一同训练士兵,一同杀敌,早已对你一见倾心。皇上封赏收复失地功臣后,我便返回了边疆镇守在玉门城,这一年多对你朝思暮想,这种相思之苦让我不能自已。所以才有了三个多月前父亲登门提亲一事,没想到你真的愿意嫁给我。我在岳父岳母面前立下的誓言,将用我一生来守护,如果要给这个誓言一个期限,就算一万年也不够,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娶你为妻。”
听了徐风扬的话语,我热泪盈眶,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情感,很想说“其实在北疆战场,我早已对你芳心暗许,你为什么才来提亲”,可我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出这句话,只是不住地点头,将他的手握得更紧了些,任由幸福的泪水悄然滑落。
他轻轻放开我的手,温声说道:“我先去招呼客人,稍后回来与你共饮合卺酒。”先前的一番话早已让我心潮澎湃,此刻言语间竟有些结巴。我开口道:“徐公……”话一出口,自觉不妥,又急忙改口:“徐将……”却又觉得不对。徐风扬忍不住笑出声来,调侃道:“你该叫我什么呢……”他故意拖长了“呢”字的尾音,幸而有红盖头遮面,否则我的脸定会比苹果还要红。我带着几分羞怯的声音说:“夫君……你先去忙吧。”徐风扬朗声一笑,转身离开了新房。
我独自静坐在床沿,心中痒痒的,真想一把掀开这红盖头。这人怎么就不知道先把盖头揭了再走呢?我好奇这新房的模样,却只见一片红色朦胧,什么也看不清。心想,这些男子果然少有细心的,但转念一想,徐风扬平日里也算是体贴,训练场上,我一个眼神他便能心领神会。或许是因为这盖头阻隔了我的视线,也掩藏了我的心思,让他无法捕捉到我的眼波流转。
独自一人,尤其是眼前一片朦胧之时,心中难免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