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夸张的描述,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笑得肚子都痛了。过了一会儿,我好奇地追问:“他们还说了什么?”春儿接着说:“她们还说,郡主您为女子争了光,成了她们的榜样。现在走在大街上,男人看女子的眼光都不同了,以前他们是高高在上,一脸不屑。现在可不同了,都不敢小觑了。”

我听了摇摇头,笑着说:“你看我有三头六臂,能从天而降吗?”春儿认真地打量了我一番,然后说:“这可不好说,我是没见过您杀敌。要是见了说不定也会有这种感觉。”

我摸了摸她的脑袋,笑着说:“我又不是神仙,哪会有三头六臂,只不过从小习武读书罢了。”春儿眼中闪烁着向往:“郡主,我也好想识字,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觉得那些都是框人的。还是像郡主这样好,会识字,能杀敌,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看着春儿那天真无邪的眼神,我被她的纯真所感染。我想起了在凤鸣书院的日子,那些与师尊和师姐妹共度的时光。我抚着她的肩膀,温柔地说:“春儿,翠岚姐姐从小是我母亲的贴身丫鬟,学了不少东西,得空了向她学学识字。我有空了也乐于教你们一些东西。能识字,做起事来会事半功倍。”

春儿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郡主,您真的愿意教我识字吗?”我微笑着点头,鼓励她:“当然,知识不分贵贱,谁都有权利学习。”春儿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她身后的夏儿、秋儿和冬儿也围了过来,她们的眼神中同样充满了期待。“郡主,我们也能学吗?”夏儿小心翼翼地问。

我看着她们四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丫头虽然出身贫寒,但她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我感到欣慰。我轻轻点头:“当然可以,你们都是翠微阁的人,我自然愿意教你们。”从那天起,翠微阁中多了一项新的活动。每当夜幕降临,我就会教她们识字读书。

她们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就连平日里活泼好动的冬儿也变得异常认真。她们的进步速度超出了我的预期,看来,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日子一天天过去,春儿她们已经能够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书籍。

初入翰林院,我作为女子的身份难免受到一些男子的轻视。女子涉足官场已是罕见,更何况在翰林院这样的文坛圣地。一些翰林学士,自视甚高,对我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甚至在私下里议论纷纷。

一日,翰林院内举行了一场诗会,旨在交流文学,切磋技艺。我本不欲参与,但见那些翰林学士们目光中的不屑,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斗志。我决定参加诗会,用才华证明自已。

诗会上,翰林学士们纷纷吟诗作对,展示自已的文采。轮到我时,我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来,吟诵了一首自创的七律:

“翠竹影摇书窗下,清风徐来送墨香。 笔走龙蛇绘江山,诗成笑傲凌云上。 巾帼不让须眉志,翰墨场中显锋芒。 谁言女子非英物,我自横刀向天翔。”

此诗一出,四座皆惊。那些原本轻视我的翰林学士们,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他们没想到,我这个女子竟有如此文采,诗中的豪迈气概,更是让他们自愧不如。

一位翰林学士不服,提出要与我斗诗。我欣然接受挑战,我们以“春”为题,各自赋诗一首。

男学士摇头挥扇,吟道:

春风拂面柳丝轻,花开花落任天成。 书卷多情似故人,翰墨飘香满院庭。

我略一沉吟,便吟出了一首:

“冰雪消融溪水响, 嫩芽初露绿意昂。 燕舞莺啼报新岁, 万物复苏暖阳长。

轻风细剪柳丝细, 杏花微雨湿衣裳。 儿童纸鸢空中舞, 欢声笑语满村旁。”

在座学士无不拍手称赞:“妙哉,妙哉!赵清妍的诗未见一个春字,却让人顿感盎然春意。再与我十载,也无法企及啊!”

那位翰林学士的诗作,虽然也不失文采,但相比之下,却显得平淡无奇。斗诗的结果,自然是我大获全胜。那些翰林学士们,再也不敢小觑我,他们对我的才华和勇气表示了由衷的敬佩。而我,也用自已的实力,打破了他们对女子的偏见,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自那场诗会之后,我在翰林院的地位日渐稳固。我的才华和见识,得到了同僚的认可。我开始参与更多的国家大事讨论,我提出的建议和策略,多次被皇上采纳。

王妃在母亲墓前搭棚守墓三年已满,她在这三年中,每日为母亲焚香祈祷,忏悔过往的罪孽。她的真诚和坚持,也让我对她的看法有了些许的改变。虽然过去的恩怨无法完全抹去,但她的行动至少证明了她愿意为了过去的错误付出代价。

王妃的变化,春儿她们的成长,以及我在翰林院的工作,都证明了时间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时间总会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改变。

父亲自被封为太子太保后,便有了更多闲暇时光。每日,他都会前往皇宫,与年仅八岁的太子嬉戏一番。太子每次见到父亲,总是亲昵地唤一声“皇叔”,然后拉着父亲的手,缠着他讲述北疆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尽管太子身边有专人护卫,但皇上深知父亲这些年来征战沙场的辛劳,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轻松的职位,让父亲得以休息。对于父亲而言,这份差事去与不去并无太大所谓,但他每次看到太子那天真烂漫的模样,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总想着每天都能见到太子。

在皇宫中,父亲不仅是太子的太保,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他用自已的经历和智慧,启迪着太子的心灵。太子对父亲的故事充满好奇,每次听父亲讲述战场上的点点滴滴,他的眼睛里都会闪烁着对英雄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样的时光,对于父亲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宁静和享受。他看着太子一天天长大,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而对于太子来说,父亲的陪伴和教诲,无疑是他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在瑞王府中,我也时常听到父亲讲述与太子相处的趣事,他的话语中总是带着一丝宠溺和喜悦。

自北疆战场立功归来后这几年,京城中的世家子弟纷纷登门提亲,但多数人品不端,纨绔不堪,多是看中我的外貌与我家的权势,我一一婉拒。后来,我干脆命家丁,凡有提亲者,一律赶走。然而,这一日,翠岚匆匆来报:“妍儿,又有人来府上提亲,王爷亲自接待,两人相谈甚欢,似乎与王爷是旧日好友。”

我一听,手中的兵书不禁失手落地,心中烦恼:“这京城就没一个正派人家,全是些扶不上墙的纨绔与人品极差之人。家丁怎会又将人放进来了?”翠岚道:“本来家丁要将人赶走,可王爷恰好出来,一看是旧识,便迎进了屋,还解释了一番,便直接给你把这门亲事给答应下来了,准备择日交换庚帖。”

我一听,心中焦急,忙问:“那人呢?已经回去了还是在府上?”翠岚回道:“那人已经回府了。”我急忙来到大厅,见父亲还在悠闲地品茶,心中不免有些恼怒:“父亲,您这是怕妍儿嫁不出去吗?这么着急,也不了解对方人品如何,是否是纨绔子弟?”

父亲见我焦急,却是微微一笑,说道:“妍儿,你先冷静。”我急切道:“父亲,您都替妍儿把亲事给定下来了,我还如何冷静啊。”

我接着说道:“若是纨绔子弟,您不是把妍儿往火坑里推吗。”说着,我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父亲呵呵一笑,安慰我:“妍儿,你就笃定父亲的眼光会这么差吗?会把自已的宝贝女儿往火坑里推?”

我稍冷静了一下,想想也是,我是被先前那些纨绔子弟烦得失了分寸了。我强忍着泪水没流下来,说道:“您倒是告诉我呀,是哪家的公子?若是不满意我有权拒绝。”

父亲看了我一眼,噗嗤一笑,故意不急着告诉我,还慢慢地品了几口茶。我都快急死了,眼巴巴地望着父亲。父亲正打算说,看我如此模样,微微一笑,又多品了几口茶水。这父亲从来没这么顽皮过,见把我急得差不多了,悠悠说道:“此人貌若潘安,人品极佳,嗯,是个良婿。”

说完又喝了口茶,接着说道:“此人你还认识,而且很熟悉。”我一听,想了想,难道是他?父亲与他的父亲还交好,若真的是他我倒是愿意的,问道:“父亲,您别卖关子了,急死我了。”

父亲见我情绪起伏,便不再逗我,正声说道:“是为父的生死之交,徐子墨来为徐风扬提亲。”听到这个名字,我心中的波澜顿时平息,泪水也硬生生收了回去,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羞涩之情,满面通红地跑回了翠微阁。父亲在身后传来了爽朗的笑声。

一进房间,我便将头埋进了被窝里,心中的一惊一喜让我感到有些不适应。我需要冷静下来,细细回想与徐风扬在北疆战场的种种经历,那些生死考验,早已让我对他心生倾慕。只是作为女儿家,总是羞于启齿。

翠岚见我这样,急切地以为出了什么事,她关切地说道:“妍儿,你这是怎么啦,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做晚辈的做不得主的。既然这亲事王爷已定下,妍儿别气坏了身子。”

翠岚见我一动不动扒在被窝里,没一点反应。她一时慌了神,担心我因为婚事而想不开把自已憋坏了,急忙劝慰道:“妍儿,你怎么啦,别想不开呀,你若不喜欢不嫁便是,千万别干傻事阿。”说完,她急忙扯开被子,却见我满脸通红,嘴角挂着一抹傻笑。

翠岚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松了一口气,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见翠岚笑了,脸上的红晕更甚,羞涩地赶紧扯过被子,再次把头蒙住,不敢再看她。

几日后,瑞王府门前热闹非凡,徐子墨亲自带着徐风扬来下聘礼。聘礼队伍浩浩荡荡,最前面的是大雁、羊、酒、稷米,象征着吉祥和丰饶;紧接着是一车布匹,代表着家的温暖;后面是装满蜀锦、宋锦、云锦的马车,色彩斑斓,华贵异常;再后面是五辆马车,载着十口大红箱子,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珍宝和财物。

我躲在房中,透过窗棂远远地观望着这一幕,心中既激动又羞涩,脸上不自觉地泛起了红晕,心跳加速,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徐子墨上前向父亲行礼,言辞恳切:“今日携薄礼前来,意在求娶令媛,希望得到亲家的应允。”

父亲拱手回礼,语气中带着满意和祝福:“我们同意这桩婚事,愿两个孩子白头偕老,幸福美满。”徐子墨郑重承诺:“我承诺将尽我所能,照顾令媛,使她幸福安康。”

父亲对这位生死之交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热情地招呼他进府。徐家的仆人们将聘礼一一抬进前厅,每一件礼物都代表着徐家对这门亲事的重视和对瑞王府的尊重。

在房中,我静静地望着窗外的热闹景象,心中涌动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徐风扬,那个在北疆战场上与我并肩作战的英勇男子,如今即将成为我的夫君。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让我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但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回想起在北疆战场的那一幕,他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一脚踢开向我射来的弩箭,那一刻,我心中泛起了一丝恍惚。是他救了我,那一刻的英勇,让我心生感激,也让我暗下决心,今生非他莫嫁。

随后,他用宽阔的肩膀将我护在其中,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那份安慰与温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每当想起,我的脸颊便不由自主地染上了红晕。

翠岚见我这般模样,轻声笑道:“妍儿,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又想起徐公子在战场上的英雄救美了?”我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心中的情感却是无法掩饰。

翠岚继续说道:“徐公子对你情深义重,你在他心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你们两人的结合,定是天作之合。”

我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心中的激动。我知道,从今往后,我将与徐风扬携手共度人生,无论是风霜雨雪,还是晴空万里,我们都将共同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