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轻声询问那名伤兵,是否拥有什么非凡的技艺,他犹豫了片刻,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我鼓励他道:“不必拘谨,直言无妨。你如今是我玉龙国的勇士,昔日之事,皆成过往。无论你曾经历过什么,都不必羞于启齿。”

听到我的鼓励,他终于鼓起勇气,开口道:“我本是孤儿,幸得恩师收养。恩师曾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盗,精通飞檐走壁、解锁开箱、隐匿行踪、逃脱追捕等技艺。自我七岁起,他便传授我这些技能,然而在我尚未出师之时,恩师便被捕,自此音讯全无。”

听闻此言,我心中惊喜交加,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隶属于哪位将军麾下?”

“我叫葛三,是中将军赵瑞麟麾下的士兵。”伤兵葛三回答。

我点了点头,记下了他的名字:“葛三,你现已痊愈,可先行归队。”

这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我心中暗想,军中必定还有更多如葛三这般身怀绝技的能人异士,等待着我去发掘。

夜幕低垂,星辰闪烁,我已为那一百多名重度伤兵逐一施治。对于那些断肢的勇士,尽管我目前掌握的术法无法让他们的肢体重生,但让他们的伤口迅速愈合,却是力所能及。待这些重伤的士兵得到治疗,夜色已深。

我回到自已的营帐,面色略显苍白,这是内力消耗过多所致。至于那些中度伤兵,他们的伤势虽触及五脏六腑、筋骨,但医务营的医师足以应对。有了我精心配制的药物,他们的康复只是时间问题,无需我亲自出手。

我盘膝坐下,开始打坐冥想,这不仅是休息,也是修炼。在冥想中,我同时参悟《玉清仙鉴》的深奥,以期进一步提升自已的医术和内力。《玉清仙鉴》的修炼,让我的内力逐渐恢复,精神也得到了滋养。

晨光破晓,各军将领将前几日海选出来的士兵,一一送至我的营帐之外。共计五十名,其中葛三赫然在列。面对这些士兵,我首要任务是进行筛选,以确定他们的特长是否符合“尖刀”战队的要求。

我召唤葛三随我进入营帐,吩咐道:“葛三,你已被我选中。现在你的任务是,依照花名册,将外面的士兵逐一引入帐内,并记录下他们的特长。可以开始了。”

葛三领命:“是,郡主。”言罢,他便出去引领第一名士兵进入营帐。

我审视着第一位士兵,问道:“你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士兵的胸牌上刻着“一”,他回答:“我的听力非常敏锐。”

我追问:“敏锐到何种程度?”

“十丈之内,我能听清两人的耳语;三十丈之内,我能听清常人的对话;若声音再大些,百丈之内亦能清晰入耳。”

我心中暗自思量,这样的能力实属难得,非常适合搜集情报。于是我说道:“很好,你先到外面等候,叫下一位进来。”

第二位士兵自称能在水下憋气两刻钟,中间换气后,能连续潜泳四里远。此等能力确实非凡,必有其用武之地。

我点头赞许:“很好,先到外面等候,叫下一位进来。”

如此这般,我耗费了整整一日的时间,对五十名士兵进行了细致的筛选。最终,三十人留了下来,他们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技能。

次日我率领三十名士兵来到校场,他们整齐列队,士气昂扬。我站在他们面前,声音坚定而有力:“勇士们,你们皆是我玉龙国的精英,但‘尖刀’战队只需二十名战士。因此,今日还需在你们之中进行挑选。被选中者,切勿过早欣喜,因为接下来将是地狱般的训练;未被选中者,亦无需气馁,返回原部队,你们同样能建功立业。”

“‘尖刀’战队的成员,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无与伦比的体能、灵活的头脑和应变能力。”我指向前方彩旗飘飘的道路,“从这里出发,沿着彩旗向前奔跑,终点有人接应,全程四十里。前二十名到达者晋级,中途停下者将被淘汰。各就各位。”

战士们迅速站到起点位置,我一声令下,他们如同下山猛虎般,呼啸着向终点奔去。终点处,一名士兵手持二十个号牌,等待着他们的到来,先到先得,发完为止。

阳光下,士兵们的身影在赛道上飞驰,尘土飞扬,他们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这是一场速度与意志的较量,也是他们证明自已的机会。

我站在校场边,目光紧紧跟随着他们的身影,心中暗自期待。

四十里征途,若能一气呵成,不歇不停,那便是意志力超凡的体现。往往行至二十里后,体力已消耗殆尽,余下的二十里,全凭意志支撑。这不仅是对体能的考验,更是对特种作战中所需耐力的检验。我心中所期待的几位战士,愿他们不负我望。

我的目光投向终点,满怀期待。这次大胆的尝试,关乎我玉龙国战事的成败,我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失。长年累月的征战,对任何国家都是灾难。即便是国库充盈,也难以承受战争的持续消耗。国内兵源日渐紧张,面对数倍于已的敌军,我们唯有以少胜多,别无选择。

以少胜多,便要走精兵之路。兵不在多而在精。出精兵,出奇兵,方能出奇制胜。我要打造的,正是史上第一支奇兵。我们必须让自已变得更强,令敌人闻风丧胆,展现我玉龙国的国威和军威,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日过中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陆陆续续返回校场。我命人将手上有号牌的士兵站成一列,没有号牌的另站一列。两个时辰后,所有士兵均已归来。我心仪之士兵皆在前二十之列,这让我心中颇为欣慰。

午后,我命这二十名士兵在离我营帐百步之处搭建“尖刀”战队的营帐,大小足以容纳二十人。营帐搭建完毕,接下来便是训练场地的建设。我从其他军营抽调了五十名士兵,一同耗费了半月时间,终于建设好了“尖刀”战队专用的训练场。

训练场内设有射击靶场,用于微型连弩射击训练,包括固定靶和移动靶;障碍训练场模拟战场障碍,如泥潭、高墙、壕沟等,旨在提高士兵的体能和战术动作;攀爬和垂降训练设施,包括人工攀岩墙、垂降塔等,用于训练攀爬和高处垂降技能;室内近战训练场,用于室内近距离战斗训练,包括模拟房间和走廊;战斗医疗训练区,用于战场急救和医疗技能训练;心理训练设施,用于提高士兵的心理韧性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生存和耐力训练区则设在军营以东五里的山上,用于野外生存技能训练,如露营、觅食、方向辨认、地图绘制;武装泅渡场地则直接设在鹤鸣河岸边,用于水上作战训练。

随着训练场地的准备就绪,我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我决心对现有的连弩进行改良,以适应“尖刀”战队近距离作战的需求。普通士兵使用的连弩射程虽远,但“尖刀”战队需要的是便携式、杀伤力足以覆盖三十步距离的连弩。

夜幕降临,我的营帐内灯火通明,哥哥送来了一支现行使用的连弩、箭矢和图纸。我决心连夜完成连弩的改良设计。经过无数次的绘制与推翻,地上的纸团已堆积如小山。直至五更时分,我终于完成了图纸的设计,成功将连弩缩小至一掌大小,采用合金打造的动力部分,在保证体积小巧的同时,也满足了作战所需的威力。箭矢也被我缩短至七寸,以适应新型连弩。

望着一夜的成果,我长舒了一口气,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天色将明,我又振作精神,绘制了符合特战要求的匕首图纸。天一亮,我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兵器营,将图纸交给了工匠,要求他们尽快打造三十支便携式连弩、箭矢一千支、匕首三十把。考虑到训练与战斗中的损耗,我特意要求打造了这样的数量。

兵器营的工匠们看着我绘制的图纸,赞叹不已:“真是精妙至极,郡主真是别出心裁,将连弩改造成近战武器,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再看这匕首,握感必定极佳,护手上的指环设计,更是不易脱手,实在是妙不可言。”工匠们纷纷称赞。

我微微一笑,谦逊地道:“诸位过奖了,我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此事就拜托各位师傅了。”

“郡主客气了,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五天后定能制作完成,届时我亲自为郡主送去。”工匠领头人保证道。

我点了点头,告辞离去。

一夜未眠,我虽感头晕目眩,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清晨,我将队员们集合在训练场上,准备进行训练前的动员。我站在他们面前,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玉龙国的精英们,当前战局对我军极为不利,敌军兵力数倍于我,重兵压境,我们已无退路,因为退即是死。勇士们,唯有将敌人消灭,才能守护我们的父母、妻儿,让他们过上安宁的生活。我们别无选择,唯有让自已变得更强大,成为以一敌百的尖刀战士,成为直刺敌军心脏的利刃,成为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勇士,成为能扭转战局的关键。”

“常言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里,是我们的训练场,是我们磨砺意志、锻炼技能的地方。当我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必将让敌人闻风丧胆,成为我玉龙国的骄傲。”

我的话语落下,二十名“尖刀”战队成员齐声高呼:“变强,变强,变强……”他们的呼声震天,士气如虹,展现出了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