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川,你也跟着说要买了?”爷爷的语气严肃,谨川十岁了,竟然也跟着两个小的胡来。
阎谨川沉默不语,他没管好弟妹。
金渝牵起他的手,哥哥上辈子也是这样,总是不反驳。所以,她的黑锅总习惯性全丢给哥哥背,“爷爷,哥哥只是帮我们拿东西。”
“他不说你们知道尺码?”
“我知道!”
“对对,姐姐报的鞋码!姐姐好厉害!我连我自已的都不知道。”
“那衣服呢?尺码也知道?”
“我知道!”金渝举起了空着的手。
阎谨川垂眸看了眼身旁比他矮一大截的人儿,没有言语。
“咱渝儿很适合跟我学做衣服啊。”奶奶不禁喜上眉梢。
“咳咳…”爷爷咳嗽一声暗示奶奶收敛表情。
奶奶立马噤声,表情严肃。
不会做饭也不会做衣服的金渝:“……”
“今天总共花了多少钱?”
“七十?我……”压根没记着,她就可劲买着了。
等明年商场里的商品从奢侈品转变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日用品,想买也没机会。
金渝还没说完,全场吸气声。
“你们三个知道我一个月工资多少吗?”
三人摇头。
“36块8。你们倒好,一下子用了两个月工资。”
“妈,原来咱们家这么有钱啊?那每个月买这一半东西成不?”阎少川惊喜。
“你不吃不喝了?”
“那有我爸呢。”
金渝拉着阎谨川往旁边挪了挪,她弟可真是讨打的典型。
果然阎母没忍住,对着阎少川的屁股就啪啪两下。
金渝捂着嘴偷笑。
“你还笑!”
“没有。”金渝将脸埋在阎谨川身后,缓了会儿,抬起头,“我知道错了。”
“全部上楼面壁思过去!我不说下来,谁也别下来。”
阎少川盯着桌上的东西恋恋不舍。
阎谨川直接拉着金渝上楼了。
“这得多少好东西。一路过来也不知道多少人瞧见。”
“两小的手上就是些吃食,大头都在谨川的两个背篓里,上面放的盆盖着。这么大的两个背篓,也不知道怎么回来的。”
“看看这大红呢子大衣我老早就看中了都没舍得买,我记得要80多一件来着。小兔崽子领着渝儿去的商场,没敢去百货商店,估计怕被他姥姥撞见。”
“聪明劲都用在这儿了。”
“那丫头到底花了多少啊。”
“都是给我们买的。”
“还给我买了皮鞋,这大冬天的穿着可不冻脚疼?”
“那你可以送亲家,我记得你俩脚一样大。”
“这渝儿送我的咋能送人呢。”
楼上,金渝在露台见床单被罩都被洗了,就迫不及待地进屋看看。
“哇!哥,你看我屋子里都整理好了!”
和上辈子的布局一样。
床是东西向放置的,靠后窗的一边放着一个小床头柜,床脚放着衣柜,前窗口是书桌,有两把椅子,一高一矮。
这下她会收拾了。
行李还剩一个大帆布包放在床上,之前打开的装衣服的行李已经被叠进了衣柜。
原本其实也没什么行李,但架不住她中途偷渡了不少,比如和衣服放一起的棉花。
家里工资可以,就是缺票。棉花更是难求。
“姐,你屋子真好!我和你住吧!”
“好啊!”金渝随口答应。
“少川,先回你屋子看看。”阎谨川在门口喊话。
“我们屋子有啥看的?”阎少川这么说,还是跑到了隔壁,也许今天大丰收呢?
“啊,不要啊!我活动的地方更小了。”
阎谨川没理他,问金渝:“要帮忙不?”
“哥,不用。这些我可以的!”金渝将大帆布包打开,里面有不少笔记本稿纸。这是她打小的爱好,收集各种好看的纸制品。
空间存货更多。
两个小梳妆盒,一个是她的头绳之类,一个是她娘的首饰盒。
饼干盒子装着她偷渡的零钱。
几个动物形象的儿童专用香皂,是大伯去沪城学习带回来的,她挺喜欢,一直没用。
“哥,这个送你。”她哥最爱干净了。
金渝想一次拿起全部,奈何手太小,最多三个。
“我不用。”
“香皂,送你。”金渝直接往他怀里塞,又去拿剩下的,全部塞给他才罢手。
“我拿一个就好。”阎谨川将香皂都放桌上,随意拿了一个。
“那我都给哥留着。”
金渝说着又继续整理,她将自已的小梳妆盒放在书桌上,又吭吱吭吱地将笔记本稿纸都放进书桌抽屉里。
将娘的首饰盒放衣柜抽屉里,大帆布包也折好放抽屉,把柜子里的棉花抱出来。
“噗~”
金渝回头就见她哥站门口笑了起来:“哥,你笑什么?”
“没什么。你挺能干的。”刚忙一会儿小脸就红扑扑的,明明比少川还大一岁,身高却矮了小半截。
现在被包裹一压,就像小火柴走来走去。
“那当然!哥,这棉花给奶奶拿去。”
“我们现在正在面壁思过中,他们的意思就是别下去打扰他们。”
“是哦。”
“姐,爸居然把杂物放我和哥的房间了!”
“要不再放回来?”
“别理他。就是他的玩具。木板那些,爸搬下楼了。”
“哥,那我可全放你书桌抽屉了!”
“可以放我这边衣柜格子里,我也没那么多东西。”金渝把帆布包又拿出来,“就用这个装?”
“谢谢姐!”
阎少川拿过帆布包又哒哒跑走了。
“整理好了?”
金渝将饼干盒子和香皂放进床头柜抽屉,拍拍手:“好了!”
“那奖励你颗糖。”阎谨川伸出手,里面躺着颗大白兔。
“哥,你怎么还没吃?”
“我不爱,你吃吧。”
金渝接了过来,剥开糖纸,“哥,说我~”
“我……”
金渝迅速将糖塞过去,可惜身高不够,戳了她哥下巴。
少川这时候过来,一见金渝手里的糖委屈:“姐,你竟然藏糖带哥吃,不带我吃!”
最后那颗糖便宜了少川。
中午吃饭的时候,三人终于结束“面壁思过”。
阎谨川帮忙把棉花放爷爷书房了。
“哇,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居然有烤鸭!还有红烧肉!”
要知道平时也就是青菜豆腐,配红薯饭,一周才吃一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