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一旦起了疑心是止不住的,周晓琳发现自已之后不管是出门干活还是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都会不自觉注意着寡妇。

她的心中仿佛有一根紧绷的弦,只要一想到王建国可能与寡妇有不正当的关系,那根弦就会被轻轻拨动,让她无法忽视。

今天有人拿着东西去寡妇家修理了,明天寡妇走在村里大路上跟谁说话了,周晓琳都留心注意到了。

她的眼神总是不由自主地朝着寡妇的方向望去,就像在寻找着什么隐藏的证据。

她以前从没往那方面想过,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这个寡妇长得平平无奇,身材算不得丰腴诱人,平日里和其他人说话的时候都是规规矩矩的,好脾气的样子。

在周晓琳的印象中,寡妇一直是一个低调、朴实的女人,她从未想过这样的人会与自已的丈夫有什么瓜葛。

但是自从在苏瑶的陪同下去了医院之后,医生隐晦的提醒她这病也许是家里男人染给她的之后,周晓琳日思夜想都在想这些事,她才发现了之前很多没有发现的细节。

那些拿着家里坏损东西去寡妇家修理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男人,因为会修东西的人是寡妇的公公,面皮薄点的小媳妇不好意思和他说话。

修理东西需要时间,有的时候一修就是一两个小时的,男人们也就不回家,就在寡妇家里坐着等,和寡妇的公公聊聊天。

周晓琳坐在山坡上,寒风从她脸上刮过,那冰冷的感觉仿佛要穿透她的皮肤,深入骨髓。

她觉得有股子寒气从脚底升上来,嘴唇发抖。因为她远远的看到了自家公公,也去了寡妇家里。

一开始周晓琳不敢确定,她怕自已弄不清楚事情真相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已的脚。

她的心中充满了犹豫和担忧,不知道自已该怎么办才好,她去山坡的次数越来越多,有的时候一整个白天都待在山上。

她觉得自已在孤军作战,但是她浑身都充满了力气,耐心地默默地观察着寡妇家的一举一动。

然后她就发现,每天都有不同的男人会在不同的时间去寡妇家里,通常都是待个一小时,出来的时候都是寡妇的公公送出门的。

这样就算村里有其他人看到了,两个男人在一块,也不会有人多想。

周晓琳的心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她不敢相信自已看到的一切,有不少熟悉的面孔,简直是为老不尊,丧尽良心。

然后周晓琳就等到了自已丈夫王建国,因为离得远,她看不清楚王建国脸上的表情,她看着人进去,在山坡上等了约莫有半个钟头之后,王建国就笑着出来了。

寡妇的公公送他出来,王建国要走,被扯住了,周晓琳看到王建国不情不愿的从裤兜里掏出钱,一把塞进寡妇公公的手里。

也许是钱给的不够,王建国走后,寡妇公公朝地上淬了口,还用脚碾了碾。

周晓琳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就是在进行那种不要脸的流氓交易,因为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要修,周晓琳都是清楚的,绝对达不到公公和丈夫都要轮流去修的地步。

还有就是,周晓琳回娘家的时候把她的私房钱都带走了,王建国手里没钱,现在农闲时期,他就更加没有钱用了。

一想到王建国和他亲爹和同一个女人睡觉,周晓琳就觉得浑身恶心,也不知道这父子俩的丑行,婆婆知不知道。

想到她婆婆,其实还是个不错的人,对周晓琳也没有分外苛刻,有时私底下也会补贴她一些,嘴上也劝和这着说话。

周晓琳就决定从她婆婆这里下手,她谁也没告诉,背了一个小包袱就自已走回了王家。

这个回去的时间,周晓琳是掐准的,挑的就是她的村长公公去寡妇家的时间,她一回去,周晓琳婆婆当然高兴,还以为她自已想通了,愿意回来过日子了。

周晓琳当然也是说了几句好言好语,随后就不经意的提起来,“我娘家弟弟快要娶媳妇了,现在结婚不是流行买收音机么,家里也没什么钱,买不起新的,就去收了个人家不要的旧货回来。”

“但是买回来用了没几天,才发现有点问题,老是滋啦滋啦的响,我这不就想着去寡妇那找她公爹修理修理,好拿回去让我弟送到未来媳妇家去,算是聘礼呢。”

周晓琳婆婆直说是该这样,她以为周晓琳是抹不开面子,所以找了个修收音机的借口,回了村。

不过至少人回来了就好,儿媳妇想通了愿意回来和儿子好好过日子,一家人和睦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周晓琳又说:“妈,要不你陪我去吧,我和他们家也不怎么熟,我们俩一块去,趁现在天色还早,要是修好了,我也可以早点拿回去。”

“行,那你等我洗个手,我们一块去。”周晓琳的婆婆放下手里的活计,爽快答应。

后面的事,不用周晓琳说,从苏奶奶的脸上就看得出有多精彩。

如果周晓琳只是抓住了丈夫王建国的丑事那大概率是会被掩盖下来的,说不定周晓琳反倒没有好果子吃,但村长作为一寸表率做出这样的事,加上周晓琳有心将事情闹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她逼的王家一家人顺利和她去办了离婚手续。

就这样,周晓琳成为了十里八乡第一个离婚的,重回单身的女人。

娘家父母因为她三十来岁了还离婚这件事抹不开面子,觉得出门在村里都要被戳脊梁骨,所以干脆闭起门来说不认周晓琳这个不孝女了。

周晓琳没地方可去,好歹没出嫁前有几个真心交好的姐妹,在这种时候反而比家人更愿意对她伸出援手。

这不,有一个就在省城给人家做保姆的,听说了好姐妹周晓琳的事,就和雇主家说了,这个时候能雇得起保姆照顾孩子的家庭人脉都广,就给周晓琳也介绍了一家去做事,包吃包住的。

所以周晓琳就和那边说好了,这就跟着苏奶奶他们一块进城来了,一路上还正巧有个伴。

但是周晓琳此次来除了要去雇主家做保姆这个主要目的,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告诉苏瑶。

这事还是那寡妇被村民们绑起来之后,周晓琳夜里偷着去审出来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她满脸的骄傲,晒得黑噗噗的脸上都透出红光来,就像这件事算是她的大功劳一样。

苏奶奶和苏父也是第一次听说,都竖起了耳朵,聚精会神的。

只有陆瑜一直都在关注着苏瑶,他对这些事并不感兴趣,他关注的只有苏瑶脸上生动吃瓜的表情,怎么看怎么可爱。

但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话,怎么越听越不对劲,陆瑜终于正色开始看这个叫周晓琳的女人,她说的话都和苏瑶有关。

苏瑶则是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原来她以为是作者恶趣味给她安排的死亡桥段,居然不是天意是人为!

那天她和徐磊从小路走路过的那户人家就是寡妇家,寡妇看到了她匆匆跑过墙根留下的衣角。

怕苏瑶真的看到了什么东西去揭发,所以那天寡妇的公公装作去给在村口帮忙干活的年轻人们送工具,装作走路没走稳故意撞到了在下面扶着梯子的徐芳玉,从而导致了苏瑶从梯子上摔下来。

可惜天不遂人愿,苏瑶没摔死,还好端端的回来了。

在看到苏瑶回来了之后,寡妇本来心里是非常紧张的,她怕苏瑶乱说什么,那么他们一家在村子里就生活不下去了。

结果陆瑜和苏瑶手拉手从她家院子前走过,苏瑶就像是什么都不记得一样,这让寡妇心里又不好受了,她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自从苏瑶的死讯传回村里之后,她夜夜都睡不好,总觉得苏瑶会变成鬼来找她索命。

看到人平安回来以后,她反倒松了口气,至少不用背负上一条人命的重量。

但是她还是很紧张,苏瑶在村里的那些天,她天天提心吊胆的,又听说苏瑶经常去村长家,还和周晓琳走的近,就更加怀疑苏瑶是不是和周晓琳说些什么了。

那段时间,寡妇就借口身体不适,关起门来安分躲了一段时间。

可家里有病人要吃药,公公又是个不讲理的老东西,抽土烟喝酒都要花钱,死了儿子还要责怪她克夫晦气,她能怎么办,日子总要过下去,所以在苏瑶走后,寡妇家又敞开了大门。

苏瑶的手被陆瑜紧紧握住,苏奶奶和苏父也是投来关切安慰的目光。“呸!早知道是这样的坏心眼,就不应该那么轻易放过她。”

苏奶奶气的站起来,她也是这才知道,原来她每天偷偷在家里求神拜佛祈求孙女平安的时候,害她孙女的人就在这么近的地方。

“那,他们被发现之后,村里是怎么处置的?”

苏瑶说不出来心里是什么滋味,她早就已经接受了书中剧情的安排,却没想到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地方,还发生了这么多她不知道的事。

每个人都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有好人,有坏人,他们自动补全了这个世界的逻辑和漏洞。

周晓琳:“公安把人带走了,村长现在也换人做了,徐磊他爹升上去了。”

苏瑶想,果然,这个世界不管怎么样都是会善待女主的,女主和徐磊在一起,那么徐磊的爹也会升职变成一村之长。

要不是苏奶奶以及其他亲人此刻都还在场,陆瑜简直难以抑制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他真想立刻将苏瑶紧紧地拥入怀中,感受着她的温度与存在。

此情此景,又让他回想起了当初苏瑶突然间消失不见时那令人揪心的时刻,当时的那种焦虑、恐惧和无助,如今再度涌上心头。

而再看此时的苏瑶呢?在得知如此震撼人心且关乎自身安危的重大事件之后,她却表现得如同一个置身事外之人一般,没有丝毫的后怕之色。

相反,她还镇定自若地反过来宽慰着苏奶奶:“奶奶,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啦,您看看,我这不还是好端端地站在这里嘛!”

说罢,苏瑶冲着众人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尤其是当目光触及到陆瑜时,那笑容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驱散了陆瑜心头的阴霾。

陆瑜望着苏瑶那张如春花绽放般的笑脸,心里十分清楚,她之所以这样强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无非就是不想让亲人们为她担忧。

然而,正是这份坚强和懂事,愈发让陆瑜心疼不已。

与此同时,他心中那个早已萌生的念头也变得越来越坚定——等到过完这个新年,那件事就和苏瑶商量着早些决定吧。

周晓琳讲完这些事,天色也不早了,不管苏瑶怎么挽留她在家住一晚,她都婉拒了。

“我要去雇主家报道了,和那边说好了,今天过去的,诺,还给我寄了地址。” 周晓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信纸,展开就是那户人家的地址。

苏瑶接过来看,她拿在手中,陆瑜的视线正好略过,他一目十行的能力让他只扫一眼就看清楚了上面的内容,这是他认识的地方。

他们家要找保姆?难道是为了儿子吗?

这时候,正好苏瑶说道:“你第一次来省城,人生地不熟的,我和陆瑜送你过去吧,省的到处问路,这地方我看着还远呢。”

周晓琳本来心里想的也就是这个意思,有熟人领路那是再好不过了,她是绝对不好意思在苏瑶的夫家住下来的,但是让他们送自已一程厚着脸皮还是能说一句的。

“那太好了!”

苏瑶挽着她,“先吃饭吧,不着急,吃完了我们一块送你。”

一家人的热情让周晓琳无法拒绝,李姨给他们烧完菜就回家了,苏瑶只要拿出来热一热就行,一大桌子菜把苏奶奶都看傻眼了。

大半辈子省吃俭用,想存着钱让儿子再讨房媳妇的老太太,从没想过,饭居然还是能这么吃的,一整个猪蹄卤的油光光的端上来,她想瞪苏瑶,嫁人了这么不会过日子,以后有的被夫家嫌弃的。

可转头一看陆瑜,神情自在,一点都没有觉得苏瑶哪里不好的意思,苏奶奶在心里悄悄骂了句,真是什么锅配什么盖,苏瑶这死丫头总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