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祭祀
于欢拖着疲惫的身躯打开家门,屋内灯光昏黄,母亲正坐在沙发上织着毛衣。
“岁岁,回来啦。”母亲放下手中的毛衣,起身迎向于欢。
于欢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妈,我回来了,今天好累。”
母亲心疼地看着她,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岁岁,辛苦啦,快去洗洗手,准备吃饭。”
于欢点点头,走向洗手间。
饭桌上,母女俩相对而坐。
母亲给于欢夹了一块肉,说道:“多吃点,看你都瘦了。”
于欢咬了一口肉,说道:“妈,我在外面挺好的,您别担心。”
母亲叹了口气,“岁岁啊,你爸走得早,咱们母女俩要相互依靠。”
于欢放下筷子,握住母亲的手,“妈,我知道,我会努力让咱们过上好日子的。”
母亲眼中闪着泪花,“妈相信你,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妈就知足了。”
吃完饭,于欢帮母亲收拾碗筷,母亲说道:“你去歇着吧,忙一天了。”
于欢摇摇头,“妈,我不累,咱们一起收拾。”
收拾完后,母亲对于欢说:“岁岁,明天是你爸的忌日,咱们得准备准备。”
于欢沉重地点点头,“妈,我知道。”
第二天,母女俩一大早就起来准备祭祀用品。于欢拿着父亲生前喜欢的烟酒,母亲则精心准备了一些饭菜。
来到父亲的墓前,四周一片死寂,杂草丛生,偶有乌鸦的啼叫划破这凝重的寂静。阴沉的天空仿佛被厚重的乌云压得喘不过气来,冷风嗖嗖地吹过,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墓碑在这片荒芜中显得格外孤独。
母亲轻轻放下祭品,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钦煜啊,我来看你了。”
于欢也红了眼眶,双手合十,微微颤抖着说道:“爸,我和妈都很想你。”
此时,于欢的思绪飘回到小时候。那是一个温暖的夏夜,客厅里摆放着一张柔软的沙发,墙上挂着一家人的照片。灯光柔和而温馨,父亲坐在沙发上,笑容满面,手里拿着一本故事书,用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绘声绘色地给她讲故事。他的语气时而轻柔,仿佛微风拂过面庞;时而激昂,仿佛带领着于欢置身于故事中的奇幻世界。母亲则坐在一旁,手里织着毛衣,时不时抬头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于欢靠在父亲的怀里,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好奇和快乐,嘴角挂着甜甜的微笑。
然而,回忆越是美好,于欢回到现实时,心中的落差就越发明显。看着眼前父亲那孤独的墓碑,她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爸,为什么您不在了,为什么美好的时光这么短暂?”于欢喃喃自语,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迷茫。
但很快,于欢深吸一口气,努力调整着自已的情绪。她告诉自已,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中,父亲一定希望她和母亲能够坚强地走下去。
母亲一边擦拭着墓碑,一边喃喃自语:“老头子,欢儿长大了,懂事了,你在那边放心吧。”
于欢在墓前点燃香烛,说道:“爸,我会照顾好妈的。”
祭祀结束后,母女俩慢慢地往回走。
母亲抹了抹眼泪,强打起精神,握住于欢的手说:“欢儿,咱不能一直这么伤心,你爸肯定也希望咱们好好过日子。”
于欢点点头,坚定地看着母亲,“妈,您放心,以后咱们一起努力,会越来越好的。”
回到家,屋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柔软的沙发上摆放着几个可爱的抱枕,墙上的照片记录着一家人的美好瞬间。
母亲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对,咱们要振作起来。”
于欢给母亲倒了一杯水,说道:“妈,以后我会多陪陪您。”
母亲拍了拍于欢的手,“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