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时而下,时而停,渐渐地几天时间便过去,天开始晴朗。

次日暖阳缓缓升起,照耀的着院子里的地面,植物都焕发生机般。

小秋开心的跑进来禀报,“小姐小姐,好消息。”

“你慢点,慢慢的说。”祁诺允说道,小秋长喘着气冷静下来。

“圣王爷打赢了,今日便能回到京城。”

“真的?消息可准确?”祁诺允问道。

小秋跟着开心的笑道,“准,整个京城都传开了,太好了。”

“这几日都在传,大概率是败仗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祁诺允闻言道,“今日何时能到?”说着自已的嘴角的不自觉的翘起。

虽然自已没有做多大的努力,她也希望能赢,对于宴国的百姓而言,是喜。

“今日晌午,现在街上很多人,都在等着看王爷回来,小姐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小秋高兴道。

“去,准备一下。”祁诺允吩咐道,开始准备好,等待两刻钟后出发。

此时门口停着两辆马车,祁诺允出去看到多了一辆马车,眼神充满疑惑。

转头想问,就见祁言言迎面走出来,片刻便到了眼前,祁言言上前道。

“姐姐好,你在门口,也是要出去看王爷归来吗?”祁言言看到祁诺允后,眼神也往她身后看了一眼。

“是不是,跟你有什么关系。”祁诺允反问。

“你...姐姐去的话,一起去呀,我刚好也是要出去的。”祁言言被怼的一刻声音就软了,祁诺允眼神直直看着她。

“我怕你脏了我的马车。”祁诺允说完转身走下阶梯,往自已的马车去。

不管后面变了脸色的祁言言,看着她离去,身边的丫鬟提醒;“小姐,再不走就赶不上了。”

“有你什么事。”祁言言厉声道,丫鬟也而很委屈,不提醒被骂,提醒还是被骂。

祁诺允没有跟人一样在街道上等待,而是直接到碧水轩的二楼靠街的一面房间,这里早上便让人预定好。

她坐在窗户旁看着外面,此时京城的街道上都挂满彩条,人人面上都挂着笑意。

街道上,左右两排熙攘人群,嘈杂的声音交谈着,时不时有鞭炮声音,喜庆得像过年。

等待之际便看了看城门的方向,这时屋外敲门响起,闻言看向门口, 示意小秋去开门。

“姐姐。”门口站着的正是孔止晴和她的丫鬟。

“真的是你,我还以为看错了,我刚来到,这里已经没房了,想着上面视线更好。”孔止晴一点都不客气边进来,边说着。

“又见面啦。最近可还好。”祁诺允问道,还给她倒了茶。

“都好,我可以跟你在这里看不?”坐下就不想起来的孔止晴,直接问道。

这直率的性格,跟人相处就是舒服,除了有点大大咧咧,不像女孩子家。

“你想在这里看便在。”祁诺允同意道。

“啊,姐姐简直太好,爱你。”孔止晴夸张的比了一个爱心。

此时下面鞭炮声更大,逐渐声音过来,两人闻言看向下面,看见齐齐看向城门的地方。

引入眼帘的正是宴尘溟,他身着军装骑马在前头,一身正气,还带着点杀气,身后跟着两位将军,最后齐齐的两排军队。

众人见到人之后,声音响得更大,有送鸡蛋,蔬菜的各种各样的东西。

前排的在马上道谢着,宴尘溟也时不时点点头看向四周。

祁诺允眼睛定定的看在她身上,宴尘溟似乎感觉到被注视的视线,抬头,一时间,对上祁诺允的眼神。

被对视的祁诺允片刻就回过头,耳朵不自觉的发烫。

一旁的孔止晴更是激动,一副花痴模样,“姐姐姐姐,刚才他看我了,啊啊...”

听到她这样说,不确定宴尘溟是看自已还是她,再看出去后,宴尘溟已经带着队伍走远。

孔止晴也跟着看出去,嘴上还说着:“连背影都这么酷...”

祁诺允心里想着,你是我的嘴替吗,怎么净说一些大实话。

直到队伍都走远了,还在看着,“哎哎哎,都走远了。”祁诺允喊道。

“哎呀,我知道啦,你说他刚回是不是得要进宫啊。”孔止晴恋恋不舍的回过头。

“按理是的。”祁诺允直接道。

宴尘溟带着队伍进城后,让人将队伍带下去安顿后,一个人前往皇宫方向。

到了宫门口被拦着门口,守在门口的侍卫道:“王爷,请把兵器卸一下。”

“以前不用,为何这次要?”宴尘溟冷声质问,在这次出征前,他是第一个被允许带着佩剑进宫。

“属下也是听令。”侍卫微微颤抖,不敢看他。

宴尘溟一把拿下佩剑扔过去,“拿好了。”侍卫反应过来接住佩剑。

他径直走进皇宫的大门,半盏茶功夫,已经到皇宫大殿。

金漆雕龙的建筑,金碧辉煌,高大的门庭进去,映入眼帘的正是一座龙刻宝座。

宴尘溟进去后没见到皇上,倒是见到一位等待在殿里的太监。

见到人进来上前道,“王爷,皇上唤你到广陵宫。”

“带路。”宴尘溟厉声道,周身弥漫的气息,让他不禁发颤。

“王爷请。”太监带着往广陵宫去,路上大气不敢喘一声。

很快便到地方,太监上前跟守在门口的侍卫说了一声,“王爷请进,皇上在里面等着你。”

宴尘溟没应声,大步走进去,没有理会,进去后,皇上坐在龙木雕刻的桌前,看着折子。

闻声抬头见到他进来,“皇上万岁万万岁。”宴尘溟说着行礼般,没有下跪。

“好好好,赐坐。”皇上吩咐人搬来椅子,他也不客气坐着,原本只是想做做样子,没想到真敢坐。

皇上看上去也不过将近三十开头的模样,气质略显稚嫩,在南国皇室里。

太上皇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二儿子传言被其它嫔妃毒害身亡,至今不见尸体。

其它庶子庶女各有六七个,都是被遗忘或者被打压的存在。

登基的正是大儿子亦是当时的太子,传言是太上皇身体劳损加上年事已高驾崩,有人猜测真正的死因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