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七哥,那可是在盗墓江湖中久经考验、身经百战的人物。他的内心世界犹如一片深邃的海洋,纵使此刻有着万千种复杂的感受,犹如万千只神兽奔腾而过,掀起惊涛骇浪,但他那坚毅的面容上却不见得会轻易表露半分。

这如影随形、阴魂不散,牵扯到土地爷之死以及楚幽王宝藏丢失的恐怖之音,如同一个神秘莫测的幽灵,从不轻易真正现身。往往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它一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神龙现首不现尾。七哥历经风雨,见多识广,对于这种捉摸不定的存在,他懒得去耗费精力认真纠缠。

实际上,他压根就没把那个被盗墓贼打开又堵上的墓顶盗洞放在眼里。他从容不迫地领着六怪,步伐坚定地从墓室上升到暗洞,再从暗洞上面的墓室一步步返回他们自已打出的盗洞,最终来到那块堵住洞口的白色巨石下方。

只见七哥目光沉稳,指挥着大猩猩在下斜的盗洞底面上,用铲子奋力铲出一个能稳稳立脚的平面。随后,七哥亲自上阵,用他那双经历过无数艰险的双手试着推了推头顶那块仿若山岳般的巨石。

那块巨石沉重无比,犹如一座小型山峰,在七哥的初次试探下,兀自岿然不动,没有丝毫移动的迹象。然而,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触感,七哥心中已经对其有了大致的判断和把握。

这时,七哥神色严肃,让六怪远离自已,以确保他们的安全。他把白色鸭舌帽转向后脑勺,露出那充满决心的额头。紧接着,他紧了紧腰中的功夫腰带,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巨大挑战做最后的准备。

七哥双脚稳稳地岔开,如同扎在地上的两根铁柱,双手高高擎住头顶洞口的巨石。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运足全身的千斤之力,将气息沉入丹田,仿佛要将整个宇宙的力量都汇聚于体内。

猛然间,七哥睁圆双眼,那目光中燃烧着坚定与无畏,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吼:“开!”

只见那块巨石在七哥强大到令人震撼的爆发力下,猛地被推歪到一边。原本被严密封堵的洞口,终于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就好像一张魔兽张开的大嘴。

顿时,外面那金子般璀璨的阳光争先恐后地洒了进来,那光芒如此耀眼,一时间,晃得七哥睁不开眼。

此时,时间的指针已经指向了第二天上午九点多。他们一个个如同从地下钻出的土拨鼠,带着劫后重生的喜悦,重新见到了太阳公公那迷人而温暖的笑脸。

盗墓七怪迅速找到了之前精心藏好的汗血宝马,接着将此次盗墓得来的珍贵宝藏小心翼翼地深埋在一个只有他们知晓的秘密之地。做完这一切,他们没有丝毫停留,毫不犹豫地直接奔向我国历史上那位著名的词人皇帝——南唐后主李煜的皇陵墓葬。

这座气势恢宏的邙山,雄伟地屹立在洛阳以北,黄河以南。

要知道,以国花牡丹节著称的洛阳,作为九朝故都,其历史的跨度长达千年有余。

在这样深厚的历史底蕴下,洛阳北部的邙山上陵墓密集得让人咋舌,几乎到了“几无卧牛之地”的程度。更有六代二十四位皇帝在此长眠,这一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切皆有可能!而且,这一事实早已被郑重地载入史册,无论是各类史书,还是市志县志,都有着详细而确切的记载。

放眼望去,风光迤逦的邙山上,大大小小的陵墓星罗棋布,其分布之密集、数量之庞大、延续年代之长久,堪称中国之最。那句闻名天下的“日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的诗句,真真切切地深入人心,极其形象地道出了这个举世罕见——中国最大的古代陵墓群墓葬那令人惊叹的稠密怪相。

盗墓七怪向来秉持着“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的信念!长久以来,他们吃惯了夜草,自然是富得流油,深深地领略到了盗墓所带来的巨大好处。

这七个与众不同的家伙,昂首挺胸地登高叉腰,稳稳地站在邙山一座突出的山峰上。他们极目远眺,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不已。只见邙山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数十万计的古墓葬,数百座高大巍峨、庄严肃穆的古墓冢,在邙山土岭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那森然壮观的场面,仿佛是一部凝固的历史长卷。

由于邙山山川绚丽多彩,风光宜人,山虽不高,但土厚水低,具备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历代附近但凡有点实力和地位的人,谁不想在死后能够在这里“登高望远,枕着邙山,遥望黄河”呢!

像著名的皇帝刘秀等数十位帝王,以及大纵横家张仪、那位喜欢问“元芳!你怎么看”的大唐名相狄仁杰等数千位将相名流,还有扶余王、泉男生等众多外国的国王,以及脚下这位亡国之君李煜等,他们的陵墓都先后结伴扎堆,安息在洛阳邙山这片风水宝地。即便在死后,他们也不会感到寂寞,依旧热闹非凡。

至于一般达官贵人家的墓葬,那更是多得不计其数。七怪看着眼前这壮观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一致认为:

这里毫无疑问是历代达官贵人们梦寐以求的建造墓穴的风水宝地。直到今天,许多人还把邙山戏称为中国的“金字塔”群,这一称呼确实形象而贴切。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著名诗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虞美人》,与南唐后主李煜的大名紧密相连,一起成为了千古流传的经典之作!如今,人们都知道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但多数人却不知道,他正是因为这首词而直接导致了自已生命的终结。

这位文采出众、能歌善舞、风流倜傥,文学造诣极深,却在政治上幼稚糊涂,治国无方,以至于后来亡国丢命的著名皇帝,死后便被厚葬在这座著名的洛阳北邙山上。此时此刻,就在七怪的脚下静静地沉睡。

李煜当年身为皇帝,风光无限,却天天沉湎于声色犬马、琴棋书画之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对国家政事不管不顾。等到赵宋大军兵临城下,他只得无奈地选择投降。

此后,他被软禁到了十三朝古都开封。他那美丽的小周后也被宋太宗赵光义强行霸占,遭受无尽的羞辱和折磨,生活苦不堪言。

在被软禁之前,他的词风清丽柔媚,充满了浪漫与温情。而被软禁之后,虽然被特许夜夜笙歌,但内心的感受已和当皇帝时截然不同。他的词作中揉进了无限的悲凉和哀愁凄婉。

在极度的郁闷和痛苦之中,他借酒消愁,吃着味同嚼蜡的食物,却依然凭借着过人的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写出了《望江梅》等一批震铄古今的传世名作!更在《浪淘沙令》中写道:“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您瞧瞧,这位昔日在酒池肉林中肆意狂欢,喜欢吟诗弄月的诗词皇帝,在经历了人生的巨大变故之后,词风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多么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啊!

这些充满了对家乡故园的深深怀念、对自身身败名裂的无尽感叹的诗词佳作,在文人学士中迅速传播,口口相传。同时,也引起了宋太宗的极大不满,从而为李煜的命运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公元 978 年的七夕——这个对于龙子龙孙们来说,如同东方式情人节的特殊日子,也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在这一天,李煜正与后妃们聚会,全然不知危险的临近。他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虞美人》,那饱含深情的词句,触动了宋太宗敏感的神经。

宋太宗不禁拍案而起,龙颜大怒。他再也无法容忍李煜借词抒发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于是决定痛下杀手。赐给李煜剧毒老酒,就这样,李煜被活活毒死。然而,宋太宗为了显示自已的“仁慈”,又虚情假意地追封这位亡国之君——李煜为吴王,以国王之大礼将其厚葬于洛阳邙山。

算了!那些往事如梦如烟如风,回忆起来令人心烦意乱,还是回来说说那牛逼哄哄的盗墓七怪吧!

当圆圆、硕大无比、沉甸甸、橙红的夕阳,宛如一位蹩脚的二流涂鸦画家,把最后一抹金色肆意地涂抹在七怪的脸上时,七怪已经吃饱喝足,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手中的工具被磨得锋利无比,心中的欲望和决心也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炽热。

一直到夜里十点,平日在盗墓领域无坚不摧、无险不闯的盗墓七怪,在夜色那悄无声息的掩护下,终于挖下了南唐后主李煜皇陵的第一铲老土。一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惊悚好戏,即将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