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翠兰边磨刀边开口道:“大花她妈,上次你借了我们家六十块钱,准备什么时候还,我家现在穷得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交不上了?”
王小伟接着话道:“家里没钱,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我上完这一个学期就退学了,回家干点活。”
王小伟声音低沉,说出来的话让看热闹的人有些心痛。
“大花她娘也太不讲理了,借了钱也不还,害得小伟都不能继续上学了。”
“谁说不是呢?以前觉得小伟这孩子太顽劣了,现在看起来是个好孩子,知道给家里减少负担。”
“还不都是大花害的,拿着婆家的钱贴补娘家人,怪不得天天往娘家跑,这样的儿媳妇哪个婆婆受得了。”
有的人说小伟太可怜了,有些人说大花不应该借钱给她妈,大部分人都同情苏翠兰,竟然摊上了这么一个儿媳妇。
李母被人当众要钱,面子有点挂不住,苏翠兰说的这是事情,只不过这钱她是真的还不上。
家里每年也就赚那么多工分,再加上以后还会有孩子,六十块钱一家人不知道要攒多少年才能攒下来。
虽说是借钱给儿子娶媳妇,但儿媳妇并不想认这笔账,凭借他们老两口要想将钱还上,更是难上加难。
本来家里条件就差,要不是因为能出得起二十块钱的彩礼钱,哪家的好闺女会嫁到他们家来。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李母开口道:“大花这孩子心善,看娘家太穷了,就接济了一下。”
苏翠兰听了这话有些不愿意了:“大花她妈,你这话说的可不对,这六十块钱是我们王家借给你的,又不是大花给你的,现在我们也算是分家了,这六十块钱人人有份,可不是大花一个人的。”
李家人可不想背上这个债,李大明开口道:“那六十块钱是我姐孝敬我妈的,怎么能说是借的。她是我妈的闺女,给点钱怎么了。”
王小伟气得满脸通红,那可是六十块钱,平时他买个东西还抠抠搜搜的,他嫂子倒是大方,直接将六十块钱给了她娘家人。
“你们家要是不还钱,我就要去公安局报警,说你们从我儿媳妇手里骗钱,那可是我们家辛苦攒下来的钱。”
李大明几个看了看自家妈,这下该怎么办?难道真要还钱给她。
大明媳妇有些害怕了,这要是真的闹到公安局里,他们的名声也臭了,村里人看了他们不得指指点点。
李母:“......”
苏翠兰转头看向王小伟:“小伟,你去镇上报警,我就不信他们李家这么厚脸皮,借钱都不还。”
王小伟作势要挤出人群,去镇上报警。
大明媳妇连忙拦住:“小伟,咱这都是亲戚,可不能这样干。”
“对啊!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事商量商量就能解决了,咋能麻烦警察同志。”李大明也上前拦住王小伟。
李母看事情越闹越大,对大花说道:“你赶紧劝劝小伟,难道还真想让他报警把我们一家人都带到公安局。”
苏翠兰笑了笑,开口道:“警察同志比较讲道理,你们就该被警察好好教育一下,连对错都不知道,借人钱还想赖账,这不就跟旧社会的土匪一样。”
“......”
亲家母这嘴也太能说了,说着说着就扯上了土匪,这年头可不敢跟土匪沾上边。
“亲家母亲,刚才也就跟你开个玩笑,咱都是老实人,借钱哪能不还,到时候攒了钱,我就让大明送过来。”
娘哟!这次真的是亏大发了,不仅没能找别人的茬,还要还一大笔钱。
李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还钱,但苏翠兰还是有些不放心,万一再赖账了怎么办?
苏翠兰从房间内拿出了一张纸跟一支笔,写了一个简单的借据,让李母签字。
“看在咱们是亲家的份上,可以晚一点还,但只给两年的时间,要是实在没钱可以给生产队里借钱。”
正常情况下,村里人急需用钱,队里可以先借一些,像李家这么多的人,没几年就能还清,生产队肯定愿意借。
李母在逼迫下,不得按了手印,只要有借据在,这个钱就逃脱不掉。
“大花她娘,你这大老远的过来,赶紧进屋坐坐,我看你这都热得流汗了。”
王小玲跟着苏翠兰屁股后面,小声的说道:“妈,要不要给他们倒点水?”
嫂子家的人太凶了,上来就要喊打喊杀,现在她有点理解她大哥了,毕竟人家娘家人太强势了。
苏翠兰摇了摇头:“咱家穷得连个杯子都没有,不像你大嫂家,人家那边有闺女帮忙,吃喝不愁。”
李家人听了这番话之后,有些不高兴了,这是在点他们呢?毕竟大花也带了许多东西到了娘家。
大明媳妇想到今天出门时看到大花带的大小包裹,辩驳道:“大姐过来的时候,我妈还给她收拾了几个包裹,里面还有粮食,我们家又不是貔貅,只吃不吐。”
粮食?
这还真是意外!
苏翠兰转头看向李大花。
大明媳妇的话让大花羞得满脸通红,仔细想一想,自从她嫁人之后,每次回娘家,好像真的没有带过什么东西。
反而她回家的时候,每次都是大包小包,生怕带的东西不够多。
“大花她妈,你今天来的正好,本来我还想着大花要是还不回来,我就去李家庄去找你们。
大花这段时间太不像话了,结婚之后不想做家务活就算了,毕竟我现在还有一些力气,也能帮忙收拾。
可谁知道大花越来越过分,竟然还想着让我换彩礼钱,咱这附近几个村,从来没见过这种儿媳妇。
说她两句还不愿意,你们说说,我们家是不是倒了八辈子霉有了这么一个儿媳妇。”
李大花的几个弟媳妇想要为大姑姐狡辩,但怎么也想不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