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为架空历史文,所用历史人物与真实历史上的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考据党不要过于认真。】

“……罪臣管磬,身为朝廷重臣,不思报国,反屡犯大罪,图谋不轨。”

“阴养死士,积蓄甲兵,其罪一。贪贿枉法,巨蠹祸国,其罪二。私设后宫,淫乱宫廷,其罪三……”

“凡此十大罪者,人神共愤,罪在不赦!念昔日之功,赐尔自尽!”

宽敞的庭院中,数百甲士环绕。

在两名披甲武士的保护下,宦官张让手捧黄色绢帛,一边宣读齐帝敕命,一边偷偷观察着眼前一袭白衣的青年。

他身边的侍卫手捧毒酒白绫,暗暗凝聚气血,随时准备动手。

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位爷可不是好相与的人物!

这是十年间出将入相,威震天下的辽东郡王管磬!

十年前,此人被前代齐帝姜桓收为义子,随姜桓东征西讨,每战必克,以军功封平原侯。

战后他入淮南为官,收服豪强,劝农通商,三年间将土匪遍地的淮南治理成了天下有数的富庶之地,各国商贾云集,因功被姜桓提拔入朝主事户部,一年后拜相。

在他的一手操弄下,原本有尾大不掉之势的临淄世家被分化打压,皇权大振,大齐国力日盛。

五年前,姜桓驾崩。

管磬以弱冠之龄受托孤重任,力排众议扶姜桓独女姜瑜上位,成为大齐首位女帝,而后在旬月之间扫平意图谋反的宗室、世家,斩三千人,淄水为之不流!

随后国内有宗室勾结楚、赵、韩、魏联兵入侵,朝野震动,又是管磬提兵出征,一月之内转战千里,先破楚军,后灭赵军,中原霸主魏国不战而退,国内叛军震恐,纷纷倒戈。管磬尽斩作乱宗室,收其土地分赐百姓,国人无不悦服。

不甘心的楚、魏两国又重金贿赂草原匈奴人,使其入寇幽州。管磬提兵出塞,击破十万匈奴,横绝大漠千余里,斩匈奴二王,俘万余口,牛羊百万,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女帝因功封其为辽东郡王,大司马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呼王兄而不名。

随后,管磬以大将军府暗夺相权,在党争激烈的朝堂之外另起炉灶,迅速掌控了治理天下的权力。

在他的治理下,五年间齐国全境安宁,诸国无不臣服。

只是他的大权独揽也让开始亲政的女帝无比忌惮,开始暗中拉拢反对势力,准备政变夺权。

姜瑜的小动作其实算不上隐蔽,管磬也得到了许多示警,但不知为何,他却完全没把这些警告放在心上,反而任由姜瑜把自已的心腹纷纷调往边郡,身边甚至没有留下一支像样的护卫力量。

姜瑜处心积虑发动的政变,甚至没有动武就成功了!

“可惜啊……此人虽知任事,不知保身。明知功高难赏,还一味专权,陛下岂能容他?”张让心中暗暗叹息。

虽然心里也为这位天下名臣感到可惜,但张让面上没有丝毫表露,念完圣旨便挥手道:“来人,送辽东郡王上路!”

身边的侍卫立刻上前,将管磬团团围住。

就在这时,不远处响起一道怒吼。

“我家主公功盖天下,乃朝廷柱石,即便有罪也应交付有司论处,岂能以一纸诏书擅杀!我许褚不服!”

发声之人一袭陈旧布衣,手无寸铁,但他的怒吼却让在场的数百甲士惊慌不已,纷纷拔刀出鞘。

一时间,四下全是甲片碰撞声,更有八具四品兵傀体内机扩声响亮,六条手臂纷纷扬起,刃光四射!

张让则立刻从怀中抽出一柄小巧手弩对准了跪在面前的管磬,大吼道:“许褚,你敢抗旨!”

面对如林锋刃,许褚只是鄙夷一笑。

天下武者分九品,后天三品,先天三品,宗师三品。

能入上三品者万中无一,心念一动便可在三十步之内取人性命,因此号称宗师!

而在九品之上,传说还有超品强者,号为人仙!

人仙身具神魔之力,据说一人可敌十万雄兵!

许褚是管磬的贴身侍卫,实力达到三品,而且天生神力。如果他发起威来,现场数百名最精锐的皇家禁卫,怕是至少有半数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眼看大战一触即发,场中突然响起一道男声,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仲康,退下。”

看着身前缓缓站起的白衣青年,许褚连忙收敛脾气,拱手低头。

管磬神情淡淡地看了一眼指向自已的弩箭,面露嘲讽,“韩国的破气机关弩?先天之下,难当一矢?做得如此小巧,怕是价值千金吧?仅此一弩矢,便抵我阖府一月之费。如此豪奢,却说我贪……”

说着,他微微摇头,伸出右手,“旨意给我吧。”

见他态度如此随意,张让顿时大怒,“管磬!死到临头,你还敢如此狂妄!”

管磬没有理会他,闪电般伸手将那卷黄绢拿到了手里颠了颠,嗤笑自语道:“自毁长城,何其愚蠢……诸侯之死,自有法度,岂能以毒酒白绫见辱?我当举火自焚而亡。”

说完,他转身看向许褚这位唯一坚持留在自已身边的侍从。

“仲康,你自去吧,不必为我陪葬。”

许褚闻言下拜道:“主公救我于胡虏之手,又传我武艺,赐我名爵,恩同再造!主公若死,我岂能独生!愿随侍主公于九泉之下!”

管磬脸上露出一丝柔和,点头道:“既如此,随我来吧。”

说着,他上前推开大门,走进正堂。

此时张让才发现,正堂中已经堆满了柴草,更有煤油味传出。

“辽东郡王早知道陛下要对他下手?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跑?难道他当真对大齐如此忠诚?”张让心中大为疑惑。

在数百人的注视下,管磬手捧圣旨来到大堂正中,将圣旨端端正正地供奉在一座灵位前。

灵位上赫然写着“大齐神武皇帝之灵位”。

神武皇帝,即前代齐帝姜桓。

管磬乃是姜桓义子,故女帝特许其在家中设灵位祭祀先帝。

放下圣旨后,管磬又从灵前拿起一支竹节长鞭。

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正是齐国传国神器,打神鞭!

齐国据传乃是上古人仙姜尚建立,立国千余年。

打神鞭作为姜尚的兵器,一直作为齐国君权的象征代代相传。

然而到了上代皇帝姜桓时,不知为何却将打神鞭赐给了管磬,作为顾命的象征。

只见管磬手捧打神鞭,目视神武皇帝灵位笑道:“姜大伯,你可看好了,这是你女儿要杀我。你的恩情,我还了。”

说着,他伸手在鞭身上一抹,掌中顿时鲜血淋漓。

管磬面不改色,将长鞭指向那封圣旨。

鲜血滴落,一缕青烟从圣旨上升腾而起,朝灵位上空飘荡而去,在半空中化为一道异兽的虚影。

此兽角似鹿非鹿,颈似驼非驼,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正是传说中的四不相!

此兽弯曲前肢,朝管磬低头一礼。

只听一声脆响,管磬身周浮现出无数金色符印,而后轰然破碎!

随着符印的破碎,管磬的气势节节攀升,竟转瞬间从七品突破到六品,踏入先天之境!

张让来不及诧异于这番奇景,而是急着在众人之前表忠心,戟指管磬怒斥道:“管磬!你怎敢对先帝无礼!果然是乱臣贼子!”

管磬却是头也没回,将打神鞭一挥,香烛上的火苗顿时飞向正堂四周的柴草。

烈焰升腾而起,浓烟迅速布满了整座正堂!

张让和一众甲士被浓烟熏得连连后退,不得不离开院落,并派人拆毁连廊,隔断正堂。

很快,正堂便烧成了一座巨大的火炬!

看着腾起十几丈高的火焰,张让心中不由升起一丝不真实感。

那位威震天下的辽东郡王,居然真的就这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