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这简直是荒谬透顶的定量配给啊!
\"当然,并非所有票据都按配额发行,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街道张主任进一步解释:\"有需求的家庭可向街道提出申请,但非个人,而是整个四合院一同申请!\"
\"以你们七号四合院来说,如有小额特殊票据需求,请找院内的三位老人协商。
易中海负责登记,统计结束后汇总报至街道,随后我们会按需将四合院所需所有票据分发给易中海!\"
此刻刘向阳也明白了,三位长者的主要职责就是领取票据。
国家按量提供大宗日常物资票据,如粮票、油票、鸡蛋票等。
但对于少见稀罕的物件,如冰棍票、洗衣肥皂券乃至椅子票、灯泡票,则非定量分配,需居民申报需求。
需求一旦提出,经统计、申请和街道审批后,才会发放。
这种模式下,怎能轻易得罪易中海与三位老人呢?他们的权位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好啦,我先离开。
稍候有人会给你们送票据过来!\" 张主任说完,迎着微雪花离开了七号院。
陈雪茹深邃地看着刘向阳,轻声问:\"开始了吗?\"
刘向阳点头确认:\"正是如此!\"
贾东旭凑过来,嘴角带着讽刺的笑容:“我说过吧,刘向阳,你真够愚蠢…警告过你等有机会再买自行车,你却偏偏不信!”
\"你看,票据时代已经来临,自行车价格将下降!\"
\"你亏惨了...太搞笑了...\"
接着,他指着何雨柱讽刺道:\"傻柱,你也是个蠢材,你爸怎么会让你得这名号,去二手车市场买吧... 哈哈哈,二手车,连流浪狗也不要的!\"
\"行,我们回去歇息吧!\"
拉住陈雪茹,两人回到房间。
屋子里仍然温暖,刘向阳之前提前完成了房屋暖气改装,煤炭加热管道使屋内暖和又干净,但耗煤多一些。
然而煤炭又不限额配给,获取票据相对容易处理。
\"雪茹,早点休息吧,今夜时间尚早,我在此守着就好!\"
两小时后,办事处的人来到七号院。
\"开会了...发配给物票了!\"
随着易中海一声令下,整个四合院里的邻居们连忙涌入了中庭。
在人群中,易中华一脸春风得意地看着前来办理手续的街道办事处人员,大声道:“各位领导好,我是新任的易中华,负责咱社区的事情,您有什么要问的尽管对我说就行!”
“好的!”
他们答道。
“都过来看看吧,领发票了!”
他的嗓门嘹亮,直冲云霄。
“贾东旭,贾东旭...”
最先喊名字的是他。
贾东旭闻言马上立正站好:“到!”
他说。
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问:“你家是两口人吗?”
“不只两口子,”
贾东旭纠正说:“我们家有三个人,我、我的爱人和老母亲!”
“配偶不算!”
办事处人员接口:“她户籍不在城内,所以按道理,您现在只有两个人的定额粮食,这是你们一家的购粮卡!”
说着递给了他。
贾东旭接过粮卡,在电灯下审视,随即皱眉道:“长官啊,是不是弄错了?我们三口之家怎么可能只有这点口粮?一个月才六十二斤糙粮,还不够喝粥的呢!”
“没错!”
工作人员坚定回道:“一般来说,每人每月糙粮定量二十多斤,但作为机械工种,您的劳动强度较大,定量三十多斤。
合计下来正好六十二斤。”
虽然两人的口粮勉强填饱肚子,但在老贾这个有三人家庭中却十分紧张。
每人每月只有二十斤面?
每天的面量还不够一顿?
“这样不行!”
贾东旭急切辩解,“我们的情况特殊,特别是我家婆...”
“别说了!”
办事处的人打断他:“规定就是规定。
您可以尽快把配偶迁过来,从下个月起,她的定量就会恢复正常!”
“但这个月不算。”
他补充了一句。
人群里随即起了些喧闹声。
\"下一个,易中华,六十二斤粮票!\"
\"刘海中的,你们家的!”
\"阎埠贵,该你的了!\"
终于轮到刘向阳了。
“刘向阳……你们俩的定量是一起领?这是你们的粮票!”
他检查了自已的那份粮票——五十六斤。
刘向阳的工作并不属于重体力,所以他的粮食定量也固定每月二十五斤,像陈雪茹一样还是粗粮。
所谓粗粮,就是二合一的玉米麦粉混合粮。
看到刘向阳的粮数,贾东旭心中稍感宽慰——至少他比刘向阳好些。
两个同样三口之家,一家有五十六斤粗粮,一家有六十斤,刘向阳比他还少,让人有些欣慰。
此时,办事处开始宣布肉券分配标准:“各位,我们现在发肉票。
普通市民每个月定量是一两,干部是二两,工人则是一样,也是一两!”
嘈杂的人群立即鸦雀无声。
人们简直难以置信:“每月仅一两肉?就算是干部也只有两两?”
这简直是荒谬透顶的定量配给啊!
\"那一两肉,怎么满足口腹之欲呢?\" 贾夫人气愤道:\"这肉能让谁吃得痛快!\"
他们家庭即使平时不太富有,日子也相对充裕,隔几日就能品尝肉味。
按最保守算,他们的三人小家庭每个月能吃十五斤肉,折平均每人五斤。
你现在这是给我整出了一点点?
这就跟没发没什么差别了是吧?
“各位冷静一下,保持平静…”
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喊着,“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你们别嫌少,全国人民都这样,最起码我们这座四九城,所有人的待遇都一样!”
“好了,不要再争吵,开始分发肉票!”
“贾冬旭,定量三两……”
“易中秋,定量三两……”
“刘海忠,定量六两……”
“刘向东,定量四两……”
半小时后,办事处的人员离开了。
整个四合院沉浸在寂静中。
太少了啊,分配的份量简直少到可怜。
除了勉强填饱肚子的粮食,其余的物资都快不够用了。
每个月定量只有一两二两肉,每人每年的食用油只有六斤的配额,这看上去还不少,但分摊到每月其实每人只有一点斤的量。
这怎么能足够使用呢?想想后面世做个龙虾就要用这么多的油呢!
过了良久,易中秋突然开口:“都下去吧,除了这大头的东西,还有一些零碎的需要,大家需要什么尽管报上来,我会明天去办事处申请!”
“散了散了,回去休息吧!”
众人大步离开,各自回到自已的房间。
院子里,雪花飘得越来越大,开始是微小颗粒般难以察觉,然后变成可肉眼观察到的小雪花,最后是大片雪花夹带着狂风暴雪在昏沉的空间中乱窜。
邻近的一处处灯火逐一熄灭。
只有刘向东家依旧亮着电灯。
“这也太少了吧?”
陈妈妈看着刘向东手上的单子,皱起了眉头,“前门外的会更丰厚些吗?”
刘向东摇摇头说:“不可能的,别提前门,全国各地都一样呢!”
“全国人民都这样分配,就这水平吗?”
陈妈妈疑惑地说,“还怎么活?”
“唉……”
刘向东叹了口气,解释道:“你哥哥他一向好吃懒做,我很怕他受苦。”
“你就放心好了,妈妈!”
刘向东道:“全国一体,大家都一样经历艰难日子。
我们要支持国家,助力国家的建设嘛!”
“对了……你的东西也在大前门那头,到时候那两个人就算三人份,加上你们俩,应该足够了,只要节约不浪费就没问题!”
陈妈妈带着些忧虑的问:“那我们这边够吗?雪茹现在又怀着身子。”
“够、够,妈!我们之前也存了些物资,应付一段时期是绰绰有余的。”
陈雪茹迅速补充道,尽量不让她妈妈知道家里物资储备的情况。
陈雪茹还是很理智的,不可能把自已的大量储存告诉母亲,因为那样哥哥肯定很快就知道了。
知道了还不每天跑来要吃食、索要物资吗?索要吃的还好解决,但这样一来很可能引来别人的妒忌,要是上面派人抽查下来,恐怕会有更多的麻烦。
所以这种信息,最好不要妈妈知晓。
隔天早上,当刘向东开门的时候。
外面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
厚重的雪层与第一个阶梯高度接近了。
幸好,刘向东的住处有多级台阶还有个廊道挡风遮雪,不至于直接冲击门面。
可是,这场大雪还在持续,且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相较于昨夜,雪已经稍小一些。
“向阳醒了啊……”
岳母早已起床,“我给你们准备些早饭!”
“妈,我去忙吧,您照看雪茹就好。”
由于刘向东的神奇酒窖里藏了不少物资,他自已做起饭来也非常方便。
早晨很简单,就煮个葱花鸡蛋配一半的肉末炒饭。
做完后,陈雪茹已经起身。
\"来吃饭吧!\"
三人惬意地享受着早餐。
等陈母吃过饭后,还不忘叮嘱刘向阳:“向阳啊,现在生活不比以前了,一切都要节俭。
你得懂得节约!”
刘向阳笑笑道:“妈,我知道。
您放心,这些东西我之前就已经储存起来了,还有一些余粮,别太操心。
\"
\"我要上班去了,雪茹,你去大栅栏要注意安全。
\"
\"不用担心,妈妈!我的身体很健康,结实得很,骑三轮车不会轻易摔的。
\"陈雪茹保证道。
刘向阳确实相信她的话。
陈雪茹身体的力量已达人类极限值99,韧性和恢复力更是高达300,可以说是刀枪不入,百毒不侵,即便跌倒也没问题。
砰——
一个人影被雪花滑倒,自行车重重摔在路上。
何雨柱站起来抱怨:\"这该死的大雪啊,根本没办法骑车!\"
\"那别骑嘛,走路上班不是挺好吗?\"刘向阳的声音响起。
何雨柱顿时欢呼起来:\"哥,上班吗……\"
\"嗯,推车慢慢走吧。
\"刘向阳建议。
\"哎!\"何雨柱乖乖地推着自行车朝铁厂走。
下一秒,刘向阳如风般掠过街道,迅速骑车离去。
\"哇……\"何雨柱羡慕不已:\"哥真是强,力气真大啊!\"
尽管外边雪下得大,但这并不妨碍工厂的生产作业。
工人们 工作,当然,他们一边干着活,还会聊聊刚实行的粮食票政策。
午餐时间很快到来,工人们排起长队领饭。
\"你说什么?工厂卖餐也得粮票?还需要蔬菜票吗?这也太过分了吧!\"许多人表示不满。
虽然感到愤怒,但无粮票就没有饭菜可吃。
多数工人大都没意识到票据的重要,许多人都忘了随身携带,他们只好低着头灰溜溜地回去取票。
刘向阳悠闲地来到食堂门口。
\"来两份馒头,一份素菜!\"说着,刘向阳取出零钱以及一两粮票。
\"哥,你真是太聪明了!\"何雨柱夸赞道:\"大家都忘记带粮票,只有你还记得。
哥哥就是聪明!\"
\"你带了没?没有我就先借给你一两。
\"刘向阳询问。
\"不用,我刚向主任借了一两票,足够了!\"何雨柱拍了拍背包说。
刘向阳将饭盒递给何雨柱,何雨柱盛满一大勺菜肴。
\"柱子,我必须跟你谈谈!\"刘向阳端着菜说道:\"做事情要公平,不能因为你我熟识就照顾我,应该按照常规来,否则会被别人检举。
明白没?\"
\"好的,哥。
下次我会注意的!\"何雨柱回应道。
刚坐在座位上,周围就围满了要借粮票的人。
\"刘向阳,你有票吗?能不能借我一些?\"
\"我也要,一会儿回家还你!\"人群纷纷开口请求。
易中海、许大茂、刘海洋、贾冬旭四个人都期待地看着他。
这事儿谁能信?他居然都没带饭票!
“不好意思,只带了一个馒头,刚全吃光了。”
刘向阳满面笑容地说道。
“不会的!”
贾冬旭反驳道:“我不信,你肯定是故意不借给我们对不对?”
沙沙沙……
随后的一刹那,刘向阳把他所有口袋翻个底朝天,“你来看,我没骗你们吧?”
“嗯……”
现在轮到贾冬旭哑口无言了。
“师傅,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贾冬旭紧张起来,“要不然,我们去其他地方借一些?”
易中海环顾食堂四周。
借?
这能借几个啊?
大部分人都疏忽了带票这个事儿,带票的少数人在顷刻间就已经被索取殆尽。
“只能回家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