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拂尘别在腰间,右手提着两捆葱,当时凤羽说让他把葱一起装在小竹箱里,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开玩笑,这葱这么贵,当然得拿在自已手上才安心。

左手掐指算着什么,微蹙着眉头。

凤羽手中抱着被道人用布缠起来的长剑,看上去就像抱着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棒,背上背着小竹箱。

小竹箱里装了凤羽所有的宝贝,有自已“十分”的小测试卷,有翻看了好几遍的武侠话本,有柳姨给自已做的两身新衣裳,有怕路上饿了准备的干粮,还有柳姨留给自已的五两银子。

装银子的时候,小狐狸看着这小小的几块石头,还撇了撇嘴,问为什么自已娘亲这么小气,就留了这么点。

当听到凤羽说,一两银子能换一千个铜板,一个铜板能换两串糖葫芦的时候,掰着自已的爪子算了起来,算没算清楚不知道,反正口水是越流越多,最后呆呆的问凤羽,

“阿羽,这几块小石头,是不是够我吃好久好久的糖葫芦了?”

从小镇出来,小狐狸就趴在小竹箱上呼呼大睡起来,为此凤羽还专门弄了几根藤条把小竹箱的上面围了起来,就怕她睡觉的时候被颠下来,挂在脖子上的玉佩已经被她含在了嘴里,想必是做梦也还在算那五块小石头够她吃多久吧。

凤羽摸着怀里的剑,脸上满是兴奋之色,也不知是因为得了剑还是因为要去见柳姨,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朝道人问到:

“齐道长,你会飞,为什么你不直接带着我们飞过去呢?”

听到凤羽的话,道人收起掐算的手,默默叹息一声,停下身来等凤羽走到自已身边,瞧了一眼睡觉都在吃的小狐狸,不知想到了什么,不由得笑了出来,这才开口说道:

“之前我不是要你随我修行吗?此去你柳姨那,不远,而且去得早了也没用,便步行了,顺道这一路上给你说说修行相关的事,对了,你如今对于修行了解了多少?”

凤羽点点头,随后将之前自已了解的和柳姨告诉他的给道人讲了一遍。

“嗯,算是对修行有了个基础的了解。”

道人沉吟了一下,又开口问道:

“你可对各道统的修行方法与境界有了解?”

凤羽摇摇头,说:

“只对道家、佛家和儒家的修行方法有基础的了解。”

“那你目前可有想修行的方向?”

“唔......剑客算吗?”

道人哑然一笑,

“如此,我便与你说说各道统的修行,然后你自行选择。”

“首先,说说佛家,佛家主要分为三派,一为律宗,主修身,与兵家一样,以炼体为主,俗称武修,武修境界呢,

一曰:技击,身体有所锻炼,可使武学招式;

二曰:外劲,体内真气可化劲透体而出;

三曰:内劲,真气能够隐而不发,与人交手,藏暗劲而伤人;

四曰:飞檐,蕴真气以轻身,可飞檐走壁;

五曰:踏雪,控真气以纳身,踏雪而无痕;

六曰:登峰,御真气随心而动,一步而登峰;

七曰:神道,亦为神到,体内真气滚滚流转,可借此御风而行;

八曰:化境,取自出神入化,

九曰:归真,

此乃武道九境。”

“佛家另一派为禅宗,主修心,共分五阶,由下至上分别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

佛家禅宗修行方法玄而又玄,具体的我并不知晓,只能大致知晓他们所修皆为拔除三千烦恼丝,修到最后无欲无求。

然而实际上嘛,佛家能有此境界的,不过一人而已。

佛家还有一派隐世密宗,皆为一脉单传,每一次入世,唯有一人。

密宗主修佛陀法身,类似于儒家的法相,修行方法我就不知了,境界划分的话,与他们修行的佛陀法身有关。

这就是佛家的修行与境界了。

除此之外,佛家在修行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八苦之劫难,分别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

这八苦,在佛家修行中,会不经意的出现,度得过,便更上一层,度不过,便就此化作黄土。

而佛家的主张呢,是慈悲待人,普度众生,化解世间灾厄。”

“那佛家可真厉害,和那些侠客一样吗?都是为了行侠仗义。”

“那你可知普度众生是为了什么?”

“啊?不是为了化解世间灾厄吗?”

“佛家也是人,其实大部分佛门中人,度化众生,是为了信仰之力。”

“信仰之力?”

“你可以理解为佛家力量的源泉,越多的世人相信他们,信仰他们,他们的力量就越强。”

“哦~就跟小说家一样,小说家的小说,读的人越多,相信的人越多,他们能够从书上唤出来的人就越强。”

“就是这个道理。”

“接下来给你说说儒家,儒家修行呢,便与自身学识积累与王朝功名有关,需要在学习中积累浩然真气,从而提升境界。

儒家分八境,分别为:庸人、开慧、童生、儒士、君子、贤人、哲人、圣人。

神通则就因人而异了,不同的人哪怕是对同一个字也会有不同的见识,见解。

至于儒家的劫难嘛。”

道人说到这摸了摸下巴,又继续道:

“恐怕就是短命了......嗯,除了一些特例。”

“活不长啊?那儒家主张什么呢?”

“儒家啊,儒家有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也有人只是为了区区的三斗米,图一个活着。”

“齐道长,还有道家呢?”

“道家啊,道家主张万事随心,顺其自然,逍遥天地间。道家修行,吐纳真气,蓄积真气,厚积薄发,渐次破境。共分七境:

一曰:凤初,入此境,疾病不生,身轻体健;

二曰:琴心,入此境,容颜永驻,明晰自身;

三曰:腾云,入此境,上天入地,腾云驾雾;

四曰:晖阳,入此境,天地之气,为我所用;

五曰:乾元,入此境,移山倒海,呼风唤雨;

第五境与第六境之间,需纳五气,凝阴阳二神;

六曰:无相,入此境,神分阴阳,无我无相;

第六境与第七境之间,需聚三花,结道果

七曰:太清,入此境,超然物外,造化通灵。

此乃道家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