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了早饭补充了体力,贾攸才觉得身上的酸痛好些了,这时候脑海里还是返现昨夜的缠绵,蓦地开始迟钝的羞涩,看向康熙的时候也觉得对方顺眼了不少。

自觉昨晚吃饱喝足的康熙今日也极有眼色的不敢惹到贾攸,只是贴心的在身边陪伴。

今日康熙不用上朝,也早早暗示今日不见朝臣,折子什么的也统统甩到了太子头上,起床后配合着贾攸今日的穿着也换了一身他鲜少穿的暗红色常服。

如今他的头发早已蓄长,有秘方养出来的头发格外的有光泽,束发之后长身玉立,站在那就勾去了贾攸全部的目光。

贾攸昨晚的体验感极佳,对康熙的体能和身材都给予了超高的评价,虽说年纪大了点,但是从昨晚看来比起年轻的毛头小子也不遑多让。

不论是黄瓜的尺寸还是硬度,还有技巧手段,都超出了看过正经科普的贾攸的认知,原来现实中还真有人能和小说写的一样啊!

别说这样的条件,难怪康熙上辈子这么能生呢!

对此贾攸算是彻底放下了自已看上了“老”男人的芥蒂,就这条件只怕这世上也少有人能比得上,作为一个闷骚的肉食类生物,她表示很满意。

别怪她对这方面介意的多,实在是这方面确实不容忽视,毕竟她又不想和康熙玩什么柏拉图。

圆房之后康熙和贾攸相处起来自然而然的更为亲密,独处的时候空气中感觉都带着黏糊的气息,叫人靠近了就想跑路,真跑不掉就有种吃了什么让人十分饱腹的东西,撑得慌。

因为贾攸年纪还小,加上他如今对于继承人并不着急,考虑贾攸身体再结合太医的诊治,给两人都配上了避孕的香包,在他们独处多的空间都挂上了。

为了以防万一康熙还让太医给他熬上了男子服用的避孕药剂,确保万无一失,不会哪里出现纰漏然后某一日情到浓时意外中招,到时候伤了贾攸身子就不好了。

女子有孕本就损耗过多,他都已经做了很多次“鳏夫”了,好不容易求娶到了心尖尖上的姑娘,他想的是能与她白首共度,而不是谁丢下谁留下另一个孤独终身。

对此贾攸举双手赞成,虽说她是有心和康熙孕育一个孩子,但不是现在,如今他们也算是新婚燕尔,好歹多过几年二人世界再考虑别的。

就她如今的年纪搁现代才刚上大学,正是读书报效国家的好时候,重获一世,如此大好年华怎么能浪费在怀孕生子上?

虽说她是没什么事业心,但是康熙不是啊,他可是个勤勉的卷王,作为一个合格的贤内助她绝对不会拖后腿的!

怀孕生子至少得等她二十岁以后吧!

现在她自已都还是个没长大的呢,虽说已经提前无痛当妈了,但是不代表她很乐意现在就自已再生一个啊!避孕香囊和男子避孕药都很好,希望康熙好好坚持。

女子的避孕药多是寒凉的伤身药,她好不容易这辈子没了痛经了苦楚,可别一剂药吃下去自讨苦吃,伤了身子就惨了,毕竟这自已不想生和被迫不能生可是两回事。

两口子自已的小日子走上了正轨,旁的事情也没落下,大阿哥在沙俄那边打仗加收拾战后胜利品都快乐不思蜀了,这军营里的自由是他向往的生活。

恨不得都不要回京觐见,直接领了下一道圣旨,直接开拔去高丽,他早看那群棒子不顺眼了,当然在他心里高居榜首的还得是岛国。

好饭不怕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他火器研发的更厉害了再去岛国试验,务必能够一举歼灭才行,不然难消他心头之恨。

三阿哥那边也沉浸式研究敦煌藏经,和大儒们打得火热,整个人每天都神采奕奕,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对此康熙乐见其成,他本就有心想让逆子们自已想法子把自已送出局,如今老大和老三已经提前出手,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当然他所想的出局并不是让逆子从朝堂脱离出去,而是想让他们从皇位争夺战场退出去,然后在朝堂上鞠躬尽瘁,为大清的建设发光发热。

说实话得亏是亲生的,不然就这奴役法,路过的老鼠都得被剥削完存粮,身上的皮毛也得被扒下来。

资本家看了都流泪啊!

如今正式入了朝堂的也才四个阿哥,但是御书房里被奴役的阿哥最小的已经从老四变成了小十四,至此康熙的逆子们都已经开始了自已牛马的一生。

这里面除了小六胤祚上辈子五岁夭折,十一胤禌上辈子十一岁殇逝,不曾正式进入朝堂。

这辈子他们俩也是这帮子老黄瓜刷绿漆的兄弟中唯二的例外,他们俩是实实在在的真小孩,但是生在皇家的孩子就没有真正的孩子。

不像重生的懂得多没关系,有已经重生的兄长和弟弟手把手教导,务必不能让哪个兄弟被汗阿玛放过了。

凭什么他们要被奴役,小六和小十一就能被放过?不可能的!谁都别想跑!

进入御书房的最小年纪是四岁,小十一是刚卡在了最低年龄线就被拉进去了,四岁还没开蒙没关系,会盖章就行,再说这些章上才几个字,认得这几个就行。

看折子的有前面的哥哥们代劳,还没开蒙的十一就负责在老九和老十边上坐着给他们看过的折子上面盖章。

康熙这帮能参与夺嫡的儿子就没有一个不精明的,包括上辈子早夭的小六胤祚,他虽说是真正的九岁,但是这几年在御书房的耳濡目染也让他看出了什么。

他的这些哥哥弟弟好像和别的皇家子弟不一样,怎么好像对皇位都不太感兴趣?一个个的都在转着脑筋的想跑路?

别问他怎么知道的,任谁在大哥领兵出去之后就乐不思蜀,甚至还写信回来对他们幸灾乐祸,还有三哥沉迷修书,对朝政丝毫不上心。

还有私底下哥几个半点不避着人的大声谋划,就生怕他们看不出来一样。

皇位有那么可怕吗?看着汗阿玛恨不得把事情全堆到他们头上的架势,好像确实不是什么好差事,要不他也提前想想路子怎么跑?

在座的所有皇子当中最稳得住的就是太子和四阿哥,他们二人一个是康熙一手养大的,论对康熙的帝王思维的揣摩,即便是后来当过皇帝的胤禛也比不上康熙精心教养出来的胤礽。

胤禛的淡定的基于他自已当皇帝的时候的想法,毕竟身为帝王看待事物的视角和眼界还是不一样的。

但是胤礽和胤禛两个最有希望揣摩康熙心思的人,对上同样重生的康熙,能猜出几分就很难说了。

上辈子的夺嫡最初是太子和大阿哥的战场,等到他们二人被康熙废掉之后后面的皇子才慢慢出现,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四爷党和八爷党。

说是九龙夺嫡,其实五阿哥,七阿哥和十二阿哥并没有真正的下场,他们各有各的原因没有参与,但是又亲眼看着这场兄弟之间的斗争始末。

五阿哥上辈子因为养在太后身边,等开始进学的时候汉话都说不明白,课业就更是一塌糊涂,加上太后的耳濡目染胤祺的性格也极为老实憨厚。

他也曾跟着康熙上过战场参与了噶尔丹的战役,但是他本人其实对这方面并不是极为感兴趣,所以在现代的时候他最后选择成了一个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学者。

靠着上辈子精通的满语和蒙语,还有少数民族的身份,他在研究上面屡屡有重大突破,到底是正儿八经皇子私塾读出来的人,即使比不上别的兄弟,胤祺实际水平也是远超现代人的。

重回大清的时候胤祺发觉了如今他和上辈子完全不同的处境,上辈子因为太后抚养的缘故,天然的就断了他继位的可能,这辈子可没了太后这个金字招牌。

胤祺想要正式下船确实得靠自已努力了,他本就是不爱动脑子的那类人,要他自已想办法真的很叫人头痛,已经有了一个研究古文化的胤祉了,他不能再来一回。

要不他去研究美食去吧?说实话胤祺在吃喝一道还颇有研究,否则上辈子到后来他也不会把自已养的白白胖胖,连汗阿玛看到他都要他减肥的程度。

比起需要费力把自已拉下船的其他兄弟,胤祐就很自在了,先天不足在这时候还真是个好事,现代的时候胤祐也是一样的有腿疾。

其实严格的说他是长短腿,并不是腿有什么毛病,有了上辈子做特制鞋的经验,胤祐早命内务府给他单独做了适合他的鞋子。

如今走动的时候是看不出他和常人的区别,只是不能跑动,跑得快还是容易跛腿,不过这样胤祐已经很满意了。

他现在已经可以正视自已的生理缺陷,在现代的时候他曾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曾读过史铁生的文章了解他的经历,还亲眼看过残奥会上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

那么多不幸的人都不曾自怨自艾,他所有用的一切都远比他们好得多,汗阿玛不曾因为他的残疾忽略他,对他的课业和其他兄弟一视同仁。

只是他曾经放不下心结,在武艺上多有疏忽。

汗阿玛给他赐的福晋身份很高,堪比太子妃,只为了让他的生活更好,伺候的人也从来不曾亏待,母妃……母妃从他出生之后就再不愿侍寝,只守着他。

如今母妃已经提前出宫,也是这时候他才第一次知道母妃原来进宫前就有了心上人,那人一直未娶,母妃临走前和他说了很多了,日后就与他再没有干系了,她要出宫嫁人了。

这样也挺好,不再与他联系,母妃出宫后还能再孕育子嗣,而他知道母妃过得好就够了,有他在母妃不会被亏待。

对兄弟们的抓耳挠腮胤祐看在眼里,只能祝他们成功,毕竟他们不在一个赛道,他爱莫能助。

十二的情况和老五有些一样,上辈子他是被苏麻喇姑抚养,其实这样的抚养对皇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苏麻喇姑地位再如何特殊,说到底还是宫女身份。

一个被宫女养大的皇子,同样也是天然就绝了继位的可能,十二内心不是没有过不满,也不是没有过野心,否则后来怎么会闹出写错玉碟将乾隆生母写成钱氏,让他的身份存疑。

但是那个时候黄花菜早就凉了,十二也推翻不了被雍正保送上位的乾隆。

这辈子他和老五一样,没了苏麻喇姑的挡箭牌,但是十二在这重活的第三辈子也早就清楚他不会是汗阿玛的继承人,他能做的也只有低调然后想法子下车。

夺嫡的惨烈他并不想亲自下场,和上辈子一样冷眼旁观就很好。

胤祹的现代同样的波澜不惊,苏麻喇姑教给他的处世之道他学的很好,性格也如出一辙的淡漠,崇信佛法,上辈子连个子嗣都没有很难说是不是和这个有关。

他在大清管了一辈子宗室玉碟,在现代的时候他的工作也诡异的选择了相关的,他成了专门帮人修族谱的手艺人。

有着曾经的经验,和他那一手极为出彩的毛笔字,即使很年轻他也很受欢迎,订单络绎不绝,一年四季他都在全国各地到处跑。

也是见证了各大家族的兴衰,闲暇之余还根据自已的工作经历写了本相关的书。

种花家的人对祖辈本就极为看重,经历过多年的战火很多人家的族谱要么彻底遗失,要么损坏缺失,还有极少的保存完好但是年代久远需要重新誊抄。

胤祹所做的就是替有心想寻回族谱的人家追本溯源,给他重新修订族谱,将损毁的族谱修补完善,还有就是替人重新誊抄族谱。

在他多年的努力下给无数人家重新“找”回了族谱,找回了自已的根。

重生回来他倒是想干回老本行,但是他这个年纪连朝堂都没进,着实想的有些太长远了,他对政事也没什么擅长的,批折子这事对他来说也挺折磨的。

什么时候能长大呢?他一点都不想批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