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就这样一边和贾攸不着痕迹的套话,一边思索着自已后宫里那些个不省油的灯们,不过好在在贾攸选秀那年他那些个讨债儿子们应该就差不多齐活了。

说实话,他现在整个人也很割裂,头一次对自已强大的生育能力产生了质疑,他的动手能力如今是越来越强,但是他人快不太好了。

贾攸对康熙如今的脸那还是带着点欣赏的,并不是后世传的那什么麻子脸,到底是多年皇家优选出来的,这相貌确实没得说。

身高上也很可以,至少那骑装下修长有力的大腿就可以让贾攸一整个斯哈斯哈,康熙的身材在修身的骑装下勾勒的格外诱人。

贾攸本就是个颜狗,这光明正大欣赏的机会可不能错过,来清朝这么久,她都“素”了多久了!想曾经她可没少看那些互联网男菩萨。

来了清朝之后入眼的全是金钱鼠尾的大秃瓢脑瓜子就算了,这年头的人可不像后世人人讲究卫生爱干净,在肥皂出来之后说真的就连贾代善彻彻底底洗漱之后都白了一个度。

就别提旁人了,这样的结果叫贾攸还没看着人的长相就已经劝退了,她只想有多远跑多远好吗?

贾攸是喜欢听戏的,小的时候也曾不理解这有什么好看的,后来年纪渐长约莫是血脉觉醒,开始迷上了戏曲,听多了渐渐的也能在其中找出乐子来。

这个时候还不曾有京剧,京城里主流是昆曲,贾攸以前听的最多的是黄梅戏,后来也曾听过京剧,越剧和锡剧。

贾攸在戏园子里也混迹了不少日子,对于戏唱的好的大家她并不吝啬赏赐,但多的就没有了。

她是是个很理智的人,尤其在贾代善多年的教导之后,对自已的身份就有了更深的认知,她不可能不嫁人,否则会牵连家族旁的女孩儿的名声,除非她能狠心剃了头做姑子。

但是这做姑子可也不是什么好做的,寺庙里可也不一定是清白的去处,能保证安全的那清规戒律就格外的多,这等清苦的日子可不是那么好过的。

嫁人的话要么她想法子招赘,但是赘婿的身份就是在现代都不招人待见,更何况在如今讲究子嗣传宗接代的清朝,她根本不可能找到有出息的男子。

那些能做赘婿的不消说,以贾攸的眼光是绝对看不上的。

否则她从前也不会一直单身了,长得好,有能力,家里至少得门当户对是还得脾气相合,三观合适,就这要求几乎就可以筛掉绝大多数了。

若是不招赘,正常流程选秀赐婚或者撂牌子自行嫁娶,在这个纳妾合法的时候,贾攸很难劝自已忍受一个不能守着她的男人。

或许当年少女时期小说看多了,谁还不曾做过弱水三千独守一瓢的梦,后来再看红楼梦,贾宝玉这个对林妹妹痴心一片的,私底下玩的都那么花了。

就更别提什么脏的臭的都能吃的下的贾琏,扒灰的贾珍,还有中山狼孙绍祖等等。

若真叫贾攸遇到自已嫁给这样的人,很怀疑最后这男人会不会被贾攸给弄死,毕竟贾代善让贾攸学了那么多,可不是为了叫她被男人欺负的。

不过如今距离她选秀还有几年,康熙帝还是重生的,大家都有现代的经历,想来若是她功绩够大的话,求个恩典什么的应该可以吧?

殊不知心最黑的大尾巴狼就坐在她的对面。

即便康熙知道贾攸是穿越来的,灵魂的年纪肯定早已成年,但到底这皮囊还是个未及笄的小女孩,这个岁数若是谈感情那就该是变态了。

康熙如今能做的也只能是借着发展朝政,然后和贾攸加深联系,一点点的接近,想获取对方的真心自然只能拿真心去换。

发觉了贾攸喜欢看热闹听八卦,对他的后妃们也是好奇的紧,不过康熙也不介意在背后蛐蛐他的后妃,能帮他哄高兴贾攸怎么不能算是做了贡献呢?

贾攸在康熙自已开口说了后妃的事情之后,胆子也大了,竖着耳朵听的那叫一个起劲,这可是第一手的后宫秘史诶!

比她在后世买的书可靠谱多了!

就是康熙在看透本性之后,居然还能下得了嘴,不愧是当皇帝的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看出了贾攸脸上的表情,康熙脸上扭曲了一下,然后抬手敲了敲贾攸的脑壳:“把你脑子那些乱七八糟的都给朕清理出去!朕没有这么饥不择食!”

贾攸眨巴眨巴双眼,不信!别以为她不知道,后宫里这孩子可是一个接一个的生,都是康熙重生之后生的,她才不信康熙会给自已戴帽子!

康熙深呼一口气:“朕说没有就是没有,总之没有绿帽子,就是动了点小手段,小孩子家家的别什么都瞎好奇!”

贾攸满脸都写着:想听,好奇,说说!

康熙咬牙:“小丫头,你还听不听了?”

听听听!总不能为了这点小事放弃难得的后宫秘史,反正若真的不是戴帽子,那小手段是什么她也能猜的出来,当她是什么傻白甜嘛!

她可是遍览群书的人,不存在她不知道的!理论满分好吗?

前面说到戴佳氏因为石榴盆景最后生下了患有足疾的皇七子胤祐,戴佳氏也彻底失了宠,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胤祐可以让戴佳氏自已养。

按规矩只有一宫主位还能抚养孩子,戴佳氏不过是没名没分的庶妃,原本是孩子生下来就抱去主位殿里的,但是胤祐身有残缺,这样的孩子即便是皇子也一样被盯着戴佳氏肚子的后妃们一致放弃了。

担心胤祐若是抱走会被奴才苛待,康熙最后将他留给了戴佳氏自已养,到底是亲生的,总不会磋磨孩子,至于胤祐的份例有了康熙的嘱咐自然没人敢去克扣。

就这样戴佳氏一直是庶妃是身份直到康熙四十八年才被封了嫔位,康熙五十七年被封为成妃,是康熙所有成年皇子母妃被封的最晚的一个。

老八的生母觉禅氏汉姓为卫,康熙十四年小选进宫,她的家族是满洲正黄旗包衣第三参领所属第七管领下人,也就是辛者库人。

辛者库其实也并非后世所传所谓监管惩治罪奴的地方,实际上辛者库是八旗之下一个旗人组织,罪奴不过是辛者库中极少的一部分。

更多的还是包衣管领下人,也就是皇室、王公的世仆。虽说的仆,但包衣管领下人是有独立户籍的,可以拥有私产、奴仆,可以科举入仕,地位可不同于家仆。

世人所说的家仆是卖身的奴籍,允许被买卖,生杀予夺全看主家,这样的家仆世代都是奴籍,在官府是有备案,若是逃奴便是被打杀了也不会受什么惩罚。

家仆是没资格科举入仕,也不允许有私产。

卫氏是康熙二十年被宠幸,康熙并不想让卫氏生子,但是卫氏违逆了康熙的意思,动了手脚最后怀上了身孕,生下了皇八子胤禩。

胤禩生下来时候便被抱去了惠妃宫里,而卫氏彻底失了宠,被康熙刻意冷落,也不曾封赏,直到康熙三十九年才被封为良嫔。

后来因为胤禩的一系列操作,为了把胤禩捧起来,康熙在康熙四十六年将良嫔单独册封为妃。

康熙的嘴毒他后来自已也曾反省过,但是改不了,对比他的好大孙在富察皇后葬礼上骂废了两个皇子,康熙自觉他还是嘴下留情了。

听到康熙这般说,贾攸一时有点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不是,您这自我感觉这么好的吗?

老大胤禔被你骂是“蠢猪”,太子被你骂是“生而克母”,老四胤禛“喜怒不定”,老八“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老九“与民争利”,十三“为人不大忠孝”。

这就很难评,只能说康熙朝皇子不好当,当爹的嘴毒就算了还不拿儿子当人,大概这就是儿子多了不心疼吧!

不过话说嘴毒这玩意儿是不是遗传?还是说当皇帝就是得会骂人?

老四登基之后骂人也挺凶,对儿子也没留情面,老八老九被直接除宗改名,改的还贼难听,乾小四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直接骂死俩儿子。

对此贾攸抿了抿唇,干笑两声,她好像说什么都不太合适,她玻璃心挨不得骂,这等厚爱还是留给康熙的数字军团吧!

这群爷心理素质强大,经得起打击。

听够了八卦,正事儿也该干起来了。

之前贾攸在守孝,不好露面,所以很多事情暂时都搁置了起来,但是之前已经开始的事情进展倒是给了康熙不小的惊喜。

比如说蒙古这边淑慧长公主的羊毛工程就进展的极好,连带着其他嫁进蒙古的格格们日子也都好过多了,果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手里有钱,开始掌握权力之后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原先这群格格们一个个娇柔的经不住蒙古苦寒的生活,还会被陪嫁嬷嬷们欺压。

如今在淑慧长公主的带领下格格们走出了陪嫁嬷嬷管辖的公主府,见识到了自已大有可为之后,有胆大的就直接将陪嫁嬷嬷做的好事直接捅回了京城。

这一下可就炸了锅了,要知道最初设立陪嫁嬷嬷本就是为了保护公主,希望公主不会在嫁过去之后被欺负,有自已的一方净土。

可是陪嫁嬷嬷权利太大了,额驸们或许最初是有想过和公主好生培养感情,但嬷嬷们的阻拦让他们连见面都很难,公主们想召见额驸还会被说不知羞。

就这样公主们的公主府被嬷嬷们拿捏,见不得丈夫,自然也就没有子嗣,年纪轻轻抑郁而终,而额驸们没有妻子还可以有妾室,自然会有妾室生下子嗣。

如此大清的联姻计划自然起不到任何效果,白白葬送了公主的性命。

这消息在京城里传的沸沸扬扬,所有家里有闺女的宗室都急了,这谁家的女儿命不是命?

康熙本就有心处置包衣世家,好生清理内务府,之前因为牵扯的太大一时不好动手,如今宗室都出动了,正好借此机会将内务府彻底掀了老底。

宗室的老王爷们在御书房看到康熙送来的厚厚的一大叠罪证和贪污账册,震惊的下巴都快脱臼了,不是,他们为了给府里多添点进项操心的抓心挠肝。

感情最后他们的银子都去养了府里的下人了?

这谁还能忍的住?这群奴才实在太过猖獗,而且康熙还坏心眼的提到了包衣女子操控子嗣的问题,这个消息再次将这些老王爷们炸了个人仰马翻。

于是这群老王爷们匆匆从御书房告退之后,马不停蹄回了府就开始彻查府里的情况,康熙出手的极为迅速,这些包衣世家半点风声都没听到。

兵贵神速,直接就带兵围了几个包衣家族,老王爷们也极为迅速的控制了负责他们府里的包衣家族,这一通抄检之后更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这群硕鼠属实能贪啊,家里的库房里皇室贡品多的都要溢出来,品相什么的比送到宫里的要好得多,还有那些钱财全部收下之后国库都爆满了。

硬是连夜加了三个库房才勉强装下了,康熙在看到如此丰厚的结果的时候一边震怒,一边也在想着下一步打哪里,他真的,从没打过如此富裕的仗!

老王爷们除了查抄以外还统计了一下各府的子嗣和生母,结果同让让他们大为震惊,各府的嫡福晋都是大选出来的,不是满洲大姓就是蒙古出身。

侧福晋有大选出来的,也有生子之后请封的,然后就是不上玉碟的妾室了,这就全看爷们喜好或者主母给开了脸的。

这统计出来的结果就是,各家嫡福晋少有生下健康的子嗣的,若是生下来健康的也容易夭折,府里活下来健康的子嗣大多都是包衣女子所生。

如果他们不曾察觉,那么等他们百年之后,府邸爵位最后注定会落入包衣子手中,这样的结果让他们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