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战前准备
就在这时,锐健营后卫指挥同知蔡希德向前迈出一步,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语气坚定。
“陛下,马大人所言甚是有理啊,韦孝忠确实提拔过快,末将以为此举不妥。”
紧接着,丰台营前卫指挥佥事高庆忠也赶紧站出来,他神色焦急,急忙附和。
“陛下,两位大人说得在理啊,韦孝忠连升数级将士们恐怕难以信服,还望陛下三思啊。”
两人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更是增添了几分凝重。
郑定心中已然猜出,这几人便是在西直门带头包围强攻魏嚣的那几人、
对于几人争功而致使平叛陷入被动的这件事他颇为恼怒,已经认定这几人不可重用。然而,此刻自已身边难得还有这些愿意卖命的人,已属难得。
他便强忍着心中的不悦,脸上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
“今日你们在平叛中的表现英勇忠心可嘉,朕甚是欣慰。朕现决定,擢升马元谅为三千营提督,赋予其统摄三千营之重任。而蔡希德、高庆忠二人,分别晋升为三千营副提督。”
郑定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整个空间之中。接着,他目光坚定地继续说道:“你们要即刻着手招募勇士,重建三千营。要让三千营重新焕发出强大的力量,成为朕手中坚实的军事保障,为守卫国家、平定战乱贡献力量。”
郑定的话语中似乎饱含着对三人的期许和欣赏,而马元谅、蔡希德和高庆忠三人则表情各异,心中思绪万千。
马元谅心中清楚地知道,如今的三千营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问道:“陛下,如今大战在即,募兵的钱又从何而来呢?而且就算兵招来了,其战力又该如何保障?”
郑定听后,脸上露出自信的神色,从容地说道:“招兵的钱,朕自会从温近仁等叛臣家里收缴而来,如果不够,朕的内库里有的是。至于新募的兵,朕也不会让他们立刻上战场,他们只需作为预备队即可。”
马元谅听后,眼中闪过一抹异色,与蔡希德、高庆忠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三人一同跪下,齐声高呼道:“谢陛下隆恩!”
郑定目光威严地扫视了一圈众人,大声宣布道:“从现在起,京城正式进入战时状态。在此期间,京城的防务将全权交由新的内阁负责,今日朝会就到此为止,众爱卿退朝吧。”
说罢,他又特意补充道:“内阁成员、韦孝忠、六部尚书留下,随朕前往御书房议事。”
众人听后,纷纷依礼退下,而被点名留下的那些人则神色凝重,他们知道接下来在御书房的议事将关系重大,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和走向。
郑定挺直了背脊,面色冷峻,率先迈步沉稳地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留下的众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也都急忙紧紧跟上。
进入御书房后,郑定神色凝重地坐在上位,目光扫视着众人。
“接下来,京城该如何防守?”
身为首辅的叶名真深吸一口气,首先开口:“陛下,如今的局势,本来京城是尚可坚守的,然而温近仁等贼恶意拖延,致使如今我们已来不及逃跑。若要全力防守,臣有三条建议。其一,应当即刻关闭京城的九门,安排重兵严防死守,务必不能让敌人有可乘之机;其二,速速查点库存的粮食以及武器等物资,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长时间作战;其三,需速速下旨召集天下的兵马前来勤王,以增强我们的防守力量。”
叶名真说罢,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严肃之色,双眼紧紧地盯着郑定,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有些忐忑地等待着郑定的回应。
郑定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缓缓地将目光转向兵部尚书程行俨。
程行俨整个人仿佛丢了魂一般,面色苍白且神情呆滞,颤抖着嘴唇接着开口,声音带着无尽的苦涩与绝望。
“据哨探最新回报,贼军前锋已经抵达霸州,快马加鞭而行距离京城最多只有两天的路程。可京城西南两边的州府已然全部失陷,我们已经没有可以支援的兵力了。东北两边燕山一线倒是还有几万可战之兵,可是他们还要时刻防备着关外的大炎。而我们京城的兵,虽说号称有六营三十万人,但是其中员额最为充足的三千营已经在这场叛乱中全军覆没了,其余各营的情况更是糟糕至极,最多……最多,也就能凑出十万人而已,而且这十万人中大多还是老弱之辈。”
程行俨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着头,满脸的愁苦与悲哀。
郑定听完程行俨的话后,心中不禁一沉,随即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宋丰年。
宋丰年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苦涩神情,声音低沉且无奈。
“南方的漕运已经断绝足足有三个月之久了。如今京中所存的粮食,最多也就只能够支撑十万大军使用五天而已。”
郑定听后,心中更是往下沉了几分,他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接着又继续将目光投向其他人。
刚刚继任次辅的原工部尚书徐千秋,此刻倒还算镇定,开口说出目前为止唯一的好消息。
“目前库存的火药、弓箭等各类武器倒是完足,足够支撑京军作战半年之久。”
郑定的眉头紧紧皱起,思索片刻后,开口问道:“那粮食方面,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可想了吗?”
他面沉似水目光炯炯囧地环视众人,期盼着能从众人那里得到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众人听了郑定的问话后,一时间都沉默不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这时,叶名真深吸一口气,又是第一个开口,神色坚定。
“陛下,臣愿意捐出臣全部的禄米一千石,只留给家人一月的口粮。”
叶名真的话音刚落,其余众人也都纷纷表态:“臣等也愿捐出同样多的禄米。”
在这一片表态声中,只有韦孝忠静静地站在那里,默然不语。
郑定心中有些不悦,微微皱起眉头,目光带着一丝不满看向韦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