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宫中宴饮。

姜静宜是孕妇,和宫里孕中娘娘的饮食一样,是单做的,皇后关照,尚食局特别注意。

她吃了,果然还是不好吃,而且十分清淡,生怕孕妇的肠胃受什么刺激。

在宫里参加过两次大宴会了,这是第三次,和大庆典时规模一样,有皇家亲眷,也有许多朝中重臣。

大庆典时萧家老太爷没来,是萧家如今当家的长房萧大人来的,也就是萧侧妃的大伯父,是一个非常慈祥的长相,人也是乐呵呵的。

宴饮的时候,姜静宜余光瞥见萧大人往他们这儿看了一眼,太短暂了,又是余光,看得不真切,她什么都读不出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除夕宴会,萧太师也来了,伍德忠亲自从宫门口一路搀扶进来的,尽显敬重。

还有蔡大人。上次见蔡大人,也是大庆典,那时候还没发生袁氏的事,姜静宜的注意力有限,只能先放在更紧要的人身上,这次倒是可以好好看看两位蔡大人。

老蔡大人和钟家是一样的待遇,不因为蔡氏出家而有什么不同。可以说一直以来,陛下都给大皇子和皇子妃留了位置,自然就善待亲家。

席上是并不空座位的,姜静宜想,给大皇子留的位置,大概真的是龙椅吧。要是大皇子能活过来,陛下真的会站起来给儿子让位。

不过是老蔡大人好像不是很领情,没有按照皇子岳家的位置坐,而是正经坐臣子排位。但是陛下却很吃这一套。

小蔡大人有点胖乎乎的,听说是个急性子,还是个暴脾气,有年少时当街追小偷的光荣经历,还有中状元时上错马的糗事。

宴饮排座位,是一件非常好品味的事。

比如他们肃王府,在皇子中,坐第三个。第一位自然是端王,然后是如今正得宠的八皇子,第三个才是肃王。

八皇子坐在肃王前头其实是很僭越的,既没有成年封王,又是弟弟,本不应该比肃王靠前的。

但这就是帝宠。

帝宠可以决定很多事情。

公主中,坐最前头的,是德妃名下的五公主,端庄大方,和驸马相敬如宾。

德妃没有生育,但是地位却很高,因为德妃一家,对陛下非常有用。给五公主脸面,事实上就是给德妃脸面。

姜静宜想不明白德妃,她的父亲领了一个低等将军的职位,但是没有实职,也从未见德妃的父亲上朝。但是陛下却十分信任德妃,信任她的父亲,还把公主给她养,不知道是什么内情。

唉,她叹气,还是知道的太少了。

和德妃有关的信息,未必就对她有用,但是能多知道一些,总归更好。

席上端王和他的外祖一道,和几位大臣说话。七皇子站在端王身后,一直微笑地聆听。六皇子阴冷沉默地扫视所有人,八皇子喝多了,一早就被太监扶着休息去了。五公主和几位公主都浅饮几杯,说说笑笑的,说着孩子,说着驸马,说着琐事。

皇后和德妃似乎在比拼酒量,贤妃意兴阑珊地打瞌睡。淑妃一直被宫女哄着,拦着她下场跳舞。贵妃笑着看不远处的儿子们,眼里是欣慰的光。十一皇子生母赵婕妤闷头喝酒,不知道为什么不和贵妃一处。

贞婕妤领着九皇子,不多吃,不多喝,仿若游神在外,其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卫婕妤花孔雀一般到处找人说话。还有几位婕妤美人,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就算平时争得厉害,今日年节,总也想安生的。

宴会到了后半夜才停,太皇太后一早便离开了,过不多时陛下也先走了,说要小辈们多热闹些时候。

陛下发话,小辈们不敢不热闹,直到后半夜才散,倒是大臣们先行离开了。

当夜是在宫里歇的。

姜静宜听说晚上不回府,要在宫里留宿的时候,还小小地紧张了一下。

这个情形,太适合发生点什么了。

方才宴饮上,刚生了十三皇子的卫婕妤,那叫一个出尽风头,想动手,现在正是时候,混乱之中想栽赃嫁祸、洗脱嫌疑都是最方便不过的,那孩子,尚在襁褓之中,可还脆弱得很呢。

但是好在,什么都没有发生,又或许是发生了,只是她不知道罢了。

*

第二天回府,他们绕道去了姜府一趟,算是拜年。

走的时候,许氏问她有没有安排好接生姥姥,乳娘找好了没有,得到肯定的回复后还是不放心,就把自已的一个婆子指给女儿,叫她带着走,以后就在王府里帮衬也行。

姜静宜应了。

这婆子姜静宜并不陌生,是五妹妹小时候照顾最多的仇妈妈,仇妈妈的丈夫也在姜府,是账房的。

仇妈妈跟来后,手脚非常麻利,收拾好自已的东西后,几乎就是寸步不离地跟着姜静宜,因为她的产期,就是正月里了。

早先杜府医来请脉,就说了是正月里,并且也说了,是女孩。

肃王想的那些男孩名字,都用不上了。

他一早就开始给孩子起名,从冬月开始,抓耳挠腮地想,男孩名和女孩名各想了许多,姜静宜笑他,他也不恼。

这名字其实是小字,闺名而已,只给亲近的人知道。玉牒上的名字,是排辈的,到这一辈,儿子排守字,女儿排玉字。

第三个字倒是没有要求的,肃王这一辈从兆又从木,其实是因为陛下自已,给长子起了“权”这么大的字,后头就都跟着长子从木字了,足可见陛下对大皇子有多喜欢。

“你别笑,你也帮着想想,咱们的女儿起什么名好。”肃王翻着书,他是焦头烂额的。

那本《澄流志》,姜静宜总算是弄到手看上了,果真十分有趣。虽然大致讲的什么,她已经听肃王说过一遍,但是自已看下来,还是有很多新奇的地方。

文风隽永,代入感十足。

她此刻就正在屋里看这书,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放在火笼子边上烤着,暖和极了。仇妈妈在一边给小郡主做小帽子,她是一刻都不让姜静宜离开自已视线范围的。

谷雨还在火笼子上放了些橘子,吃着酸甜可口,又是热烘烘的,口感独特。

“就叫澄澄吧,又好听又顺口。”姜静宜将书盖在桌上,去拿橘子吃,瞅了一眼书名,随口一说。

“瞎闹。”肃王不赞同,第一个孩子起名,可不能这么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