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一堂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句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让陆谨言今天也接受了一次教育。他也感谢吴爽硬拉着他今天去见习,让他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清晰直观的认识。用今天在办公室的一位老教师的话来说,教书,是一件良心活,想凭这个工作达到富裕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但衣食无忧也勉强能做到。而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除了自身的学识要高,专业水平足够,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奉献精神,教书和育人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段话虽然没有那么精彩,但是一位将自已一生奉献给三尺讲台的老教师的人生总结。他的分析是鞭辟入里的,陆谨言是深有感触的。就像石教授对他,除了教给他专业知识,更教给了他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做人做事的方法,这就是一位好老师。而回顾一下自已到现在,除了遇到石教授这样的好老师,也遇到过初中时的那位给他人生带来不可磨灭阴影的英语老师。所以,一个老师,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
晚上的时候,陆谨言把自已今天的感悟和吴爽分享了,还有自已记得笔记。看着他的笔记,吴爽对比了一下自已的,两者有很明显的差别,她是不分巨细的什么都记,而写字的速度怎么跟得上讲话的速度,所以后面就显得断断续续。而反观陆谨言的笔记,没有一个字是记载老师的教学内容,全部是记载的教学方法,两相比较之下,吴爽觉得自已的笔记可以扔了。
“你怎么这么聪明啊,你才去一次,比我去这么多次还要专业?”吴爽有些懊恼的看着陆谨言。
“是你们陷入了一个误区,没有把身份转换过来,我们是来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教师的,不是来学习这些老师讲授的内容的。所以,不是我聪明,是你们没反应过来。”这番话让吴爽茅塞顿开,再次给了他一个奖励后,就把他的笔记本“据为已有”了。
此后的日子,在大学校园里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去周边学校学习实践,周末和同学们一起组织模拟课堂,他们身上的学生味道在渐渐消退,模拟课堂上也越来越有那么几分教师的味道在里面了。但是,陆谨言对于模拟课堂却有几分不满意,他认为大家在这里太过于注重教学环节了,甚至是有些刻意了,脱离了教育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表演成分太重了。大家都学习过新课程标准,但是,陆谨言认为标准的呈现不应该是这样的,为了标准而标准,而是应该在教学的环节中不露痕迹的展现。但是,很显然,大家不这么认为,或者说达不到这个水准。
学期快结束了,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最后一次的模拟课堂,由陆谨言来进行。一开始,他是拒绝的,但是,在吴爽等人的劝说下,陆谨言也觉得自已不能光评价别人的课程,而自已却没有实际行动。
在精心准备了一个星期后,陆谨言的人生第一次上课要开始了。他选择的是《出师表》这一课。他放弃了大家平常所采用的模式,用自已的想法,忽略那些环节,用自已设计的,类似于角色代入的方式上完了这一课。开始的时候,他是紧张的,看着台下的几十双眼睛,他脑子有过一瞬间的空白,但是很快,他调整了过来,慢慢的进入状态,后面也就越来越流畅,不知不觉中,他的教学就结束了。
结束之后,大家给了比较热烈的掌声,虽然每一个人在讲完后大家都会这么做,以表示鼓励,但这次,掌声很明显的超过了礼貌的程度。最后,教室后面坐着的老师给出了评价“虽然有很多地方都还显得非常的稚嫩,但是,这种打破常规的方式值得大家学习,假以时日,你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老师。”这个评价很高了,全班几乎每个人都讲过,老师有的听过后基本上都是指出问题,给出这样的评价还是第一次。
陆谨言有些不好意思,他只是按照自已的理解进行了这样的一次尝试,结果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这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至于那些不足,在以后可以慢慢学习。他的这堂课,改变了以后课堂模拟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