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申瑞祖父修建申家大院也可是有讲究的,在六十年代请了十几个工人,在家里好吃好喝的住了一多年,才建好了如今东南西北对称上下两层,每层两大间的院落,就是北方的四合院,申老头子也是希望自家风水好,镇家宅,保平安,最重要的是申家团结一致,厚德载物,和谐的家风要传承下去,所以在申家大院正房的祠堂里面,还挂着‘杨厚堂’三个字的大匾,这是当年申瑞父亲出生的那年,院子刚建成,申家祖父亲笔题上去的,现在还挂着在那闪闪发亮,要是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看到申家后人为了财产土地,搞出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事情来,肯定也会觉得心寒。
这四合院有一进院跟二进院,二进院是居住的地方,一进院主要就是养养狗,晒晒东西什么的。这种四合院建筑,它就是典型的四周建筑,中间空地的形式,形成一个院子的形式。四合院属于方形的形状,有四个边、四个角,正与地(东、南、西、北)、四隅(东南、西北、东北、西南)相吻合,在四合院的四个边、角都有所布臵,这就形成了整体的和谐。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的方向,处于正位的四合院,大门都是设在院子的东南角上。在古代也有记载:风之发泄,由地出处,故曰地户,户者,牖户,通天地之元气,简单地说,这是四合院的为通风之处,它就像房屋的窗户,可以通天地之元气。
别说,这房子在那个时候也算是挺讲究的门户,足矣说明,申家虽然只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外姓人,早年都是地地道道的的农民,但是因为申家祖辈往上是官宦人家,后来落难至此地,多少还是有点家底在的,那时候还是挑选了上好的木头修建的,后面有钱了翻修了好几次,才逐步变成如今这种现代化的内饰风格。
家里的正房现在是奶奶住着,东厢房是长子也就是申瑞父亲住的,西厢房是本是二叔和五叔住的,因为二叔家里子嗣不断增多,家里已然住不下,五叔便住进了分配的一套自建房里,一个人倒也乐活,小姑因为未嫁人一直住着家里的西耳房,母亲作为长媳,申家祖母眼睛看不见了,申母自然要住进东耳房照料着住在正房的老太太。
逢年过节的祭拜,村里的大小祭祀,或是每逢轮到申家做头,这些要张罗的活就是大房的事情,申母体弱多病,又有关节炎,本就是在照料着老人了,自然是不肯出面的,而且早前那几十年搞这些东西已经把她搞的疲惫了,再不想搞这些事情了。
于是每次都留给芝华来搞,可是又不愿意对芝华毫无保留的传授,毕竟芝华不是正统的南方人,很多规矩都不太懂,事情做的不好之后,申母本就偏向小儿子申坤,自然是不待见这个儿媳,常常联合小姑申俪编排芝华,讲什么出生不好,不懂规矩,没有教养之类的话,搞得芝华非常郁闷,本就是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好好生生娶回来的儿媳,不好好珍惜,天天跟个没嫁出去的小姑子一起联合起来编排儿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小姑子要给她养老送终呢,但是好在申瑞一直都是心疼芝华的,不管申母她们怎么说,他都是维护自己的妻子的,女人最怕的就是遇到了不好的婆婆,老公还是个妈宝男,这点申瑞倒是给足了芝华信心,更加坚定了要好好做给婆婆看,自己肯定会经营好家庭的。
芝华结了婚就听从申母的建议,辞去工作,在家里操持家务,却还天天被催生,婚后两年怀了第一胎,刚怀上没多久就被申母催着去验男验女,申瑞从始至终都是维护芝华,不管男女,只要是他们的孩子都行,全然不理申母的念叨,直到十月怀胎满月后,才知道是个可爱的女儿。
这下申母可炸了,她的小儿子好说好歹,也是生了一个儿子分得了一栋楼收租,虽说收入都在小儿子那里,但是逢年过节的手里有钱,孝敬母亲和祖母的时候自然就会大方一点,在家里也能让她说得起话,直得起腰杆。这孩子小的时候就看爹妈如何,孩子大了,爹妈的面子都是靠孩子来撑的,所以说养儿防老,防的不仅仅是老了走不动或者生病时候的孝顺,平日里的面子也是需要孩子靠行动来贴金的,这样长辈在家族里面才能说得起话,证明家里还是后继有能人的,遇上个啥事要分配的时候,自然人家也不敢怠慢这家人,或是有啥麻烦的时候,看到这家里人都过得还不错,也是个有底气的人,自然也会高看几分。
申母一直以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为傲,自然也希望两兄弟都能成材,不然自己早年丧夫,在这个家里忍辱负重,好不容易盼着两个儿子长大,就等的是两个儿子都能支棱起来,让自己晚年扬眉吐气。像大儿子靠死工资,每次收到大儿子的红包,捏起来扁扁的,总觉得脸上挂不住,老娘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出来,也不是图那点钱,实在是觉得有点磕碜,碍于面子上,只能回个更大的红包,表示自己的不满。
俗话说儿子有错不是错,错都是儿媳,申母觉得肯定是儿媳撺掇儿子要搞什么自力更生那一套,早九晚九的上班,一天天虽然住家里,但是因为申家大院在A市的城郊,上班路途比较远,天刚亮就得出门,天黑透了才回家,周末有时候还得加班,看着儿子经常胡子拉碴的,年纪轻轻白头发都多了不少,当母亲的哪能不心疼,儿媳天天还在家里啥也做不好,这点上更加不满芝华。
这大儿子本来就是长子,更应该生个长孙才能掌握家里的话语权,这生了个女儿,这以后在申家如何立足,家产还不得被二房和四房的那么多儿子分走了,于是还未出月子,便催着要二胎,说要去搞什么试管,申瑞是无论如何都不同意的,申母便打起来芝华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