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赵峻熙沉浸在开辟的临时洞穴中思考如何设立截教规法时,突然听到浑厚钟声响起,他顿时愕然。

这是何情况?怎么会在此刻传来汇聚仙众的聚仙钟音?

带着心中的不解,赵峻熙走出了洞府,却见到多宝等人在窃窃私语。

“大师兄,发生什么事了?为何聚仙钟响起?是不是三界又要共论道法呢?”

多宝真人一脸疑惑地摇了摇头。

“三师弟,你看我不也很是困惑吗?如果真是要论道,师父早就该告知我们。”

就在大家都在纷纷讨论之际,通天教主低沉而略带肃穆的声音蓦地传来。

“截教子弟,快到三清殿来!”

众人的视线交汇,多宝紧接着下令:“各位师弟师妹,我们赶紧去三清殿!”

众人纷纷点头,驾驭着祥云朝着三清殿飞掠而去。

抵达三清殿门口,赵峻熙惊讶地发现不仅截教的人来了,连阐教众人也不漏过,甚至连玄都能在里面见到。

“三大派聚集三清殿,看来是大事件将至。”

大伙落下云彩,在大门前停下。

赵峻熙正想上前与玄都叙旧,却听见\"吱呀\"之声后,巨大的殿门猛然敞开,他连忙收住步伐。

三 人之一——太清老君、原始天尊及通天教主联袂自殿中走出,燃灯道人在身后相随。

三派 一同施礼拜见:“敬告师父,尊师伯(师叔),还有燃灯师长!”

“免礼了,都起来吧。”三位仙长和颜悦色。

太清老君看了看玄都,目光随后转向广成子,缓缓说道:“广成子,到你了。”

广成子闻言面露欢喜,走上前躬身回应:“是的,大师伯,小道在场。”

太清老君望着西王母所在的昆仑,轻声道:“三个时辰后,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道友将携带他的随从访问昆仑,他们来访会经由你带领我俩的门徒款待。记住,善待贵客但切不可失礼。”

广成子点头,庄重答应:“遵命大师伯,谨记!”

“记得,对待朋友以厚待美酒,待对手则准备利器,广成子,你觉得西方教算是盟友,还是劲敌?”

通天教主微眯双目,含笑询问。

“启禀师叔,据 推测,善行不招恶行来。”

广成子思虑之后回答。

他还记忆犹新,师徒三人曾多次于须弥山对西方教下狠手,这样的恩怨怎会让他们成为盟友?

“哈哈哈,贤侄此言深得吾心。有你在,我们就放心多了,你师尊之言,牢记‘好心款待’!”

对于试图掠夺元始一脉运数的西方教,三清丝毫没有好感。

“不必多言,接引,他来了!”

三大教派 随着太清的目光,看向西方,只见一朵金光闪闪的祥云飞来,隐约可见上面有人影。那无疑是接引圣人及其同伴。

金色祥云降落在距三清殿五里的地方。

“跟随来!”

三清整饬衣物,偕同燃灯以及三大教 迎接。

他们向西方极乐世界接引道人行礼:“见过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道长。”

接着,准提也拱手还礼:“接引,见过三位尊师长!”

四人挺直身躯,互相对视,轻松的气氛弥漫开来。

“几位道友,请容我介绍一下,这些都是我与接引师兄教导不够出色的 。贫道将他们带来昆仑,便是希望这些晚辈能够开阔眼界,领略东方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免像西方那样局限于一隅,从而滞缓心志,影响修行进度。”

看到三清的目光注视过来,接引身后那四位立刻一同朝着三清施礼,姿态甚是恭敬。

“准提道友太过谦虚了。按照通天的看法,这几位即便是放在东方,也是出类拔萃之人!大哥、二哥,小弟所说,是否在理呢?”

太清老子与元始天尊相继点头表示赞同。

三清觉得,准提带领西方佛门 来拜见,并非无意之举。既然如此,不如就顺着准提的意思说出相反的见解。

“说实话,几位道友可能不了解,准提将那些不成才的徒弟带出来,是为了让孩子们领略玄门仙术的奥妙,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看到三清完全不为所动,准提无奈之下,不得不吐露此行的初衷。

“既然这样,广成子,你就负责接待这些来自西方的同道好友吧,务必用心款待,不可冷落,更须注重礼数,免得外界误会我们玄门之人缺乏礼貌。”太清老子淡淡地说着。

广成子恭敬地应答:“是的!”

准提也笑开了:“诸位请随意,去向我们的师长请教多多,汲取更多的智慧。”

身后四位 应声道:“是!”

随即,在以广成子为首的截教与太一教众 簇拥下,他们朝着三清殿后面宁静的区域走去。

离三清殿五里之外有一处险峻断崖,上面飞泻而下的瀑布,四周山花盛开,鸟语花香,真是风景优美极了。

广成子带着二十多名截教和阐教的 ,引导西方三位佛门 来到这个地方。

“师兄广成选的确实是道家讨论的佳地。”多宝真人微笑道,然后转头询问:“敢问几位大师道号?”

“贫道名弥勒。”

“贫道法号药师。”

“贫道大势至。”

“贫道唤作地藏。”

“诸位请受贫道一行一礼!”四人朝着周围的阐截门人行了一记礼。

广成子微微颔首,伸手虚指向座:“诸位请随意落座。”

大势至眼神闪烁,疑惑开口:“何处就座?”

多宝峻熙声笑道:“顺应天道,大地法则源自天地,天地法则遵从自然而设。顺应道法,自在者即坐于大地之间。”说着,他悠然坐到瀑布旁边一块青石之上,笑望着四位西方 。

截教和阐教的 仿效多宝的模样席地而坐,看向西方佛门 时,眼神中难免流露出些许戏谑。

然而,赵峻熙心头沉甸甸的,西域名正言顺前来,且在辩论术上名声赫赫。

如今但愿师兄弟姐妹们能警醒,切莫轻敌。他在内心默默祈祷:

“原来是我们太过拘泥于此相。”

地藏不由轻笑着摇头,挥开袍角,在草地中随意落坐。

接着,弥勒与两位同伴也随之效仿他的行动。

目睹西方教四人那干脆利落的动作,广成子和多宝二人都神色一动,不自觉地交换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凝重。这样毫无阻碍的坐下,如果他们没有充分准备,谁又能信?

只能说,他们刚才的表现,只是惑人视听的手段,却被两人识破了真实意图。就座之后,众人开始了混沌往事的谈论。不过言语间逐渐转到了各自修行的道路,分歧与辩论越来越多,声势渐起。

“既无共识,不如由我们论道一番,验证各自的道行如何。”圣母无当他心中烦闷,忍不住轻哼一声道。

四目交汇后,西方教众都点头表示赞同。

身材圆润的弥勒最先站起身来,面带笑意地说道:“出家人弥勒在此,请诸位问问道统者,是否有意愿与贫僧进行一场交流。”

正当无当成形想要起身,却被多宝真人按住了。

“无当师妹,须防西方教蓄谋已久,若稍有闪失会堕其计中。还是让我先摸清他们底细再说。”多宝劝解着,并示意她保持警惕。

见多宝已行动,无当只好应允:“师兄行事多加小心。”

多宝向无当露出了自信的微笑,示意她不必紧张,然后他缓缓站起,迈步来到弥勒面前,笑道:“多宝,特来与西方大道一较高下。请问这位高朋今日论道的话题是?”

弥勒对多宝躬身回应:“西方的传闻曾述大师兄你,截教多宝名传遐迩。能与道友谈论天道,实属弥勒的幸会。今日论的,即是天道。”

闻言,不管是截教修士,还是阐教中人,无不愕然,低声交谈起这令人震撼的话题。

一开始就论“天道”,这西方教的底气也太大了吧!

唯独西方教众人,依旧镇定自若坐在原处,似乎他们所言并非什么骇世之事。

远处,准提道人身披欢笑之色,却并未发声。唯有太上教主元始微微合目,扫了一眼,却也未多做评论。

多宝虽然眼中的惊讶之情显露无疑,然而更深层的则是深沉凝重。

“如若世间万物本无情无义,在这苍穹中不过一草木之属,何论之?”多宝缓缓道来。

他的话引来许多截教 点头附和,他们的求道之路源于师恩无边的通天圣人在混沌之中开宗立派。为了变强,证取大道,在这残酷洪荒中立足,他们日夜苦练。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弥勒听及多宝之说,却是慢而坚决地摇摇头,面容悲悯地看着对方,一句一顿地说:

“非也,非也,天道存慈悲,公平公正。”

这话彻底反驳了多宝方才的观点。

一时间,两人一个态度恬静,一个满面微笑,均无丝毫让步之意!

四周观者分明感受到两人目光交接时迸发的智慧火花!

“施主慈悲心肠,贫道深感敬佩。然而慈悲之念如果用错位置,原本能救人反成为祸害啊!”

“请问施主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搅和个没完?”

多宝道长听了这话,眉毛微微挑起,冷冷质问。

“胜负已然分明。”

准提道人听见后嘴角上扬,淡笑着道。而他的声音,恰好落在了截教通天教主耳中。

通天教主忽然转头看向准提,仿佛有所触动,面色微变,却未再多言。

这时,见到多宝掉进了言语陷阱,弥勒不禁大笑道:

“施主可知,如果你拯救这金燕,巨雕就得忍饥挨饿直至饿死吗?这样的后果,您的所作所为岂非跟妖庭恃强凌弱如出一辙?”

多宝闻言一怔,内心有些动摇,只道:“世间岂有皆大欢喜的办法?”

弥勒的笑容愈发灿烂,如同猎人望着陷入圈套的猎物般满意。

“阿弥陀佛,确实世间难以做到两者兼顾啊。”

一众人的反应各异,截教门人面面相觑,满脸疑惑,不明所以。

弥勒这么说,难道是要认败?那先前的言论是否成了讽刺?

然而,人群中却有不同意见的赵峻熙。他已看破弥勒的打算。

事实上,论起修为,多宝确实超越了弥勒;但如果仅论舌辩技巧,就连截教全体成员合力也斗不过弥勒一人。

不过别忘了,在场并不包括他,赵峻熙自视甚高,认为自已不在其列。

多宝道长眉头紧锁地看着弥勒,试图透过其胖子外衣探究内中玄机。

但弥勒面带浅笑,并未言语,他只是抬起左臂,撩开衣袖,露出手腕上雪白的肌肤,臂膀上厚厚的赘肉与体型相符极了。

就在下一刻,他却右手持起一支碧玉戒刀,一刀斩断了自已的左手小臂!鲜血瞬间涌流。

这场突然而来的血腥,令所有人震惊不已,不知他意图何为。

修道难道真需要自我损伤到如此地步吗?这样也太不讲规矩了吧!

目睹这一切,多宝的眉头越蹙越紧。

倒是弥勒,如同没事一般,用右手法抓着落地的左手随意抛向那只囚困在原地的巨鹰。他的身体周围佛光弥漫,迅速解开了多宝布下的屏障。

“唳——!”巨鹰发出一声清亮刺耳的尖叫声,挥舞的利爪稳稳地扣住断手,振翅飞升至天空。转瞬间消失无踪。

弥勒笑容依旧,佛光再次弥漫止住了手臂流血,接着看向多宝道长。

“罪过罪过,我只是不想血腥污染了神圣的昆仑仙境,而这巨雕没有食物必亡。我看它悲凉,故割肉给它。金燕虽得生,雕也能免饿难。”

多宝道长一脸不悦,低哼了一声,一语不发,气氛愈发凝重。

弥勒环视一周,又说道:“天地并非不慈悲,若是我们修道者恒存怜悯之情,自当有一天达到天人合一之境,这才是贫道理解的至高法则。”

奇妙的是,当弥勒讲这番话时,周身散发出的禅宗佛法气息更显得深沉浓重。

多宝道长试图反驳,但一时之间无言以对,无奈地道:“这场论辩,算是…贫道输了。”

说罢,多宝歉然拱手离去,神色有些落寞。

听到多宝承认败北,截教众 立刻按捺不住心中的波澜。

身为门下大 ,多宝道人居然在辩论上输给了西方教那个默默无闻的弥勒?难道截教的道统不及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