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最为保守的预估,最多也只能在准提的手下坚持十个回合;然而,准提仅是六圣中最弱的。特别是那三清,与祖巫同根,如今差距却如同天地悬殊,这让作为首领的帝江内心五味杂陈。

元始祖师昔日在紫霄宫里提及“圣人之下,尽是凡尘”并非空谈。

\"老大无需过于忧虑,虽然我们的实力无法与圣人抗衡,然而圣人建立教诲,引领万物向善并主宰三界的教导,他们不会轻易涉足我巫族与妖族争斗,除非万般必要之时才会出手干预。\"

烛九阴看到众兄弟忧虑不安,开口安慰道。

争夺天下主导与角色归属,归根究底不过是天地秩序的守护和世界的进化,而这才是主角的责任所在。

在烛九阴看来,由于天地主角和圣人的职责不同,只有当巫妖之战对洪荒世界产生重大危害时,圣人才会选择出手。他以局外人般明理的口吻询问:\"小友赵峻熙,你既是吾巫族的朋友也是圣人之尊,对此刻巫族面临的困境有何良策呢?\"

赵峻熙也不推辞,开门见山地表达:“鄙人冒昧一提,各位大尊请听我一言。”他知道,现在处于盘古殿内,受到天道气息影响,言论可以更为坦诚,不过想要说服那些刚直的始祖巫,还需技巧与方法。

始祖巫听到这里,本能地探向平时并未关注的灵魂深处,瞬间面色各变,仿佛置身于五颜六色的颜料铺中。他们惊愕地发问:“这是……怎么回事?”

事实揭示出令人惊讶的画面:他们的神魂核心竟包围在浓郁如同实质的罪恶业障乌云中,将每个祖巫的本体层层环绕,几乎不给留下半点儿缝隙!

如果不是赵峻熙提醒,这些古老的存在压根察觉不到自已身上业力如此深重。尽管巫族从不崇奉天地,但他们作为经历了无数元会的生命体,深知亲眼所见的重要性。

祝融满脸惨白,往常的暴脾气也不复存在,声音颤抖着问:“二哥……我们以前怎么从未意识到这一点……”

面对困惑,自然而然地,他向智者烛九阴求援,烛九阴苦笑着说:“当局者迷,自以为能够超脱,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替吾族谋划,却不慎深陷其中。”

赵峻熙摇头安慰:“尊者无需自责,这不是你个人的过失。巫族正处于大劫,连连血战妖族导致生灵涂炭,于是因缘牵系,智慧被迷惑。”

“赵小友是否有补救之法?”帝江感慨万千,期待地看着他,“纵使我辈始祖在此劫难中消亡,也要为保留吾族血脉努力。”

面对同样的业障重压,帝江深知要在浩劫中解脱实非易事,他本无意于此征求赵峻熙的意见,但这无疑是绝望中的一线生机,抱着一丝期望。

\"愚有一二想法,或许能助尊者一臂之力。\"让所有的始祖巫意想不到的是,赵峻熙言语间的信心暗示着他似乎已有解困之道。

祝融眼神瞬间放亮,催促地说:“小友,请你快说。”

赵峻熙微笑着详述:“尊者们的实力冠绝洪荒,普通因果纠缠自不足虑。然而在浩劫当中,灾劫邪风足以干扰理智,不觉间可能会违背天地大势行动。对抗妖族之际,想必大地上受的损伤并未恢复吧。”

他们都具备巫族只动手不善后的特点,又怎么会费尽力气去修复战后的天地秩序呢?有这个时间,不如再多灭一些妖族才是!

“起初或许能靠洪荒世界自身的生命力缓慢修复,但是这几纪以来,尊者您们的战斗和妖族无数冲突积累下来,旧疾未愈新患又生,再算上巫妖争斗的影响波及一切生物,罪孽绵延无际。随着时间流逝,各位身上的因果循环也越积越重。不如回溯龙汉劫时期,回想当时那三族最后的结局。”

提起这段远古的记忆,所有祖巫齐齐心头一寒。那个时候统治洪荒的,不再是巫妖两族,而是更为显赫的青龙、凤凰与麒麟三大氏族。然而随着龙汉之战尘埃落定,这些曾经的霸主们却一一走向衰败的境遇。

祖龙化身为大地的一部分,用自已生命精华去滋养伤痕累累的大地,然而这并不足够让他免于天谴。尽管付出巨大代价,龙族仍然遭受天地排斥,最终衰颓地沉寂 深处。

凤凰始凤驻守在南方明火山,调理阳火以保护大势不乱,最终天地感受到它的善良,允许它继续繁衍生息。

而始麒麟更是化身为五大神兽之一,镇守华夏大地,确保洪荒的平静,从而摆脱了毁灭的命运。

祝融瞪了赵峻熙半晌,憋出一句:“我祝融小心肝受不住大惊吓!你小子莫吓唬我啊!”

他这话虽出口,其余十一人却并无一丝笑意。这可是血淋淋的教训啊,前次龙汉初期的大劫中那些惨烈的景象已经彻底唤醒了祖巫们的警惕,特别是相对清醒的帝江、烛九阴和后土三位。

“小友既然有法子,那就说来看看嘛,是否可能 此事。”帝江率先认可,为赵峻熙打消疑虑。

毕竟巫族的信誉尚存,有帝江保证,赵峻熙总算放下心防,缓缓说出:“各位尊者业力深厚,其实解除的方式并非复杂,只需积累足够多的德行与运气就可以。”

共工一脸不爽:“小子说简单是简单啊,但这德行运气又不是随地可拾的花朵,岂会那么简单就拿到手?”

几声赞同的轻鸣,几位祖巫显然也在思考赵峻熙的话是否可行。烛九阴更是首次开了口:“赵小友有打算不妨直言。我们听你说说,看能否付诸实践。”

“功德这方面吗,目前正好有一个机会。”赵峻熙信心满满地道,“比如改造南方那百万座大山,修复破碎的地脉,让那些平常生物也可以居住其中,这样岂不是极大的功德?”

此言一出,帝江三人目光闪动,似有领悟,然而其他几个祖巫仍是迷茫不解。

“在那十万大山深处,巫族可以任意进出,何需进行改造?”

赵峻熙曾从通天教主那里得知洪荒中的一些险恶之地,比如十万大山就是其中之一。大山中充满了致命的瘴气,对于巫族因身体强壮可能无妨,但对于一般生灵来说,只要接近边缘便会感到肢体无力,头晕目眩,更别说探索其中了。此外,这些瘴气还定时向外蔓延,对于生活周边生物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且大山里潜藏着无数剧毒野兽,不仅毒性强悍,实力至少都是玄仙级别,极具攻击力。它们被瘴气侵蚀后失去了理智,只懂杀戮,对洪荒天地既无益亦是个麻烦。

因此,祖巫帮助洪荒天地除去这颗棘手的钉子,难道不应该得到功德嘉奖吗?这是必然之事,甚至数额不小。

听完赵峻熙的想法,十二祖巫纷纷热切回应,恨不得立刻前往十万大山实行计划。“赵小友的方法切实可行!我帝江代表巫族万千子民在此感激!”在赵峻熙的话语下,原本郁结的心情帝江变得愉快,爽峻熙笑道。

“尊敬的大人们,请各位务必记住,妖族的东皇太一与帝俊非等闲之辈,如果被他们发现行动,必定会引起纷争。请隐蔽行动,绝不能让妖怪识破踪影。”赵峻熙再次强调此事。

“说得很对,两只羽毛凌乱的乌鸦如果知情,肯定会对我们的计划造成干扰。”帝江深表认同,对赵峻熙投以温和的眼神。

“小道能助巫族,实在感激不尽。如有所需,尽管开口。巫族尽管强盛,却从未忽视友人。”赵峻熙嘴角上扬,这份真诚让他深信不疑,即使换成妖族,他也万般不相信。

事实表明,像巫族这样既有实力又慷慨的大族,确实是值得信任的朋友选择。

听帝江如此赞赏,赵峻熙大方开口:“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客气。我希望得到前往不周神山的通行证,还有这个……”众祖巫随着他的视线望去,看到的正是盘古心脏上方的一片金色祥云,这是赵峻熙想要的“庆云”。

闻言,帝江稍作思考后,在赵峻熙忐忑不安时爽峻熙笑道,伸手将其摄于手中,递至赵峻熙跟前。

赵峻熙明白这神器与开天辟地后留下的不周神山息息相关,对我们巫族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然而,赵小友不顾妖族压力为我们的谋划献计,仅仅这份胆识就应足以让他成为此神器的主人。我想赵小友是否可以回答我一个小问题呢,当然,这神器最终归你所有,不管怎样都改变不了这点。

深深赞赏着帝江的果断,赵峻熙听完这话,毫不迟疑地点点头。

“请尊者指教,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身为人类,为何愿意助我巫族呢?别说我没告诉你,得罪妖族可并非易事。”赵峻熙沉默片刻,然后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如果说只是因看不惯妖族行为,并且他们对我们人族造成的滥杀无辜;而同时,巫族能更好地合我的心境,那么尊者是否会相信呢?”赵峻熙坦率道。

帝江眼瞳骤然一亮,紧接着问道:“我看你在修练风的奥秘吗?”

见赵峻熙点头确认,帝江转头吩咐风之祖巫天吴:“天吴啊,赠给赵小友你一滴精血!”

闻言,天吴毫不犹豫地抬起左手,置于胸膛,随着法则共鸣,一颗晶莹的精元逐渐凝结掌间。

随着精血不断扩充,它四周环绕出细微旋转的旋风。

直到达到拳头大小时,烛九阴停下动作,神情略显苍白,她拿着这滴精血走向赵峻熙,将其递给他,开口道:“混沌初开,盘古大神共留存十二滴精血。我们祖巫每人都有一部分。如今赠送给你一滴,表达我对你的支持之忱。”

“感谢!”

收纳起星空庆云与天吴的赠礼,当赵峻熙离开盘古殿时,思索了一会儿后,他对众位长老说:“众位,最好还是找个隐秘的地方,每位留下一滴本命精血,以备不时之需。”

坦诚相对,你给予我真心,我也回应你的真挚!望着赵峻熙离开的背影,帝江慎重地下令:“关于赵小友今日来过之事,大家务必藏匿在心中,不对外泄露半点风声。自此刻起,第一,召回所有在外的族人;第二,全心寻找那通往另一界的通道;第三,按批次进入十万大山修补地脉,积累功德。”

——走出盘古殿,赵峻熙缓步迈向那宏伟无比的不周神山。

居于洪荒中心,不周山被誉为支撑天地的大柱,它源自盘古大神的骨髓,肩负着承载洪荒的重任,也是洪荒生命起源的根本。无数的珍贵灵宝,正是从其内部诞生并孕育而成。

葫芦藤、凤火芭蕉这种先天灵根也都在此处生长繁茂,后来为各路神通强大的存在尽数占据。

说到宝地,没有谁能挑战不周山作为洪荒之首的地位。

远远望去,一座巨峰拔地而起,无边无际,直冲天际。万座巍峨的山峦犹如龙鳞环列山麓,在敬畏之情下紧紧依偎于不周山周围。

滚滚气韵汇聚成漫天祥云缭绕山顶,造化之力浓厚无比,仙果珍药遍地都是,这里充满无尽的机遇。

古老沧桑之气缠绕山石表面,一道道淡金色毫芒犹如生机涌动,古老且坚韧不屈的盘古意志笼罩四方。

这就是盘古伟力的表现。

尽管盘古已经通玄,身躯幻化无形,但他的意志却永恒犹存。

随着时光的流逝,混沌山巅的盘古神威逐渐式微,此刻只留存些许余辉。赵峻熙伫立于不周山脚下,他感到的震惊无以言表,对眼前如巨龙般的天空之柱的形容词匮乏得很。

昆仑山,三位清净之主所在的圣地,其广袤延伸超过亿万里,已是洪荒中名列前茅的灵脉。然而在不周山面前,它还是略逊几分光芒。

作为孕育万物生机的不周山,它作为天地脊梁——盘古巨人的支柱之称实至名归。只有超越太清境的大能才有靠近它的可能,在昔时,连准圣都需攀登才得进入。如今,连玄仙的修士都能在此徘徊游走,而对于达到金仙境界的,便足以攀登其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