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的凤翔军看着离城墙越来越近,城墙上的守军依然没有抵抗,胜利就在眼前,一个个大喜过望,冲得更有劲了。

突然,跑到前面的凤翔军脚下咔嚓一声响,脚下一空,瞬间掉了下去。

从城墙上看去,在离城墙二三十步远的地方,露出了一条宽四丈,长十数丈的沟壑,犹如没有水的护城河一般。

这是由民兵事先挖好的陷阱,上面铺着木板,陷阱中埋满了尖锐的竹签,为了消灭更多的敌军,特的将机关设在了靠城墙一侧。

那些冲到陷阱上面的凤翔兵,全都掉入坑里,哀嚎声一片。

与此同时,埋伏在城外土坑中的守军,点燃土炸弹,一齐扔进陷阱中。

“怦怦怦怦……”

一阵密集的爆炸声响起,浓黑的硝烟升腾而起,形成一条十数丈长的黑龙。

阻隔在后面的凤翔兵早已吓得双腿打颤,哪里还有斗志,转身就要跑。

“放箭!”

李存孝一声令下,隐蔽在城墙垛下的守兵呼啦一声站起来,引弓便射。

凤翔军再次成为被收割的稻草,一茬接一茬的倒下去,最终逃回本阵的,十不存一。

李茂贞铁青着脸,手中的马鞭都快被他捏碎了,从军以来,他一直顺风顺水,还从未遇到如此大败。

攻城前敌指挥官胡敬璋垂头丧气的来到李茂贞面前,说道:“大帅,攻城受挫,都是末将无能,请大帅治罪。”

李茂贞缓缓将手放到了刀把上,胡敬璋面色死灰,引颈受死,三次攻城,三次惨败,虽然是客观条件所致,但他作为指挥官,这锅他不背也得背。

李茂贞身边众将见李茂贞要拔刀,立刻替胡敬璋求情。

“大帅,这次攻城受挫,胡将军虽有责任,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守军太过阴险狡诈,还请大将刀下留人。”

“是呀大帅,看在胡将军这些年屡立战功的份上,饶了他这一次吧。”

“大帅,阵前斩将不吉利,具我军正在用人之际,不如让胡将军戴罪立功吧。”

李茂贞其实也不想真的杀了胡敬璋这员手下大将而自断臂膀,见众将求情,便借坡下驴,慢慢放开了握刀的手。

“既然众将都为你求情,那本帅就饶你这一次,若下次再作战不力,定不轻饶。”

胡敬璋见李茂贞松了口,暗暗松了口气,如果真就这么被砍了,那也太憋屈了。

“大帅,让末将再攻一次,这次末将若再攻不下来,甘愿受死。”

对于守军的狡诈,胡敬璋也是大为气愤,当即请战,他要一雪前耻。

李茂贞叹了口气,摇头道:“算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已三次受挫,士气全无,若再强行攻城,只会徒增伤亡罢了,撤军吧,休整一晚,明日再战不迟。”

城墙上,李晔下令打开城门,让城外扔弹的士兵进城,然后再次关闭城门。

李筠看着城外的凤翔军,说道:“他们会不会再次攻城?”

李存孝说道:“不会了,他们接连受挫,士气已耗尽,再次攻城已毫无胜算。”

李晔说道:“没错,今天他们是不会再来攻城了,今天只是试探性进攻,明天才是硬仗。”

李晔话音刚落,城外的凤翔军便开始后撤了。

城上的守军见此,也都纷纷松了口气。

“传令全军,除了必要的哨卡和巡逻外,其他人就地休息。”

不一会儿,李居实前来禀报:“禀陛下,我们的伤亡统计出来了,死十二人,伤三十六人,包括十一个抬架队员和一个护士。”

今日守城虽然大胜,但也有一倒霉鬼不幸被石炮和箭矢射中。按照要求,担架队只需要在战事停止后再来运送伤员,但担架队员和医护人员为了及时救助伤员,往往冒着箭雨抢救。

守城军民如此众志成城,李晔也很是感慨,唐末的长安城多次被攻破,责任并不只在军队,高层统治者应付绝大部分的责任。

李晔并没有休息,而是第一时间去了医院,对伤员逐个进行慰问,又带着一众文武大臣和众将士对战死者进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

两天下来,虽然都是胜仗,但也战死了三百多人,其中盐州六都兵占了差不多一半。

李晔对工部尚书陆扆说道:“战死的烈士遗体,家人如果要领回就领回,安葬费由朝廷支付,不领回的就在皇陵旁边找一块风水宝地统一安葬,每个坟墓都要立碑。同时,要加紧修建忠烈祠和卫国英雄纪念碑。”

陆扆说道:“臣一定亲自去督促,力争用最快的时间完工。”

银州,定难军节度使府,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保大节度使李思孝、银州防御使李思忠齐聚一室,商议天子发出的共讨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的檄文。

李思谏、李思孝和李思忠都是党项族拓跋思恭的弟弟,因拓跋思恭在抗击黄巢之战中有功,得赐姓李,改为李思恭,封夏国公,拜夏州节度使。

历史上,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攻打长安时,除了李克用出兵勤王外,还有几支关中军队也派了兵,其中就有定难节度使李思谏和保大节度使李思孝。

李思孝问李思谏:“二哥,我们要不要出兵?”

李思谏说道:“我听说李克用已经攻到华州了,王行瑜也被挡在了渭河以北,李茂贞在路上也遭到了朝廷的伏击惨败,李王韩三人败局已定,如此时机,千载难逢,我们当然应该出兵。”

李思孝和李思忠都表示赞同,毕竟,他们的大哥拓跋思恭当初就是靠投机而被封为节度使和夏国公的,以前面成功的先例,他们当然要有样学样了。

拓跋思恭本为夏州的一个偏将,黄巢进入长安报,他誓师讨贼,朝廷封他为左武卫将军(正三品上阶),权知夏银绥节度事,结果在王桥被黄巢击败,只得退回夏州。

退回夏州的拓跋思恭,大誓招兵买马,并上书避祸成都的僖宗皇帝请求再度讨贼,僖宗饥不择食,只要对他表忠心的都大加封赏,于是赐夏州员为定难军,封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

说起这个拓跋思恭,可能大家不熟悉,但他的后代中出了一个牛人,大家一定认识,那便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

李元昊之所以能在宋朝时期建国,就和秦始皇奋六世余烈类似,全得益于祖上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拓跋思恭之后,拓跋家族世代占据夏绥地区,唐灭亡后,已经改姓李的李氏家族,一直没有称王,一直奉中原朝廷为正朔,实则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并利用一切机会,增强自身实力。

宋朝建立后,实行重文抑武之国策,就在朝廷准备对定难军下手之际,定难军节度使李继筠去世,其弟李继棒继任。

李继棒怕自已年轻资历不足以服众,于是趁上京述职之际,向朝廷表示愿意交出其地。

李继棒的行为,引起了定难军的不满,其族弟银州防御使李继迁带领党项各部叛宋。

而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正是李继迁的儿子。

李继迁出生的地方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李继迁寨,大明王朝的终结者李自成,就出生在李继迁寨,所以他自称是西夏皇族后代。

历史上,银州防御使李思忠并没有出兵勤王,但现在就是去捡功劳的,李思忠也没有犹豫,当即同意出兵。

就这样,三兄弟即刻整顿各自的兵马,当日就派出了先头部队。

长安城,李晔正在听取李筠的汇报:“陛下,不良人来报,讨贼檄文发出去后,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保大节度使李思孝、银州防御使李思忠、泾原节度使张钧等纷纷响应,兵马已经开拔。”

除了李思忠,另外三人出兵早已在李晔的意料之中,毕竟历史上他们都是出了兵的。

李晔问道:“华州那边如何了?李克用有没有开始攻城?”

李筠说道:“据刚收到的消息,李克用只是围住华州城,还没有开始攻城。”

历史上,李克用围住华州城,韩建上城墙求李克用放过他,但韩建曾帮助朝廷讨伐过李克用,李克用岂能放过他,正准备攻城,却得知李茂贞和王行瑜打算劫持天子,当即放弃攻城,挥师长安救驾,韩建就这样逃过了一劫。

朱温攻入关中,韩建投降朱温,得朱温重用,官至宰相,一时风头无两。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杀死后,人心动摇,六月二十日,马步都指挥使张厚发动兵变,韩建被杀死于衙署。

可李晔并不想让韩建这个乱臣贼子活那么久,此次他主动挑起战争,又被李克用大军围住,正是弄死他的绝佳时机,岂能放过他。

“传朕旨意,令李克用和李戒丕必务攻下华州,活捉韩建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