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令,乃上尚书省的最高长官,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武德年间担任过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便不设尚书令 ,开元年间,朝廷曾拜郭子仪为尚书令,结果郭子仪连上两道辞表请辞了。连郭子仪都不敢担任尚书令,你李茂贞何德何能,甚至可以说是胆大包天。

不过历史上李茂贞还的如愿坐上了尚书令的宝座。

乾宁三年(896年),李茂贞诬陷延王李戒丕无故攻打自已,领兵入朝请罪,和禁军在兴平娄馆遭遇,禁军大败,李茂贞大兵逼近长安,吓得昭宗仓皇出逃。

也就是在这次,昭宗被逼无奈下,加封李茂贞为岐王,拜尚书令。

不过那是昭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的妥协,你现在要尚书令,想不想都不可能。

再说凤翔军进驻长安城,那更是异想天开,如果天子答应了,那就相当于将长安城拱手让给了李茂贞,并亲手将自已交于李茂贞之手。

除非天子疯了,否则绝不会答应李茂贞这两个条件。

崔昭纬干咳一声以掩饰自已的尴尬之色,说道:“岐帅所提之条件,不敢擅自作主,需上禀天子之后,再行答复。”

李茂贞说道:“那本帅就坐等崔相的好消息了。”

反正他不急,好饭不怕晚,如果到时候天子不能满足他,带兵去要便去。

北司值房内,西门君遂、刘景宣、刘季述、王仲先等一众手握大权的宦官齐聚一堂,正在密谋着明日早朝之事。

“李存孝和薛阿檀已达长安半月之久,对他俩的处置天子依然没有明确表态,为免夜长梦多,明日早朝,我们要联合上奏,请求斩杀他俩。”观军容使,神策军左军中尉西门君遂首先开口说出他的想法。

神策军右军中尉刘景宣道:“不错,天子此前收回神策军扈跸、耀德、宣威和捧日四都,尝到了甜头后,就一直在想着继续收回我们的兵权,只是碍于他手中没有大将,不然早就动手了,如今他收降李薛二人,极有可能就是为了此事,如果让李薛二人进入了军中,我们的末日就到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早作打算。”

枢密使王仲先赞同道:“刘中景说得在理,当今的这个天子和前朝僖宗同,僖宗对我们北司宦官言听计从,而现在这个天子则和我们疏远不少,自从杨复恭反叛之后,他对我们更是没有好脸色。”

枢密使刘季述说道:“咱家早就说了,如果现在的天子不识趣,那咱们就换一个识趣的,南衙的孔纬和张濬与李存孝有仇,咱们正好趁此机会将他们拉入阵营,一不做二不休。”

王仲先说道:“刘枢密说得对,禁军撑握在咱们手中,连宫廷禁卫都是咱们的人,天子手中并无人手,忠于天子的李筠李居实这些人都在城外的新兵营,李存孝和薛阿檀也都不在城中,鞭长莫及,而且现在又有外臣相助,定能一举成功。”

西门君遂说道:“不到万得不已,咱家还是不愿走到那一步,废黜天子,那是要背千古骂名的。”

内枢密王彦范说道:“千古骂名又怎样?那都是死后的事情,总比现在被人弄死强。”

王仲先说道:“西门军容难道就没有发现,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生死攸关之时了吗?”

西门君遂问道:“王枢密此话怎讲?”

王仲先说道:“天子正在训练的新军,正是用来制衡神策军的,新军练成的那一天,就是我等的末日。”

刘景宣不以为然的说道:“王枢密这话严重了吧,不过区区三万新军而已,而且不是天子在亲自训练,哼,就他一个生长于深宫的公子哥,哪里懂的军旅之事,能练出什么样的军队来?”

内枢密薛齐偓说道:“别忘了天子身边还有李筠和李居实。”

西门君遂嘲笑道:“就那两个丘八,你还真把他当一盘菜了,别人不清楚,咱家还能不清楚?以前不过是两个统领百十人的旅帅,那四都兵权被天子收去之后,才提拔为都将,哪有甚统兵经验,指望他二人练兵,简直就是个笑话。”

王彦范说道:“可现在还有李存孝和薛阿檀在新兵营中,天子一定会让他二人相助的。”

西门君遂说道:“所以咱家才说,明日一定要说服天子杀了那二獠,否则后患无穷。”

薛齐偓说道:“如果明日天子依然不愿意呢?”

西门君遂叹了口气,说道:“明日我们联合外臣一同施压,如果天子依然不愿意,那就说他真的要和咱们撕破脸皮,既然如此,那就依你们所言,一不做二不休吧。”

刘景宣也说道:“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也只能如此了。”

王促先和刘季述对视一眼,拍手道:“好!要的就是二位这句话。”

军队在西门君遂和刘景宣手中,如果得不到西门君遂和刘景宣的支持,他们几个纵使有万般想法,也无济于事。

刘季述说道:“一会儿咱家亲自去拜会孔纬和张濬,请他们联络各自的亲信,明日一起向天子施压。”

西门君遂问道:“你们可有想好,废了当今天子,另立何人?”

王仲先说道:“我们几个商量过,觉得立吉王李保为妥。”

刘季述说道:“没错,先帝驾崩之后,群臣本就打算拥立吉王李保,如果不是杨复恭强权相压,哪有当今天子的事。”

刘季述所说不假,僖宗一来所纪尚轻,二来嬉戏一生,并未指定皇位继承人,文德元年(888年)三月五日,僖宗驾崩前一天,当时群臣认为,吉王李保最为贤明,就想立他为帝,但遭到了杨复恭的强烈反对。

杨复恭因为继承了号称十军阿父的田令孜的职位,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群臣只得作罢。

于是,杨复恭矫诏立寿王李杰为皇太弟,监军国事,次日僖宗驾崩,李杰在杨复恭等人的拥立下登基,并改名为李敏,后又改名为李晔。

刘景宣听闻刘季述他们选了李保,也表示赞同,说道:“吉王确实是合适的人选,到时朝堂上的阻力也相对小一些。”

西门君遂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了吧,一切就看明日,希望天子能改变主意,以免得多生事端。”

西门君遂心里始终不愿意走到那一步,内心深处,他还是一个忠君之人,历史上,即使天子要他的命,他也没做半点反抗。

这一夜,城内格外的热闹,北司的宦官们和南衙的一些大臣,四处串联,狗叫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