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重重忧虑,姚苏芸在东市的街道上缓缓而行,步伐显得有些沉重,此刻的她,宛如一颗孤独的流星,在茫茫人海中独自穿行。

突然间,一道身影如同疾风一般迅速闪过,拦住了她的去路。姚苏芸惊愕地抬起头来,目光与来人交汇的瞬间,不禁露出惊讶之色:“萧刻,你怎么在这里?”

萧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春日暖阳般温暖人心。他轻轻拍了拍姚苏芸的肩膀,关切地问道:“怎么了,为何愁容满面?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困扰着你?”

面对萧刻的关心,姚苏芸轻叹一声,将心中的忧虑和烦恼一吐为快:“遇到些烦心事,心里发愁。”在萧刻面前,她向来都是坦诚相待,从不掩饰自已内心真实的想法。

萧刻听闻,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之意:“说来听听,看看我能否帮到你。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一起面对。”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让姚苏芸感到一股莫名的安心。

姚苏芸却轻轻地摇了摇头,这种事情,萧刻又怎么可能帮得到自已呢?

“哎呀,你就说来听听嘛。”在萧刻的反复请求下,姚苏芸这才终于开了口:“我缺钱。”

“缺钱?”萧刻着实感到十分惊讶,他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从姚苏芸的口中听到这个词。毕竟她可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啊,怎么会跟“缺钱”扯上关系呢?“是月钱不够花了吗?也对,你现在经常上街去,开销肯定会大一些。”萧刻思考了一会儿之后说道。

“不是!”姚苏芸急忙否认道。

“那是为什么呢?难不成是你的继母,又克扣你的月钱了?”萧刻紧接着追问道。

姚苏芸向周围张望了一圈,确定没有其他人之后,这才压低了声音,在萧刻的耳边轻声说道:“我想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

萧刻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姚苏芸口中“缺钱”的意思,他惊疑道:“你是想做生意?”

闻此,姚苏芸微微点头,轻声应道:“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办,所以需要很多钱。”

“这有何难,我给你便是了?”萧刻眨着眼睛,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眼前之人。

姚苏芸心中自然明白,只要自已开口,萧刻必定会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然而,她却不想这么做。\"那不一样!\"

姚苏芸越过萧刻,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我想靠自已的努力,赚钱!\"

萧刻见状,连忙加快脚步,紧随其后,嘴角微微上扬,调侃道:\"我的芸芸,这是长大了吗?\"

\"可是,我现在毫无头绪。\"姚苏芸一边前行,一边将视线投向京城东市的各个角落。在这繁华的京城之中,似乎并没有适合她一个女子赚钱的门路。

\"别想那么多了,我带你去个地方,好好放松一下。\"萧刻响亮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打断了姚苏芸的思绪。她尚未回过神来,手腕已经被萧刻紧紧握住,两人如疾风般,朝着前方疾驰而去。

——

看着面前偌大的牌匾上“繁花馆”三字,姚苏芸不由的犯了难。这萧刻,竟然带她来,青楼?

“萧刻,这......”

“你可别小瞧这繁花馆,里面可大有内容,芸芸,敢不敢跟我进去瞧瞧?”萧刻信誓旦旦的说着,话中神秘无一不勾起姚苏芸对里头的好奇,只是一个女儿家,怎么能这样出入这种场地呢。

“你放心好了,相信我。”看出了姚苏芸的疑虑,萧刻对着姚苏芸说道。

踏上华丽的地毯,进入楼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巨大的刺绣屏风,绣工精细,色彩鲜明,给人一种纸醉金迷的感觉。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环顾四周,只见金碧辉煌,雕梁画栋。

楼内的姑娘们个个风姿绰约,衣着华美,她们或抚琴弄弦,或轻歌曼舞,或与客人调笑。看着萧刻身边的姑娘,她们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惊奇,而是微微屈膝向着他俩打起了招呼,举手投足间,未有一点轻浮之气。

这是姚苏芸生平头一遭踏入这样的场合,然而这里的一切都和她记忆里对“青楼”的认知大相径庭。

“我可没有哄骗你哦。”萧刻又一次强调。

姚苏芸的步伐渐渐慢了下来,不由自主地被堂上衣衫飘飘、十指如飞正在弹奏乐曲之人吸引住了目光。“这繁华馆,似乎跟我想象中的样子相差甚远呢……”

“这座繁华馆,原本的确是一家青楼,但后来易主啦,如今楼里的姑娘们都是些德艺双馨、能歌善舞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才女,她们大多是因为家族衰败或者生活所迫,才不得不来此谋生。这里只提供才艺表演,并不会涉及卖身之事。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一处充满风雅情趣的地方。”萧刻详细地解释着。

姚苏芸听了这番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暗自感叹:难怪啊,这繁花馆在京城屹立如此之久,却从来不曾听闻过任何过分的流言蜚语。

说话间,萧刻已然领着姚苏芸走到一个座位前,两人一同坐了下来。

“两位,喝茶还是饮酒呀。”一位风韵犹存,身姿曼妙的中年女子朝着二人走来。

“她是繁花馆的管事,黎曼。”萧刻压低了声音说道。随后又对着那管事的一笑,“白日饮酒,着实不妥。上茶吧。”

“来人,看茶。”只见黎曼手中的蒲扇朝着一侧一挥,对着周边的伙计吩咐道。

“我这啊,甚少有女客官,真是稀客。”黎曼对着姚苏芸好一番打量。姚苏芸也礼貌性的给予回应。“公子,你们先坐着,我就先去忙了。”

“那位是谁。”姚苏芸的眼光是始终停留在堂上弹奏的蒙面女子身上。

“莺娘。”萧刻顺着姚苏芸的眼光,回答道。

“就是那位,一曲名动京城的繁花馆头牌,莺娘?”姚苏芸错愕的问道,这个名号,她倒不是第一次听见,听闻,这女子甚是高冷,每次曲毕便退居幕后,从不与客人交涉谈笑,更有甚者愿意一掷千金只为目睹一眼她的芳容,却总是被拒之千里。

“芸芸知道的还不少嘛!”萧刻继续调侃着。“除了刚刚那位管事的,这莺娘也是这繁花馆内的话事人之一。”

“我也只是略有耳闻。只是,你为何带我来此?只为听曲?”姚苏芸不解的问道。

只见萧刻微微一笑,对着楼中的女子打量了一番。“你没发现,这些人,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顺着萧刻的话,姚苏芸也开始观察了起来,只是在她眼中,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姚苏芸缓慢的摇了摇头,“除了比寻常人家的女子打扮的更为娇俏一些,也没什么不同之处啊。”

“说到重点了。”萧刻两手一拍,开始为姚苏芸解释道,“来往此地的客人非富即贵,大部分是京中官员,或者是来往富商,听闻先前,这襄王还在京中之时,也是这儿的常客!”

“所以呢?”

“所以,比起寻常闺阁之中的女子或是夫人们,她们对于宫中消息,一向是最早知晓的那批人,”萧刻继续说道。“许是你久居深闺,并不知晓,咱们这京中,一向有一股模仿之风。”

“何为模仿之风?”姚苏芸依然困惑。

“就是宫中娘娘们时新的玩意,早晚都会流传于市井之间。”萧刻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来,“先前,陛下为高贵妃做了一落梅妆,没过数日,京中便流传着‘口点朱唇、额描花钿’的场景。而京中的时髦风气多少都是从这繁花馆里传出去的,前阵子,你们不是做了什么簪花大赛吗?你看这些人的发饰,不就都类似于你们的簪花吗?”

听完萧刻的解释,姚苏芸恍然大悟,她再次投去眼光,果然,每个人的头上,果然都带着形式不一的绢花,“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让我为他们簪花?”

“是,也不全是。”萧刻若有所思的说着。“若是让你为他们簪花,不免太辛苦了些。不过你的作品既能被宫中选中,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噱头。而这繁花馆内,最好的噱头,又是什么?”

二人的眼神,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台上的莺娘。随后,两人心领神会般相视一笑。

“姑娘,请留步。”姚苏芸早早地登上二楼,守候在那里,等待着准备回房的莺娘出现。

莺娘听到声音后转过头来,仔细端详起这位素未谋面的陌生女子。“不知姑娘找我所为何事?”

“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教姑娘。”姚苏芸言辞恳切地说道。

“不敢当,您太客气了,如果能帮到姑娘那自是再好不过,姑娘有话不妨直说。”莺娘的话语轻柔婉转,犹如珍珠落玉盘般悦耳动听,令人不禁对她多看几眼,并在脑海中勾勒出她美丽动人的模样。如此风姿绰约的女子,难怪众多男子不惜一掷千金,只为一睹芳容。若是换作自已身为男儿身,恐怕也难以抵挡她的魅力。

“我想请教一下,姑娘头上戴着的绢花是否有特别的含义呢?我注意到这楼里的其他姑娘们都有佩戴。”姚苏芸好奇地问道。

莺娘轻轻抬起手来,用她那纤细修长的指尖缓缓地抚摸着自已鬓角处插戴的绢花,轻声回应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不过就是京城里现在很流行这样而已。干我们这一行的,自然得多少顺应一下客人们的审美和喜好才行。”

“哦,原来如此。我听说前不久宫里还举行过一场簪花比赛,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吗?”姚苏芸又好奇地追问了一句。

只见莺娘的目光微微一闪,“或许是吧......”

“既然这种风气这么盛行,那为什么大家不跟宫里一样,都使用真的鲜花呢?反而要选择用绢布做成的假花?”姚苏芸继续提出了自已的疑问。

莺娘放下了自已的手,“姑娘有所不知,这簪花可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其中的门道可深着呢!无论是花卉的种类选择还是色彩搭配,都颇有讲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精通此道。如果随意乱配一通,反而会让人觉得有些俗气。”莺娘耐心地向她解释着,“要是姑娘您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我倒是可以送您几枝绢花拿去好好琢磨琢磨。”

“其实...我这次来找你,并不是想要向你讨取绢花的。”姚苏芸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礼貌的笑容说道。

“那你只是为了打听?”莺娘秀眉微蹙地看着,眼中满是狐疑之色。

“姑娘莫要误会!”姚苏芸连忙摆手:“姑娘刚才那一曲琵琶犹如天籁,令我心生钦佩之情,不禁涌起想要与姑娘结交之心。实不相瞒,关于簪花之道,我略有涉猎,如果姑娘不介意,我愿意为姑娘尝试一下。”

透过薄薄的面纱,莺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清丽的笑容:“在这繁花馆里,您是首位主动提出要与我结交的女客人。”

听闻此言,姚苏芸不禁感到困惑不解,脸上立刻浮现出迷茫的神色,忍不住追问道:“这话到底是何意呢?”莫非是......那些夫人们......她暗自思忖道。

确实如此,绝大多数人都会跟自已一样,无法洞察繁花馆内真实存在的现象,只是单纯地把这里视作男人们娱乐消遣的花街柳巷罢了。也正因如此,莺娘才会对自已所表现出来的友好态度感到诧异吧!

不过,莺娘并没有正面回答姚苏芸的疑惑,反而轻声反问道:“敢问姑娘芳名?”

“小女子名叫姚苏芸。”

姚苏芸话音刚落,便看到莺娘那双美丽的眼睛突然睁大,宛如两颗明亮的宝石,闪烁着光芒。

她的目光犹如火炬一般,紧紧地凝视着姚苏芸,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