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川点了点头,他明白李斯年的心情。他知道,对于李斯年来说,姜岁和不仅仅是一个修仙者,更是他心中的一份执念和牵挂。

“阿川,你来的正好。”李斯年抬起头,看着宋时川,“内奸的事有眉目了吗?”

宋时川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递给李斯年:“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

李斯年接过文书,仔细查看起来。他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我们的计策成了。困扰了这么久的大事终于有了眉目。”

他放下文书,深吸了一口气:“那就继续按照我们的计划来,一步步引蛇出洞。”

宋时川点头应允:“没错。另外,王爷既然想要去长留派,我倒是有个办法。”

李斯年闻言,眼睛一亮:“哦?快说来听听。”

宋时川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一种深邃的光芒,他继续说道:“王爷,您是不是忘记了我是从哪里来的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淡淡的自嘲,似乎对自已的出身有些无奈。

李斯年听后,仿佛如梦初醒,他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道:“没错,你出身修仙世家,是我疏忽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歉意,最近一直在忙碌内奸的事情,思绪有些乱了。

宋时川轻轻叹了口气,眼中的黯淡之色更加明显了。他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道:“只可惜我筋骨不通,无法修仙。虽然家中长辈们一直对我寄予厚望,但我却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失落和自责,让人不禁感到心疼。

然而,宋时川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他很快调整了自已的情绪,继续说道:“不过,我家中的那些长辈们计划去送神,我这就修书一封,让他们带上我们一起去。只是,皇上那边,王爷您打算怎么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似乎已经有了主意。

李斯年听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明白宋时川的用心良苦,也明白他此刻的无奈和失落,于是,他起身向宋时川行以重礼,感激地说道:“如此,便多谢阿川了。皇上那边你不必担心,本王会向皇上请旨送神。送神可是大事,寓意保我安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如此一来,朝堂之上也不敢多说什么。”

因为宋时川带来的这两个好消息,李斯年心头的压力终于减轻了不少,让他能够安心地前往长留派,弥补心中的遗憾,而宋时川也决定跟随长辈们一起前往送神,虽然无法修仙,但他仍然希望能够尽自已的一份力量。

次日一早,李斯年怀着满腔的敬意与庄重,来到皇宫向安帝请旨送神。送神,作为古代的一项重要仪式,关乎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安帝听完李斯年的请求后,眉头微皱,显然心中有所犹豫,送神的重要性,考虑到李斯年的身份和地位,又不免有些顾虑。然而,李斯年坚定的眼神和诚恳的态度最终打动了安帝,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但支持二皇子与三皇子的两派人却纷纷表示反对。他们认为,送神是国之大事,应当由未来的国之储君来主持,以示对神灵的尊重和国家的重视。于是,这两派人开始在朝堂之上激烈地争论起来,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二皇子派的代表们纷纷站出来,他们认为二皇子身份尊贵,且一直以来都深受百姓爱戴,是主持送神仪式的最佳人选。他们引经据典,列举历史上由皇子主持送神的例子,试图说服安帝和其他朝臣。

而三皇子派则不甘示弱,他们强调三皇子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是未来国家的希望所在。他们认为,让三皇子主持送神仪式,不仅能够彰显皇家的威严,还能够激发百姓的爱国热情。

两派人的争论愈发激烈,朝堂之上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李斯年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感叹朝廷的复杂与多变。他知道,自已虽然得到了安帝的同意,但要想顺利举行送神仪式,还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阻碍。

几番激烈的争论之后,朝堂上依然未能得出任何明确的结论。安帝被朝臣们的嘈杂声吵得耳朵嗡嗡作响,终于忍不住打断了这场争论。这时,李斯年挺身而出,恭敬地向安帝进言:“陛下,送神之事,本与储君之选无直接关联。但回想三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傀儡之战,臣曾得到过神明的庇佑与指引,因此此番前往,不仅是为了表达臣对神明的感激与敬意,更是为了祈求我安国能够长久太平,盛世绵延。”

李斯年的这番话,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朝堂上的迷雾。安帝恍然大悟,回想起李斯年与姜岁和之间的交情,心中不禁暗忖:熟人打交道,总比与陌生人交往来得更加顺畅。而且,从心底里,安帝也更倾向于派遣李斯年前往。于是,他果断地下旨道:“此事无需再议,朕已决定,就由裕亲王代表安国前往送神。”

随着这一旨意的下达,朝堂上的争论终于平息下来。众人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敢再公然提出异议。然而,送神之事并非李斯年一人能够完成,还需要一支送行队伍。对于这一点,李斯年心知肚明。他明白,自已无法阻止朝廷派遣其他人同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他决定暗中观察,摸清底细,做好防备。

很快,送神的日子便定了下来。长留派传出消息,定于下月初八举行送神仪式。这一天,恰好也是姜岁和加入长留派的日子。姜岁和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期待,她私心里希望能多留几日,好好看看自已长大的地方。于是,在众人询问她的意见时,她提出了这个日子。而上神既然提出了自已的需求,众人自然不敢有违,纷纷表示尊重上神的选择。经过一番商议,仙界也同意了这个日子。

随着送神日子的临近,安国上下开始忙碌起来。朝廷派遣了一支精干的送行队伍,由李斯年亲自率领。队伍中不仅有武艺高强的护卫,还有精通礼仪的官员和擅长法术的道士。

在这段时间里,李斯年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自已的关系网,暗中调查送行队伍中每个人的背景和目的。他深知,在送神这样重要的事情上,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他格外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大意。

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与紧张中,送神的日子如期而至。李斯年率领着送行队伍,与宋时川的家族一同,浩浩荡荡地前往长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