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枝意这边和奶奶回到了居住的地方,与小镇上其他房子一样,外观是自建的二层小别墅,但又有些不太一样,里面更是别有洞天。
房子靠墙的地方,爬满了盛开的紫藤,远远望去,像是一片蓝色的海洋。走进小院,一只黄色的中华田园犬就摇着尾巴、吐着舌头,兴冲冲地跑出来迎接它的两位主人回家。
或许是沈枝意一段时间没回来,小狗很是想念,一直在她身边打转,时不时的低头在她身上嗅来嗅去,很是亲昵。
沈枝意弯下腰,抬起自已的手托起小狗的脑袋,将头抵在小狗的额头,轻轻的蹭了蹭,“小糖豆,这么久不见,有没有想妈妈呀!”
小狗不会说人话,只哼唧了几声作为回应。
她抬手往小狗身上摸了一把,又将它抱起掂了掂,转过头对身旁的奶奶道:“奶奶,糖豆是不是又长胖了,我看着圆了不少,都快抱不动它了。”
奶奶看向小糖豆,轻哼了一声:“这个捣蛋鬼,前一段时间我才刚种好小番茄的秧苗,它就全给我嚯嚯了,它倒是重了不少,气全都让我来生了。”
沈枝意听后,连忙举起小糖豆的一只小爪子,做发誓状,变换自已的声音:“奶奶、奶奶,我错了(><),我下次再也不敢啦!”最后又附上几声憨笑。
奶奶被她这一行为给逗笑了,本也没有真的生气,轻拍了拍她的肩,随后一起走进家中。
她给商时序发了一下定位,现下她打算和奶奶好好整理一下院子。
放好行李箱后,她先去后院转悠了一趟,后院有一棵上了年份的槐树,枝干非常粗壮,听爷爷说,这棵树是在他小时候种下的。
现下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白,夹杂在嫩绿的叶子中间,微风吹过,送来沁人心脾的幽香。
记得小时候,她还在镇上上小学时,每到这个季节爷爷都会包槐花饺子吃,给她扯一块面团,再拿上属于她的小擀面杖,开启自已的创作。不管她包的有多丑,爷爷奶奶都会很高兴的夸奖。
她前几天在手机上看了一道美食叫做槐花奶冻,看起来QQ弹弹,很不错的样子,原本就想着家中有槐树,正好可以尝试一下。
小朋友应当也会喜欢吃的吧!奶冻需要放入冰箱冷藏,那今天可以先做一下槐花奶。
不远处种了一排的小番茄秧苗,还有一排的玉米,长势喜人,满目的绿意盎然。
四周零零散散的种了一些绣球花,只是尚不到花期,仅有个别的几个小花苞。
沈枝意往前走了走,还有几株她很眼熟的植物,对!是凤仙花,小的时候奶奶用它加上明矾给她染过指甲。现在也还没有开花,不知道会是什么颜色,记得之前它开得花朵有些像小蝴蝶,颜色也很多样。
她像一个小国王,巡视了一圈自已的领土。这让她想起自已实习时也是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分到一个探方,所谓的探方就是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就叫做“探方”。
在考古工地实习不累是不可能的,但每一个走上考古并能坚持下来的,都一定有自已的热爱,大家会用自已的方式排解苦闷。
每个探方都有独属于它的编号,一起实习的小伙伴就会称自已为这个探方的探长或方长,探长探长,感觉自已就好像是民国时候办案的警长。
回到学校后,同学间也经常会怀念在工地大家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怀念那时睁眼就是困,倒头就能睡的规律生活。
为什么睁眼就是困呢,因为夏季上工的时间会很早,经常四点左右就要起床,中午温度过高,人体会承受不住。忙碌了一天,可不就倒头就睡了嘛。
有的时候大家或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蓝色的铁皮会将一块区域围圈起来,还会立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考古重地,闲人免进”。
因为考古发掘的保密性,一般是不会对外公开,也不会让普通民众进去参观,这也导致许多民众会认为考古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会对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
之前做得调查问卷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人认识考古是从盗墓小说开始,有些甚至将两者划成等号。
但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就是目的不同,盗墓是为了满足自已的私欲,而考古发掘则是为了科学的获取系统的考古学资料,严格的按照规章,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每一次的发掘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破坏,所以每一次的发掘都需要认真对待,这也是考古人为什么那么痛恨盗墓的原因。
从沈枝意第一天上专业课开始,她的老师就告诉过在座的学生:考古不藏古、不鉴古、不买卖文物。
可以说是为了避嫌,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