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4 午睡起来
再次嫉妒那些日更万字以上的作者。
五月四号晚上八点,一会还有事,就过来发发牢骚。
好吧,是我看不下去书了,找了一本熊召政的《张居正》,看了几十页,六七回吧,感觉半白话半文言的确看得累。
挑到这本也是意外,中学的时候看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感觉很有趣,后来又在老师的推荐下,看完了《万历十五年》。
张居正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想要找点书,找回曾经的感觉,所以挑了这本,但是失败了。
中学之前,看的课外书都是删减版,虽然是学校语文的要求,但我自个看得还是津津有味。
中学开始就看得杂书,尤其是高中,图书馆的书挺多的,我就喜欢借来,上课的时候看,因为那时候语文老师上课感觉就是照着PPT和课件念,还不如看课外书有意思。
当然,学校没手机,除了后面有了MP3可以接触商家下载好的网文,还有就是平常用教室的电脑中午看网文,其他大部分时间,包括水课,看的都是图书馆的书。
那时候看什么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甚至《周易》我都看,现在可能是看网文习惯了,阈值被抬高了,看那些书的快感就没有那么的强烈,都已经看不下去了。
所以,我过来这里吐槽了。
哦,对了,我说要写双线的那本书情感还是被影响了,抛开我发现前世和今生篇幅不太可能一样,不能一章一个外。
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相反的言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套枷锁,如果你麻木不仁可能还过地舒服一点,但是只要仔细思考就会感受到痛苦。
有人喷不成熟,废话,当然不成熟了,不然能被骗,二十几岁的时候你有人家成熟吗?
你不过是连被骗的资格都没有罢了,却以此暗中标榜自已的成熟,再次见到了人性的丑恶。
还有很多支持这个观点的是什么呢,利益受到损害的群体,她们不希望成为第二个女主,当然呼吁大家更加地成熟,这样她们更好收割获利。
有人说傻子才会共情,我想说错了,疯子才会。
我不知道我获得的信息是不是假的,但是我现在心中的形象就是宋奇那样的。
我自已从来不是什么好人,不然我不可能安稳地活到现在。
但是宋奇他却是那么一个几乎不存在于世界上的世俗定义中的好男人。
如果换成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我们都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我们才知道他这个人的品质有多么难得,才知道一直以来欺骗我们、蒙蔽我们的东西有多么恶心。
我说过,我不是一个好人。
我没有听信社会宣扬的普遍观点,男生爱女生应该无偿付出,同样也没有听信那些挑拨两性对立的极端言论。
但是每当我想要思考的时候,总会有各种言论企图扰乱我的思绪、混淆视听。
各种事件不断地反转再反转让我们每个人都麻木不仁,因为谁都不愿意成为那个被耍了的傻子,所以只要自已持怀疑态度,就可以随时地转变立场。
这些不是我现在要多谈的问题,我只是先点出这个现象。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一个对女友深情,两年存款五十一万的纯情男生,传统社会上标榜的好男人,他清清楚楚地让我们看到了相信社会共识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我说过,我不是好人,好男人早就死绝了,这个社会塑造好男人甚至让人有种为了割韭菜的感觉,怎么才能活下来,变成废材。
有的木头可以烧火,有的木头可以雕刻,有的木头足够厚实才能成为顶梁柱,他们都被砍了,活下来的是什么用都没有的废材,只有他们才最有可能正常老死。
看网文的朋友都听说过这么一个思路吧,飞升的修士到了上界,不过是奴隶,不过是食物,所以有飞升的老祖警告后辈不要飞升。
现在我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当好男人就是在自寻死路,你听那些没有思考的言论就是在迷失自我。
《乌合之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群体会降低个人的智商。
还有些言论说,炒作这个是为了遮掩广东高速坍塌的事件。
还用遮掩吗?是个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我说话可能太过分了,但我们大家不都是被逼的吗?
如果欠债几十万和闯红灯是一样的信誉待遇,那么人们就不会觉得欠债几十万是什么大事了。
如果有问题要遮掩是这么搞,没有问题从言语上面找问题也要怎么搞,那么底层的人民只能统一将事情想得最黑暗,最残忍了。
为什么呢,因为有问题,我们看到得是这样处理,没有问题,为了正确,我们还是这样处理。
居安思危,我们只能统一当作出了问题,而且是出了大问题。
孔子一直主张愚民,很多人也说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人民有其局限性。
合着王侯就没有局限性了?王侯就是生而知之,少数人拿着的就一定是真理?
我还是那句话我从来不是什么好人,但我位于底层阶级,却要选择痛苦地睁开眼睛或者麻木不仁地活着。
我们所有人又何尝不是被逼的呢?
走了,不说了,再说要被封书了。
五月四号,九点多。
我现在在宽敞明亮的地方打字,公共场合。
但是我又莫名的悲哀,我从小到大,去过好的学校,也去过差的学校,差的学校又因为没有学区房分到的条件差的,好的学校又因为成绩可以升学去的好学校。
可是现在有人告诉我,以前的人都读不起书,他们的条件非常差,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要感恩要珍惜。
我就觉得很奇怪,没买学区房的人不是一样条件差吗?努力提高成绩的人不是一样去条件好的学校吗?对比同一个时代的人,你的条件与家庭个体的关系不是更大吗?
你要对比不同的时代,你应该对比的是同一个人,我上了这么多年学,你一下子就把我们科学的基石之一,控制变量法丢了。
我不否认流血和牺牲,但是感恩是自发的,而不是强加的。
说难听点,我可以给你,我也知道你需要,但是你不能抢,也不能硬要,这样搞就变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