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妈告诉我的,就在她刚提到的我哥的成年宴上。我哥呢,属于是从小就严格按照长辈的要求成长起来的人,优秀是优秀,就是总是一副沉冷的面孔。”
“我每年见到他的时候,他就只有面对长辈时有轻轻的笑,我从原来就搞不懂他的情绪。”
商玥铺垫了好一会儿,才进入正题。
“我哥的成年宴当天,我妈注意到他对你留意了几分,并且全程有意无意地看了你好多次。”
“怎么样?听到我的话有没有想通什么?”商玥瞪着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看着她。
“你想表达的意思是,他是从那个时候就注意到我了。”
这个时间是要比温念想得要早得多,当天的她完全是被养父母催着去的。
还说那是能接触到少爷小姐最好的地方。
那样的场合她从前也就去过一次。周围大部分都是陌生的人,她没有太多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个人显得格格不入,就去了别处。
要说到现在还没忘记的,就是在有人企图设计让还不会游泳的她掉进泳池的时候。有人把她抱住救了上来。
还记得那个泳池的水很深,面积也大。要是掉下去没人管没人发现,她可能就淹死了。
绝大多数的人都集中在别处,能路过泳池的人很少。
温念没能看清楚救她的人长什么样子,醒来时是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身边还放着一套干净的衣服。
那时候的她没想太多,没结束就先离开了。
不自觉地抬起头,对上了商屿正注视着自已的目光。
“嫂子,你们只是暂时分开一下子而已。不至于还要看着对方吧。”
商玥吃着面前的芝士蛋糕,完全感受不到甜味。
温念转过身坐好,喝了口杯中的果汁。
“说起来,嫂子,你目前对我哥是什么感觉?”
“他是暗暗地把这份感情藏在心里快十年时间。”商玥现在整天闲闲无事,都依靠着八卦来度日。
“喜欢是有的,但要说不爱又不是。”
温念清楚自已对商屿是有好感的,只是具体有多少、到什么程度她自已还没办法得到确切的答案。
“明白。”商玥不是会难为人的性格。
“按照这个情况下去,我可能真的快有侄子或者侄女了。不是催生你们,嫂子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我仅仅只是替我那快三十的老哥哥觉得庆幸。能娶到自已心里想的人,未来还会有共同的孩子,共度余生然后白头偕老。”
“我前几年见到他身边空无一名异性的时候,真的觉得他要孤独终老了。毕竟他是到了适婚年纪的人,身边连一个喜欢的都没有。我当时的判断是他要么取向有问题,要么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工作狂。”
商玥没有过多地去想那些。只认为对于商屿而言,更看重事业,对事业上的野心更强。
在他心里爱情不比事业重要,才会这么多年都孤单一个人。
“打死我都想不到。我哥过去居然是爱而不得,不是我以为的那几种情况。”
商玥微微感慨地叹了下气,“爱而不得,我哥就没想过直接把人抢过来。反正都是个渣男,赶走了就赶走了。”
“不过在我听说我哥带了一位异性回家还是把人横抱着的。直觉告诉我,事情一定没那么简单。除了我,爷爷都还没来得及问他,就先得到你们结婚的消息了。”
温念望着她盯着自已的眼神,一时语塞。
“下手真快。刚刚恢复单身,就把你拉去领证了。” 商玥佩服商屿的速度。
果真是心里始终都想着温念,放不下她。还是想要靠近让温念留在他身边。
“嫂子,我哥对你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令你意外的地方?”
提到意外的地方,温念确实是有感觉到。
原本结婚前她对他的印象是冷沉神秘还不容易靠近相处。结果从她在他卧室醒来的那天早上,和他对峙谈话中就察觉出了他跟传闻中的样子不太一样。
最初的婚姻生活,她默认那只是一时的兴趣。婚姻不会长久,很快就会分开了。
可从结婚的第一晚开始,商屿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和她分房睡,反而还跟她...
发生的一切都跟她想的相反。
商屿把自已的目的隐藏还算深,可每次一显露出来,就会让温念不习惯变得更被动。
被吃抹干净,得到的认错也没什么用。下次还会发生的一样甚至更过分的。
“结婚之前我跟他见过的次数很少,大部分都是通过从我朋友那里听到的来认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相处下来,我发现他跟我听到的都不同。人很好,脾气也是。没有冷暴力或者像传闻那样,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被人打扰。”
“他怎么可能喜欢独处?再一个人独处下去,他晚年就真的成了一个孤寡老人了。”要真是那个样子,商玥是做不到理解一点这样的行为。
“我还幻想过几次,画面挺奇怪的。现在他有了嫂子你陪在身边,晚年不会一个人孤独老去了。”
聊了许久,中午之前他们就离开了。
两个人面对面地在餐桌前坐下。
“你们都聊什么了?”商屿开口问她。
“都是跟你有关的,你妹妹她还跟我说了你成年宴上的事。”温念如实回答道。
“没想到救我的人会是你。这么多年过去,我都还记得我那次落水的感觉。”
“要不是你,我一定就死了。作为救命之恩,你等我好好想想要怎么报答你。”
商屿轻挑起眉,“先欠着吧。等哪天我想到了,再告诉你。”
“不过既然是报恩。无论我说什么,你都会答应吗?”
温念跟他眼神对视就从来没赢过,这次也不例外。
“这是夫人你先提起的,这就不愿意了?”
“没有。我答应你。”她来不及考虑太多,就先松口答应了下来。
吃过了午饭。下午,商屿带她去了一个地方。
“京都大学?来这里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