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没有本金,苏禾只得整日琢磨淀粉肠的淀粉。
偏偏她穿越来的时机不对,红薯玉米这类的作物还没有传入,只得打起豌豆的主意。
没有破壁机,全靠路今安和她的一双手。只一个石臼子,两人轮换着来。
赵大夫送来话本子第一桶金的时候,苏禾终于停手了,豌豆淀粉已经攒了满满一小缸。
“路上小心,千万不要露财。”
“若不然,还是让刘婶子与你一道,好有个照应。”
路今安絮絮叨叨,简直是把苏禾当三岁小儿看。这个门,她足足迈了四遍,终于在第五遍的时候忍不了了,夺门而出。
有钱好办事,苏禾终于迈出平安村的地界。
牛车没有她想象的好坐,一路上颠簸,到了就近的县城她屁股坐得生疼。
唉,又是想念现代生活的一天。
城门楼上笔走龙蛇刻着四个大字:宁阳县城,苏禾默默记下地名没敢多耽误,跟着熙攘的人群来到传闻中的菜市场。
菜市跟现代赶大集的区别不大,每个摊位划分专门的区域,一日需交上五文钱。
打听清楚后,苏禾寻了个人多的猪肉摊买了些肉和大骨头,卖猪肉的大哥慷慨地赠送了一小块猪肝。
真是不当家不知茶米贵,到底是谁说古代的大骨头都是贱卖的。一斤猪肉40文也就罢了,两根棒骨竟也要10文,要是上面没赘肉她得哭死。加上日常用的米面和必需的调料,这就花了半两银子。
路过布店,成衣是买不起了,挑了点两人做衣服的布。
这不,一两银子过了过手便没了。最后只剩下十文,还得花两文坐车。
苏禾一度想走回去,想了想这双小脚,还是不要委屈自己成全他人,这个圣母谁爱当谁当。
“路今安,你有事吗?”
苏禾从背后掏出一块菜板和一把刀,笑得人心里发颤。
心一提,路今安总算知道今日心里隐隐萦绕的不祥预感是什么了。
“有话好好说,我又不是不干。”屁股诚实地往里头挪了挪,面上还要假装淡定。
自从苏禾脚好了,跑得愈发快了,路今安一度怀疑裹小脚的人是他。
没一会儿,风一样的女子拎着一块猪肉摔在案板上。
“加油,我相信你。”
路今安学着她的模样,手肘微曲,攥紧拳头。
这是让自己剁肉?
苏禾人到了厨房,才发现自己没有嘱咐路今安,只得扯着嗓子喊:“剁得碎一些哦。”
猪肉、淀粉、盐、胡椒粉、红曲米和水搅打上劲,第一次做苏禾心里没底只试了一点,反正家里有的调料是全放上了。将其放入准备好的白布,搓成长条裹好定型,保证不松散开。每一节头尾用绳子系好,晾晒一两个时辰,放入锅中煮熟。
别怪苏禾抠搜,两斤肉混着淀粉足足让她做出一百根。
苏禾挑了几根模样还不错的,用油煎至焦焦的,撒上秘制小调料。
第一根淀粉肠的试验者当然是辛苦劳作的路今安同志,他当之无愧。
“好吃吗?”
苏禾紧盯着路今安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都不想放过。
半晌,路今安点点头。
苏禾这才端着盘子喜气洋洋出门,打算给李家送点尝尝。到院子门口想起竹签没带,折身回去取。
谁能告诉她那个狼吞虎咽的男人是谁?说好的温润君子,怎么转过身便是这副没吃过饭的样子,自己平日里也没亏待过他。
路今安尴尬地想挖个地洞,这人会突然折返回来,害得他一贯矜持的形象不复存在。
“刘婶子,狗蛋,在家吗?”苏禾憋着笑一路来到李家。
幸亏路今安不是那种大男子主义的人,被下了面子也没有恼羞成怒,否则她一定会让他见识一下美女发癫。
狗蛋匆匆忙忙跑出来,一见到苏禾手里端着的东西,瞪大了眼睛。小家伙明明想吃,却忍着不说,礼貌请苏禾进门。
苏禾摸摸他的头,递给他一根插好竹签的肠。
“婶子,忙什么呢?”
刘婶子放下手中的竹筐,笑声道:“编了些筐子,后天去赶庙会,这不收拾收拾。”
一听有庙会,苏禾坐不住了,拉着刘婶让她好好说道说道,顺便还塞了根肠给她。
“哎呦,这肠怎么这么好吃,比我灌的腊肠好吃多了。”
狗蛋连连点头,咽下嘴里的东西才说道:“苏姐姐做的东西可好吃了。”
“有没有谢谢你苏姐姐?”
狗蛋一脸认真回答道:“谢过了,我去给姐姐拿果子。”
苏禾一脸笑意,“婶子,你总跟我这么见外。”
刘婶子吃了一口便不吃了,将肠放在自家碗里。
“婶子,这多的是,你快吃。”
“那怎么行,里头放了肉的。剩下的你拿回去,留着这根给狗蛋就是了。”
苏禾不反驳,从包袱里取出布料。
“婶子,还得请你帮我和路今安做身衣服才是。”
刘婶子一脸讶异,“你这绣活比我好多了,我这粗手笨脚的。”
“婶子,你也知道我磕了脑袋,这穿针引线的活计怕是不行了。”
苏禾挽着刘婶子的胳膊撒娇,只是刘婶子的眼神中却弥漫着她看不懂的悲伤。
“那行,我抽空给你俩做。”
苏禾到底没有拿走剩下的肠,顺手还在碗边放了五文钱做衣裳的工钱。
庙会比想象中热闹,十里八乡的人恐怕都来了。摊位齐齐整整铺开,一眼望不到头。
苏禾和刘婶子来的够早了,也只能摆在半山腰。
淀粉肠的香气实在太诱人,肚子里的蛔虫都被勾出来了,惹得周边的摊贩直探头。
“这吃食怎么卖的?”
生意上门,苏禾哪有不应的道理:“这位姐姐,三文一根,五文两根。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转而又对着妇人牵着的幼童说道:“呦,您儿子这小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看就是成大事的人。拿着,尝尝婶婶的吃食。让婶婶沾沾你的福气。”
苏禾将一根淀粉肠切成五小段,用竹签插了一块递给幼童。
妇人乐不可支,帕子一挥道:“你这女子,叫什么姐姐,这可是我孙子。”
“哎呦,您这面若桃花。害,是我眼拙了。”
“你这价钱……五文钱可都能买半斤猪肉了。”妇人似乎对价格有些犹豫。
“您这话说的,旁人买的了我这手艺吗?这肠里加了猪肉的,还有独家秘制的调料。说是三文,就赚个辛苦钱罢了。劳烦您附耳过来。”
幼童三两口进肚,吵嚷着还要吃,在地上打起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