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娘子不是猜到了吗?”苏逢直直看向苏禾。
这人,还真是一点不吃亏。
“行了,你先做一盘清炒时蔬。”苏禾吩咐道。
苏逢手脚麻利,动作无一错漏。要不是在平安村见过的大都是普通人,苏禾都忍不住怀疑这古人是不是都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不错,下次少放点盐。另外,炒菜的时候放开水,炒出来的菜会嫩脆一些。”苏禾点评完,接道:“哦,这个小秘诀不收费。”
苏逢终于发出第一个真心的笑容:“苏娘子,不知你那粉价格几何?”
苏禾不说话,看向路今安。
路今安回答道:“这是另外的价格。”
是的,两人打定主意想干个长远的生意,淀粉便是最好的选择。
“白面一斗六钱,怎么也要一斗十钱。“苏逢大胆猜测。
苏禾摇摇头。淀粉的用处颇多,目前只有她做得出来,这价格自然是要高上一些。
苏逢洗净手,背过身子从衣裳内里掏出五两银子,问:“这些能买多少?”
苏禾没回答。
苏逢又急着说道:“这是最后的银子,明日买菜的钱还没有只剩今日的盈利,我没骗你。”
“不要着急,我没带那么多。”苏禾解释着,又问道:“你能做主吗?”
苏逢摇摇头,“这五两我可以做主。”
“那好,宁阳平安村路家。”
见门口有招呼客人的动静,苏禾便开始大展身手。菜谱本就是跟着后厨的食材写下的,倒是不缺什么。
第一道菜,西湖醋鱼。有酸有甜,应得人生酸甜之味。草鱼还是活的,这杀鱼的事只能路今安代劳。
路今安手脚麻利,去掉内脏,开背洗净。饶是见惯了杀鱼的苏逢都忍不住赞叹,这手艺简直是艺术品。
西湖醋鱼不同于红烧,需用清水煮熟。这其中也是有讲究的,需得鱼皮朝上,是为了保证鱼的完整性。煮沸,撇去浮沫转动锅,防止粘连。煮熟之后,才放入酱油、黄酒、姜末等调味。调味好的鱼需要尽可能轻地捞出来,装在盘子中,这一步不能将鱼皮戳破,是门手艺活儿。
锅中剩下的汤汁加入酱油、糖、湿淀粉和醋等烧成汁,徐徐浇在鱼肉上。最后撒上些葱丝做点缀,便成了。
“好了,上菜吧。”
苏逢端着盘子从后厨往大堂走,脚步快又稳。
“别紧张。”路今安掏出帕子想给苏禾擦汗,想了想还是递给她。
没了外人,苏禾的心开始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不住地想,万一不合胃口,万一要是吃不惯这个味道,一整个胡思乱想。希望自己的手艺不辜负高考完兼职时老师傅的谆谆教诲,若不是他,自己在这大明估计要活不下去。
苏逢一进来便竖起大拇指,两人皆舒了口气。尤其是苏禾,心情大好,随即开始下道菜的教学。
第二道菜,葱烧大排。苏禾挑了猪肉比较嫩的部位片好,叮嘱路今安和苏逢用刀背敲松经络。这里便要注意力道,免得将肉切碎。苏逢一开始便用了力量,肉碎开来。
待到大排敲薄敲大,就可以用调料腌制,分次加入小半碗水,而后放入淀粉。看得苏逢眉头紧皱,这菜分明少不了它。
趁着腌制的工夫,苏禾开始准备清口的小菜——大拌菜上线。
黄瓜、胡萝卜、菠菜、豆芽等能放进去的食材该焯水的焯熟,而后便是调酱汁。
肉沫炒香,加入蒜末,小火爆香盛出来。每每这个时候,苏禾都会万分想念辣椒。再加上醋、酱油、糖、盐等搅拌均匀,最后淋上点香油,
酱汁和香菜都是用小碟子装好的,这也算是苏禾的一点小心机。来吃饭的人可以参与进制作的过程,自己做的东西吃起来心理首先会宽容一些。
“刚刚的话都记住了吗?等你回来我们再做葱烧大排。”苏禾说道。
苏逢点头走出去,这次的脚步沉稳多了。
大堂里,人人都抻着脖子盯着后厨的位置,桌上的鱼只剩了骨头架子,盘子里的汤汁不见了。
“来了来了,都散开点。”说话的人是府城有名的老餮,早些年是客云来的头号粉丝。
“季老,您可得给我们留点。”
季老有些恼怒,这话说的,他什么没见过。不过是多用了几筷子,这些人着急忙慌的开始提醒。
盘子上桌,一群人假模假样谦让,实际上筷子捏得比谁都紧。正当季老的筷子要偷偷摸摸伸进去的时候,苏逢发话了。
“诸位稍等,请容小二我向诸位介绍一番。此菜名为大拌菜,顾名思义需要拌一拌。这是客云来为大家准备的公筷,专门用来搅拌、夹菜,与刚刚的勺子用处一致。”
有人着急地说:“小二,别介绍筷子,赶紧说说这菜。”
苏逢拿起两个碟子,介绍道:“左手这只是本店的秘制酱料,右手是芫荽。若有不吃芫荽的客官,可以不放。”
“这客云来真是大变模样,我就不爱吃。”
“那我得多放点。”
趁着无人注意,季老拿起公筷准备拌菜。
“季老,这等拌菜的事怎么能劳您大驾。”
“就是,这等小事在下来。”
一时间,也不论什么君子远庖厨,抢先打起拌菜的主意。
最后,苏掌柜一声令下:“诸位,我来代劳。”
碍于亲爹发话,苏逢将酱料放到他手上。临走的时候,人群还在为拌菜的事争让。
苏禾问:“怎么这么久?”
苏逢无奈地摇摇头,“都争着拌菜呢。”
起锅热油将大排煎至两面微黄备用,剩下的油放入葱段爆香,再放入大排。倒入料汁,这菜苏禾没加糖,是咸口的。收干汁,最好就上一碗饭。
“路今安,竹筒饭好了吗?”
“好了。”
“起锅。”
苏逢一出来,所有人的眼神聚集在他身上。那眼神,像多日未进食的猎狗,闻到了肉的香味。可不就是肉,苏禾哑然失笑。
“小哥别走,这竹筒是什么?”
苏逢回头,一拍脑袋说:“这是竹筒饭。”
“从中间的缝掰开,特别香。”苏逢竖起大拇指,气得苏尧民胡子微翘,这小子不会背着自己偷吃了吧。
悔呀悔,还不如自己在后厨,也不用跟着诸人在这里墙。思及此,苏尧民眼疾手快拿了一个竹筒。
众人纷纷反应过来,抢起竹筒。离着最近的季老没抢到,眼睛盯着旁边的苏尧民。
在给与不给之间纠结八百个来回的苏掌柜含泪将竹筒送了出去,脸上的表情快要哭了。
“苏娘子,下一道菜是什么?”
苏禾盯着眼前的乌鸡难以下手,因为那鸡居然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