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回到三天前,宋耀祖摔进粪坑之后。

三个女人一台戏,宋老太太、吴秀英、宋莲花三人联手清洗完恶臭的宋耀祖,商量着要给宋耀祖出气。

“娘,不能便宜了李家,还有苏禾那个贱蹄子。”

宋莲花接道:“就是,娘,嫂子说得没错。爹可是村长,他们这是没将咱家放在眼里。”

“让娘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宋老太太的声音越说越轻,越说越让人听不清晰。

傍晚宋少宗回来的时候,全家四个人除了耀祖之外全都坐在那里等着他。

“这是怎么了?”宋少宗问。

吴秀英是个憋不住话的急性子,回道:“你儿子让人欺负了,你管不管?”

成婚多年,吴秀英是个什么性子宋少宗最是清楚。但凡她说的话,十句里面起码有五句是夸张的。”

就拿耀祖上次被人欺负来说,人狗蛋都被打成什么鬼样子了。

“又在这瞎咧咧什么,没事在家看好孩子,转过年该送他去学堂了。”宋少宗理智地说。

“少宗啊,这事秀英没瞎说。耀祖确实让人欺负了,你得有个说法。”

宋老太太发话了,谁还敢不听。

再加上宋莲花顺水推舟,直接将这事上升到自己家的地位问题,宋少宗哪能不着急。

村长虽说是个妻管严,但平日这等大事家里还得听他的,众人都看向他。

他什么都没说,点点头算是默认了。村长还在气苏禾今日在祠堂说的话,他想了半天自己家的家教问题,看到大儿子如此有出息能出什么问题。无非是对耀祖有些娇惯,孩子大了自然会懂事。

回到自己屋里,宋少宗才知道自己的儿子掉进了粪坑。那厚重的父爱顿时有些承受不住,借口去城里找人办事踩着点进了城门。

碰上晚上守城门的刘老五,两人一拍即合,一起去醉仙楼喝花酒。

几杯酒下肚,是称兄道弟,天下没有两人办不了的事。

第一天的时候他专门去菜市看了,事情进展的很顺利。

刚巡逻完,刘老五找上了自己。

“兄弟,那人什么来头?”

宋少宗假意整理袖摆挡住刘老五嘴里的韭菜味,说:“村里的普通人家。”

刘老五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

“可是出了什么事?”

刘老五哈哈大笑:“没事没事,人我可帮你拦在了城外。那翠翠姑娘······”

“放心。”掩饰内心的嫌弃,宋少宗还得与此人勾肩搭背尽显兄弟情。

高兴没过一天,第二天苏禾就进了城,他也被带到县衙训斥一番,还亏了二两银子。

他倒是有点相信吴秀英说的话了,苏禾这人怪的很,谁沾上谁倒霉。

“回来了,吃点东西吧。”苏禾从路今安手上拿下筐子,又递给他一个隔壁大娘做的烧饼。

路今安摸索着口袋,从中掏出二两银子:“给你。”

“哪来的银子?”苏禾眼睛亮晶晶的,活脱脱一个小财迷。

“你的什么神经······费。”

苏禾激动道:“精神损失费!可是知道是谁了?”

路今安点点头,悄声在苏禾耳边说了宋少宗三个字。

苏禾了然,捏着二两银子小心揣进兜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路人皆是询问其有何喜事,苏禾只说心情好,来的人每人送一份铁板豆腐。说是一份,实际上每个人只能匀上两块。

回家后,路今安问:“有这么开心吗?”

苏禾心情很好,罕见地没有冲路今安白眼:“当然开心,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路今安,你知道吗?有了这二两银子,我们就能还清欠赵大夫的钱了。无债一身轻你懂不懂啊。”

路今安心下微微一动,是为了给自己还债吗?

苏禾乐得连午睡都免了,生生熬了一个时辰,迈着小脚往赵大夫家冲。如果没有身前的路今安,想必她会更快活。想摘花摘花,想下水下水。

路今安小心翼翼用拐杖拨开逐渐繁茂的草丛,尽量给苏禾宽敞的落脚地方。

人走得多了会把路踩实,架不住草太多营养不够,有些歪着身子也要往路边靠。

“你老打那些花花草草的做什么?”苏禾埋怨道。

路今安低头一笑:“我是怕有蛇。”

苏禾脸上闪过一丝慌乱,脚步加快来到路今安身边,故作镇静:“哪里有蛇?”

“你不知道快到夏季,蛇都跑出来生崽······”

苏禾越想头皮越发麻,仿佛此刻正有一条产崽的母蛇死死盯着她。

“快走快走,莫扰了人家清净。”苏禾催促道。

等到了赵大夫家,可得买些避蛇鼠虫蚁的药。

这个月话本子的收益比苏禾想像得多,足足有十两银子,正好还给赵大夫。

她怀里揣的五两银子不用动,苏禾整个人像踩在棉花上,轻飘飘,软绵绵,晕乎乎。

从负债累累到三个月偿还所有债务,其中的艰辛都不足为提,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成长。用一句烂大街的话讲,那些让你痛哭流涕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讲出来。

“赵叔,您这可有什么防蛇鼠虫蚁的药?”

赵白捋着胡子思索着,“一般是夏季居多,这才四月份应该不会有。算了,玄明,把柜子边上的坛子拿过来。”

苏禾狐疑地看向路今安,没有丝毫心虚的坦荡样子让她有些拿不准。

路今安应该不会骗自己,可能这个平安村就是与众不同吧。

回去的路上,苏禾突然想起狗蛋,问:“狗蛋冬日里从哪里抓的鱼?”

路今安一本正经回答:“你不知道吗,山上潭子里有个温泉,冬天河流不会结冰。”

苏禾指着山,愣愣说:“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家在火山脚下?”

“火山?算是吧,一座温暖的山,有许多野菜和蘑菇。若不然,冬日里我们那茅草屋得冷死。”

苏禾哽住,很好,一刻不得闲,搬家这件事要抓紧提上日程。

“县里的房子怎么卖?”

“一进的房子怎么也得六七十两。”路今安大约估算了一下。

苏禾掰着手指头数,家里有存银五两零一百文,这些先不算。每月话本收益姑且按五两,豆腐红利二三百文,做生意八两,加起来每月一共有个十三两左右。

最好是那种临街商铺有后院的,银子翻倍,还等一年,苏禾可等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