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青丘 陆青禾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那顾寻是真贱啊,不过,我很好奇的是,那百里老头为什么不给陆云齐一把能够拔出来的剑呢?他最后拔出来了吗?”只见那逍遥浪人身边的人越聚越多,皆是围在他的身旁听他诉说故事。
“他最后…拔出来了”逍遥浪人似乎想了很久,酌了一口酒缓缓说了出来。
“百里老头之所以给他一把拔不出来的剑,大概是在当初已经预料到一切了吧”
“那他最后成为天下第一剑客了吗?”
“他…成为了她最想要见到的人…。”
惊蛰已过,春分将至。
我于屋内回身,厅堂正端,是爹娘的牌位,我仔细将牌位擦拭干净后放回原位,燃了三炷香。
茅草屋前,微风习习。
院中一黑衣少年坐在木椅上擦拭着手中长剑的剑鞘,背影在这微风中略显落寞。
我看了看身后爹娘的牌位,理了理衣裙后我一边走向院中少年,一边朝他问道:“云齐,你整日擦着你的剑鞘,便不怕将它擦坏了么?”
陆云齐,我弟弟。是我在这世间唯一一个亲人。
云齐起身走到我面前,将手中长剑悬于我眼前,“阿姐你看看,坏了么?”眼底虽有落寞,却也倔强。
我仔细瞧了瞧,笑了笑摇摇头,又叹了叹气说道:“若这剑鞘坏了也好,届时你的剑便可出鞘,也免得你整日对着它发呆了。也不知赠你此剑的高人师父是何来路。”说罢,转身回了屋,昨日答应给村里王大娘做的衣裙还差最后几针,将这衣裙补好可得几两碎银,正好可以给云齐换一身新衣裳。
许是春来犯困,针线在手中游刃有余,思绪却又随这微风轻轻飘荡。
十岁那年,我遇见一个怪人。
衣衫褴褛,空无一物,一双可见脚趾的鞋子更显狼狈,唯有腰间一酒葫芦似是不凡。口中哼着一首小调,隐约可听“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曲调颇为凄凉,他拦下我的去路冲我点头微笑。
“你是何人?为何拦我?”
“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老夫乃是百里。乃是这世间最厉害的人物,小丫头,我看你骨骼精奇,是个修仙的奇才,不如这样,我收你为弟子,教你术法。而你将是我唯一的徒弟,如何?”
我愣在原地,思忖着他方才说的话。我的父母不过是这九州再普通不过的常人,他们对我的期许也不过是将来寻得一良人,过着如他们一般男耕女织的生活。
我从未想过修行,更没想过有朝一日会有人对我说出这样的话。
我轻轻笑了笑,摇头回答:“我从前并未修行过,并不懂这些,恐怕难承好意。”说罢转身便走,下一瞬,我眼前之路瞬间鲜花丛生,这本不该是花开的季节。我看得有些痴迷,宛入仙境,身后传来他的声音:“丫头,如何?”
心中一道声音响起:陆清禾,试一试吧,见着周围那些可隔空取物的修士你不也暗生羡慕么,纵然学得不好又如何。
“你为何收我为徒?”
“为师我窥探天机,感知这九州四海大劫将至,而你将,受命于天。”
他说得诚恳,我却笑出了声。我在娘胎中便有小疾,自小都不敢跑不敢跳,能如常人般得一个百岁终老便已是福气,如今竞有人同我说,我可挡这九州大劫。
荒草野地之上,一身褴褛之人盘腿席地而坐。
我对着他重重叩首。
师父教我的术法名曰“探虚”。
“学会此术法,这九州的一切阵法结界你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一切功法神通,一眼可识破绽,‘问道境之下的修士,你一眼便可识他的修为。”师父说得轻松,让人不免向往。
这九州四海的修士的修为境界一共分三层,这第一层为“九境”,而“九境”又分九个境界,“九境”之上便可达二层“踏天”,而“踏天”之后便至第三层一“问道”。破了“问道”,便可成圣。
九州自立世起,便只有三位大圣人。这九州之上宗门的掌门或长老,大多都已处“踏天”境,而至于“问道”境的修士,绝大多数都已隐修,去寻自已的道了。
九州绝大多数的修士,除却武功招式之外,其心法都大同小异,其根本的原因皆是道法自然,讲究的是以自身灵力为引,牵动天地间的灵气运行,“与天地共存”是为道法最高。
而师父教了我另一套心法,名曰“行字诀”。用自身灵力,在体内划阴阳,创天地,以求灵气生生不息。
“我以我身藏日月,阴阳可开,天地自来。”师父说得很轻松,短短十五字,道破“行字诀”的玄机。
我求师父同收芽弟为徒弟,师父沉默片刻后说:“你弟弟自有他的缘法,时机到了自然也有高人指点。”
之后半年多的日子,因师父不愿声张,我都是偷偷来到竹林间寻师父学功法,半年后他说他要走了。
“去哪儿?”我忽而有些不舍。
师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说:“为师相信,你会是一个优秀的修士。还要切记,莫将为师的名号告知他人。”
“为何?”
“机缘巧合,天命如此。为师此生有徒如你,一人便可。”
“师父,你曾说你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为何不是行千里路,万里路。偏偏是这百里路呢?”
师父微微一怔,看着远方,嘴角却有一抹淡淡的苦笑,“因为为师再走百里路,便可归家了。”
他离开的背影稍显落寞,我只能在心中为他祝祷早日归家。或许,他的家中还有妻儿在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