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祁爷爷带祁墨去了学堂,李爷爷带二狗子进了山。
燕妮本来要去李大夫家学医,苏颜要研究酸辣粉,她就留下来帮忙。
妙兰姑姑收拾了碗筷,给苏颜打下手。
苏颜先拿出粉丝泡两刻钟备用,多泡了一些。
用猪骨头熬个高汤,熬到中午刚好用来煮粉。
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制作辣椒红油。
辣椒拿出一些,让妙兰姑姑加油煸炒,炒焦不能炒糊了,炒好晾干脆,用臼舂成辣椒粉。
以后要是大批量的做,就用石墨撵辣椒做辣椒粉了。
妙兰姑姑炒好辣椒,就把白芝麻炒熟备用。
香料撵粉,里面包括八角,桂皮,白芷,草果,花椒,小茴香等等,按不同的比例,分了好几份,每份的数据都记录清楚,以便找到最适配比。
拿出上次买的植物油,几种植物油苏颜最喜欢瓜子油,自身的味道比较小,不影响食材。
古人更喜欢味道大的吧,一会儿几种油都试试。
厨房三剑客葱姜蒜准备出来,香菜根也准备好。
这多亏自己在空间里种了好多蔬菜,要不然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啥都没有,怎么做!
配料花生去皮,黄豆泡起来,香菜切碎,蔬菜备用。
一上午的时间,不停的尝试,试验,辣椒油都弄出来十几份。
苏颜上辈子吃过正宗的酸辣粉,又有燕妮的金舌头帮忙,终于找到一种适合做酸辣粉的辣椒红油。
放一些猪油和麻油的,味道更好。
其余的辣椒红油配比,苏颜觉得有的适合做凉皮,有的适合做螺蛳粉,有的适合放进方便面里……
苏颜觉得她可以开小吃一条街了!
附近几家全围着院子问,做的什么,那么香?
苏颜这次没准备那么多高汤,就又加清水给这些邻居们一人一小碗尝尝味儿。
配菜不用放太多,所以够用。
等煮好了,苏颜和燕妮把堂桌抬到院子里,摆上碗筷,邀请邻居们进来吃。
“这叫酸辣粉,我刚琢磨出来的吃食,各位乡亲都进来尝一尝,帮我品鉴一下。”
邻居们左右看看,又不是第一次吃颜丫头做的饭了,隔了一段时间没吃,还怪不好意思的。
有第一个人踏进院子就有第二个,没多大会儿,院子里就进来二十几个人,还好苏颜喜欢囤货,碗筷就买了一堆,不然不够用。
“今天第一次做,没准备太多,乡亲们每人就先吃一碗尝尝味道,等红薯丰收了,足够多的粉丝,让乡亲们吃个够。”
“好好好”
一排排碗放到桌子上,人太多就不准备坐位了。
等桌子上的碗都盛好了,有人带头开始端碗,人们自发的就排上了队,前面端走以后,后面的再上去,这是合锅并灶的时候养成的好习惯。
有人着急先喝了一口汤,“闻着香,喝着更爽,痛快!”
酸酸辣辣的酸辣粉很开胃。
后面没吃到的人有些着急,不由自主地催促快一点儿。
人们吃完一碗就把空碗放桌子上,说一句好吃,就走了。
等最后一个人吃完,他们都回来了!
妙兰姑姑要收碗筷去洗,苏颜组织了她,先吃饭再说。
把脏碗筷放进木盆里,泡上草木灰,堂桌子一抹,就放新的碗筷。
“快来尝尝,看姐姐弄的这个酸辣粉可以开店不?”
苏颜招呼弟弟妹妹们吃粉,珍珠的就加了一点儿辣椒,看她能不能吃辣再加。
小吃货二狗子先端碗吃了起来,头埋在碗里都不抬起来,“太好吃了!”
在自己家里,没那么多讲究,又不是啥高门大院,所以大人看孩子吃的开心只有高兴的份,所以二狗子先吃,没什么人觉得不对。
杨奶奶也过来,“嗯,不错。这些日子一直没胃口,这酸辣粉不错,我能吃两碗。”
“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第一次吃这酸辣粉,味道真不错!”
“李爷爷,你没看到过别人卖酸辣粉吗?”
李爷爷仔细想了想,“印象中没有!”
那就是现在所处的朝代没有酸辣粉,却有辣椒,果然是历史架空的朝代。
那开全国连锁酸辣粉店也不是不可以了。
不爱说话的祁墨居然吃的鼻尖都是汗,“爷爷,你总是餐食说味道寡淡,这酸辣粉和您心意了吧!”
“你个臭小子,我看是和你胃口吧!”
“嘿嘿!”
珍珠的小舌头辣的一会儿伸出来哈哈两下,吃两口再哈哈两下,像只小狗狗。
铁头是一句话不讲,闷头吃。感觉好久不吃颜颜做的饭了,颜颜就是主意多,他就知道稀奇古怪的东西肯定是颜颜想出来的。
至于燕妮和苏颜,还有妙兰姑姑,真的试吃都快吃吐了。
无论多么好吃的东西,吃多了都会腻,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