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殿下,陛下急召您过去,殿下!”
是夜,万籁俱寂,宫廷岩廊的灯笼微晃,有太监手持令牌匆匆入公主宫中报信。
“陛下旧疾复发,太医署的太医们都赶过去了,大臣们也在入宫,陛下叫您赶紧过去!殿下?殿下!”
秋兰被门外不远处的声音吵醒,迷迷糊糊睁开眼,待听清楚事情之后,惊地猛然起身,不顾礼仪尊卑掀开帐帘就去拽酣睡的王孙玉莲:“殿下出大事了,陛下急召!”
王孙玉莲被她拽的猛然惊醒,待听到急召二字后,猛地坐起身,迅速披衣整理。
“殿下!赶紧。”
秋兰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外面喊“快传辇”,自个寻着记忆摸到桌子,用火折子点亮烛火,又赶忙为她整理头发。
大雪纷飞,太监们抬着辇迅疾如风,往常活泼好动的公主殿下坐在上面一语未发。
秋兰跟在旁边跑,不由想起了那年先皇后的模样,也是在最该慌张的时候镇定自若。
入了皇上的寝殿,秋兰为她解下斗篷,守在门口,黄公公默不作声地到了店外头。
王孙玉莲走进寝殿的寝房内,就见父皇身上插了不少针,几名太医见她来了,纷纷行礼退了出去,旁边的淑妃娘娘夏归春也退了出去。
她慢慢走了过去,跪在床前,皇上面色惨白,叫着她的乳名:“欢欢,之前父皇同你说的……你可还记得?”
她不语,只轻轻点头,前些日被老狐狸精带着出去逛一圈,着实是记忆深刻,回来之后也总是噩梦连连。
那日父皇亲自给她喂药,语重心长地说了许多:
“玉莲,你别怪父皇,你别看父皇现在还能站着,可父皇的身子骨插的紧,不成了,若不然,父皇怎么也不忍心让子明带着你出去见那些东西,可咱身居高位的,就是要低头看看他们啊,帮他们就是在帮咱们自已,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安才是强国之道。”
“世家大族太强,百姓就没活路,他们若是没了活路,下一个就轮到咱们了,等那帮家伙吃撑了,就会取而代之,所以你要先下手为强。”
“父皇会给你留些托孤重臣,可你一个也别信,待父皇走后,你要想办法将兵,户,刑,工,都从他们那儿收回来,其他两处也要注意这些,记住,定要任用贤能。”
“政事上,你听他们的就好。有他们在,你无需劳神,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多和那些人家的晚辈交友,借他们之手打压他们的家族。”
“谋权不是证据确凿,就可盖棺定罪的,世家大族不是一道圣旨便可赶尽杀绝的,你要打压他们,但你不能绝了他们的后路,把他们都逼急了,对咱们没好处。”
“记住以逸待劳,不得已时主动出击,算的越多就越需环环相扣,可人算不如天算,算的越多实则错的多,一切的一切,都要随机应变。”
“可惜父皇身子不中用,若不然也无需劳烦你,恒儿还小,你的那些叔叔也靠不住,就只能靠你了。”
“定国公手握兵权,且是个反复无常的墙头草,一连投了几处,当年他归降父皇便是无奈之举,别看现在老老实实的,等父皇死了,他指不定跟着怎么闹腾。”
“齐国公在北,军中颇有威望,又野心勃勃,等朕死后,他不可能没那个念头,他一招手,效忠他的人不会少,父皇原先不动他们,是因为他们和其他家族有牵扯,加之打了多年仗,需将六部收归后才能徐徐图之。”
“若是能待将来料理了,倒也还成,可他们不会安分,你要提防着他们些,一边收权,一边给齐国公施压,若他回京,定要想办法留住他。”
“女儿都记得。”
皇上看着故作镇定的女儿袖中微微抖着的手,欲想伸手去摸他的小脸,可身上着实难受,便也作罢,只勉勉强强开口:“往后…苦了你呀。”
以前他看着那高高龙位,总是意气风发,而今自已坐上来了,忽又觉得乏味郁闷。
“九弟和子明是最锋利的刀,你要好好用,但也要防着,要是有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也要一并处决。”
……
夜色暗到瞧不清前路,大臣们提着灯笼匆匆而来,吏部裴尚书,礼部霍尚书,兵部房尚书,户部钱尚书,工部郑尚书,刑部高尚书,还有庆王等一众德高望重的皇室宗亲,从殿外鱼贯而入。
入了寝房,见到那不再威严的九五至尊,众人齐齐下跪:“参见陛下,参见殿下。”
“朕……寿将近,今日召诸位入内,是有要事……霍尚书,你,宣旨吧……”
黄公公不知从哪捧来一个做工细致的木盒,将之打开,霍尚书应“诺”起身,理了理衣摆,上前几步,恭恭敬敬拿出圣旨,面向众人,展开圣旨。
待看清内容后,他欲言又止,回头看了看在床前跪着的背影:“………”
“你也过去。”
王孙玉莲没有答话,只毫无仪态往后面爬……
“……”
霍尚书开始宣读:“顺天承命,福泽万民,安泰永宁,大永皇帝,诏曰:昔年狼烟四起,以至天下浩劫,民不聊生。大业初定,需休养生息。朕气数已尽,今太子恒,尚且年幼,望众卿辅佐,待其弱冠。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政不可一日荒置,今有正阳公主王孙氏玉莲,少聪慧,可堪大任,望尔尽心辅弟。然惠极必反,为防奸佞乱臣惑心,另择庆王王孙氏长青,镇南大将军孙氏鹏朗,默隐司首领东宫氏胜,镇北大将军杨氏鹏玉,为辅政大臣。朕崩后,一切丧仪从简,民间不禁婚丧嫁娶。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大臣们神色各异,沉默片刻后叩首:“臣等接旨。”
太子虽年幼,可因是嫡子,按照制度,礼法,这九五之位就该是他的,但将年纪尚轻的公主殿下拉到朝堂上来,也着实是无奈之举。
皇上不放心其他人,虽可让自已其他皇子辅佐,但自打皇上登基之后,他膝下的皇子,不是死就是残,或比公主殿下的年龄还要小,是以,选公主殿下,最为合适不过。
“臣等一定尽心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