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好说的,起码,现在我还能快乐地码字。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为了理想,为了未来的先烈们献出了自已的生命。
那么活下来的是谁呢?
如果先烈们不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又怎么会把自已的生命当作民族凌空飞渡的垫脚石。
不是说活下来的人都是懦夫。
只是某些人肯定不会愿意牺牲,而我们只能知道牺牲的先烈是民族的脊柱,但是却无法确定活下来的人里,谁是蛀虫。
做个简单的思想实验。
我们假设有这么受基因影响地两种人,一种是为了民族这个团体奋不顾身的英雄,一种是只在乎自已的小人。
这么说可能有失偏颇,大多数人其实是同时具备这两种基因的,只不过表现出来的性状可能有些许不同。
不过为了方便你们理解,请容许我用这种并不科学的方法,论述我的观点。
一个民族想要延续下来,就必须要有英雄。
因为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一个民族注定会经历许多的磨难。
而只有小人的民族是无法延续的。
每个人都只是为了自已的私利,没有人愿意牺牲,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样的民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
而一个只有英雄的民族,从概率学上来说是不存在的。
因为只要有基因突变导致出现了小人,小人的基因就势必会在民族里传播开来。
因为小人的存活情况是远远高于英雄的。
英雄保障了这个民族的延续,小人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地牺牲英雄,来保证自已的存活,然后让自已的小人基因得以延续下去。
所以,最符合现实的情况应该是什么,或者说在自然和社会的双重选择下,一个民族的的英雄和小人基因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必然是维持在一定水准的。
小人多了,会导致民族的灭亡,基因的大洗牌,而英雄因为基因的缘故,相比小人在双重选择中就不占优势,英雄的数量是注定很难多起来的。
我知道,人是复杂的,是不可能简单地用英雄和小人来区分的。
但是纵观历史,你会发现我们从来不缺小人,同时民族能延续到今天,是因为每当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总有英雄挺胸而出。
即使是现在,你也不可能否认小人的存在。
但是英雄的基因就像是给这个民族设立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他们是注定要流血的,会痛,但是与种族的延续比起来,这点痛不算什么。
当一个民族什么时候失去了英雄的基因,或者说英雄的数量降到了一定数量以下时,这个民族就危险了。
不过小人们没那么傻,他们只是坏而已,部分聪明的小人应该也想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们会圈养英雄,鼓励大家成为英雄,维持着英雄的数量,保证着种族的延续,同时也是他们自已的生存的关键。
聪明的小人大多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不能再多说了。
所以你们能懂我的意思吗?
我们或许可以知道牺牲的是英雄,但是我们不知道,活下来的人里,谁是小人。
我或许不该想这么多,但是现在有许多愚蠢的小人正在兴风作浪,或许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磨灭英雄的基因。
但是他们毫无下限的利已,已然将英雄,将民族置于了危险的境地。
或许没资格说什么,毕竟我从来不希望自已成为一个好人。
因为我看到的大多不是好人有好报,而是你得到了好报,才能作为正面宣传对象,被当作好人宣传。
希望大家能有自已的思考,毕竟我说的不对,新闻说的也不对,哪怕是正式文件说的也不一定对。
只有你自已想的,自已思考出来的才对,至少对于你自已来说,是对的。
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学医救不了祖国。
我比他幸运,处境没那么糟糕,同时我也没他那么霸气。
因为我其实只想守着我的一亩三分地。
写一些自已开心的,读者也能开心的。
因为这是我们仅剩的净土了。
希望我不会因为文字狱进去。
开个玩笑。
练笔吧。
上个故事其实还能写,但是你们会发现我越来越往通俗小说,大概《金瓶梅》那种方向写过去了。
而且,几个人名我都不是很满意,感觉自已的确是个起名废。
其实我知道,只有故事才能打动读者。
非常抱歉浪费了你们这么多的时间,来听我发牢骚,虽然我自已也不喜欢听别人讲道理,但是人总是会讲自已的理解,自已的感悟灌输给他人,这是个坏习惯。
今天突然不想码字了,先下了。
2024年5月23日 下午,身体和情绪都稳定了下来。
书第二天的成绩有些许提升,但是用处不大。
因为推荐验证期的波动是十分正常的。
今天有了第一个读者评论,是抢占第一章第一句第一的。
看了一下数据。
由于这本书的体裁就不是正常小说。
所以我发现跟读率最高的几章有第41章极恶都市,第39章左冥,第17章莫欺少年穷等,这些章节的跟读率都是百分百,但是我不知道具体的人数比,鉴于验证期才第二天,后面我再看看数据,分析一下读者的口味。
没有读者评论的话,我可能后面开书就看着读者跟读率最高的世界种子写了。
毕竟读者有时候可能连自已都骗,但是大数据很少骗人。
才发现五月二十一号有两个催更,五月二十三号有一个催更。
看起来大家都很内向,不怎么喜欢评论说话。
《生化母体》没两天又要被系统催更了,我倒是真的还没有写存稿,不过《纵横都市》有。
我才发现我好多章都没发,就跟你们说44章有彩蛋了。
造孽啊!
网文就是这样的,读者的反馈作者都不一定能马上看到,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反馈,又往往不知道在十几章存稿之后,导致很多时候,读者和作者的交流是错位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