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每次获得的技能。

我现在想来也是有些战力崩坏和不好写。

因为作者的设定,到后面主角的能力真的不会太多吗?

我没看后面,也不知道,但是听说有点烂尾后,我也没有想法去看结尾了。

为什么大多数的新人作者和伪指导者会强调爽点。

我觉得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看完得越久,忘记的东西就越多。

只有爽点这种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东西,才能不那么容易被忘记。

而事实上,在我追一些书的最新章节的时候,我其实更想知道的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主角获得宝物技能是爽点,但也是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如果真的是一个每天在追更新的读者的话,你就知道,我现在更想看齐夏的布局全貌和桃源的结局,想知道除了鬼嘲深渊、叹息旷野和禁忌之海,灰界还有哪些灭世级灾厄划分的地盘。

你觉得这些是爽点吗?

可能说出爽点不重要的人,只是想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追求爽点,因为这是包含在故事之内的,自然而然的东西。

你会创造一个让自已不爽的世界吗?

作者不会写出自已让自已不快乐的作品。

比如余华写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还负责挂名了我们小时候一堆悲剧结尾的动画片。

我们是看着难受了,但是他很快乐。

不知道是不是营销号乱说,还是我没有记错。

余华说,一想到读者看他的作品想哭,他就想笑。

有点跑题了,除了余华这种和少数抖M,大部分作者的书写的都是自已向往的世界。

文学作品往往来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

网文也是如此,所以作者写故事的时候肯定会自然把爽点融入进去的,不需要特别关注。

更需要作者注意的,还是故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为故事才能让人看下去,才能吸引人。

不否认《鹿鼎记》里很多故事我都忘了,但是就是那些故事吸引着当时的我读下去,到今天,即使我已经忘掉了大部分的故事,我却还是记得这本书的爽点,大致的故事梗概。

故事就像是肉。

你想客人常来,你就必须要肉多。

虽然吃完后剩下的都是骨头,但是肉越多,故事越饱满的书,读者才越愿意去看。

这个说法挺适合的。

就是肉和骨头。

骨头的形状和延展方向,是书的大纲、爽点、梗概……

而根据大纲写出文章,就是丰满肉,让整个菜品看上去更美味,更能让读者填饱肚子。

虽然肉特别容易被消化,被读者忘掉。

但是这个却不是厨师,或者说作者可以不注意的。

我之前好像说过一句话,我一目十行的时候,很多细节的东西都不看,但是我不看,书不能没有,没有它就不是一本好书。

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让故事更加的生动逼真,我就算不去看,也有人去看,我就算现在不看,我以后也有可能翻回来看。

这些东西,是读者可以省略的而不是作者可以省略的。

饭菜端上桌,客人可以不吃。

但客人付出了代价,你厨师就不能只上一盘骨头。

莫名想到了“嗦丢”。

总感觉吃石头是智商税。

心血来潮谈谈黄金三章和小说网利润来源吧。

黄金三章可能出来出自起点的新人。

感觉大神是不推荐到,他们都辟谣说是以讹传讹。

但是起点黄金三章是有原因的,他们六千字,三章开始审稿,然后两周半个月,你持续更新他们决定你的生死。

可能是有的是老作者开新书,也有的是真的写的特别好。

三章六千字就签约了,所以有了文好可破,黄金三章的说法。

后面这个说法反正就网文界到处传。

番茄是两万基本有手就能签,但是盈利完全靠质量,没有保底,或者说扑街混不到保底。

然后就是番茄特有的盈利模式。

不算特有,上个世纪的报纸就这么干了。

他们会写民众感兴趣的东西,但是报纸几乎便宜到不花钱。

然后钱从哪里来呢?

广告公司,谁想在报纸上登广告,谁就得给我钱。

也就是说,报纸公司的客户不是读者,是广告公司,而报纸公司的商品才是读者。

所以你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番茄免费了吧。

因为,番茄的书库不是商品,你们的注意力和时间才是商品。

真正的客户是投放广告的公司。

2024年5月19号 昨天一天没有码字,今天还没下雨,但是快了。

早上因为放纵有些浑浑噩噩。

接上回,说到在番茄,读者不是客户,而是真正的商品。

这个地方我其实也讲得差不多了。

我现在来补充一下我前几章说选择写作的原因之一吧。

对于时间,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出卖时间获得劳动报酬。

大多数的打工人都是这样。

工作一个小时15元。

工作一个月固定三千。

这在某本书上被定义为最浪费时间的用法。

第二种,将一段时间多次出售。

对,写小说就是这样的。

土豆多少年前写的消炎,现在还在一直替他赚钱。

还一直有人花钱买他过去时间创作的产品。

这就是将一段时间多次出售的典型例子。

同理,电影、电视剧、音乐、网课等等许多产品都是如此。

可能有失偏颇或者缺漏,你们大概能理解就好了。

其实很多演员是一次性拿钱的。

演完拿钱,拍的东西就跟自已没关系了。

但是有少部分演员是按收益比例的。

就是卖出去多少票房,就按比例分多少钱。

哪怕电影过去十几年了。

只要还在网络上盈利,这种演员就一直有收入。

跑题了。

总之,将一段时间多次出售,在我看来,是一个挺不错的想法。

第三种我就没考虑过了。

就是买卖他人的时间。

大多数的老板就是雇佣工人,买卖工人的时间。

他们需要有足够的资本,并且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所以,他们挣钱我不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