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何莲又将这十七个占座者聚集起来。
原因是狗剩最初找的那八个人中,将何莲的给出的条件告诉了他们老大,想靠出卖兄弟在老大面前博得一些关注度和好感。
老大之所以能成为老大,还是有他的能力在的。知道这件事后,老大马上找到雇主,跟雇主说了何莲给他们开的条件,只是将何莲找的人改成了他们十七人。
老大又以此为要挟,点菜钱可以不变,但是出工费要高出何莲一倍的价格,也就是一人二十文钱,不然他们就反过来,帮何莲做事。
雇主同意了这个老大的要求,何莲抢了他这么多生意,他当然不想就这么偃旗息鼓。
知晓此事的何莲,主动让人找了老大,要跟他们谈一谈。
何莲先是单独找了老大,跟他高谈阔论了一会儿管理学、领导学,告诉他只有尽可能平等地对自已的弟兄,这个老大的位置才能坐得稳,坐得长远。太过贪婪的结果,可能就是越来越多的弟兄对他不服气,甚至联手将他拽下老大的位置。
接着何莲又将这十七个人集结起来,给他们做了一番思想动员,告诉他们团结才是力量,只有兄弟们一起齐心协力,才能办大事,赚大钱。
开完思想大会,接下来就到了最重要的谈条件时刻。
原雇主给他们的点菜钱一共是五十文钱,何莲也给这些点菜钱,至于坐几桌,座位怎么分配,也随他们。
至于工钱,一人一天三十文钱,日结,老大要管理他们,工作会更辛苦点,一天给三十五文钱。
老大表示,听了何莲的一番话,他已经大彻大悟,知道自已之前对不起很多兄弟,决定接下来兄弟们不用再每天交一文钱给他,点菜后剩余的钱由众兄弟们平分。
当然,这是何莲提前许诺一天给老大五十文钱的结果。
最先投诚的四兄弟有些动摇了,如果可以,他们当然希望既能赚到更多的钱,又能和大家一起行动,这样以后的生活有保障,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被报官的风险和要承受的后果。
只是面上多少还有点过不去。下午刚背叛人家,晚上又要回去。
见状,何莲给老大使了一个眼色。老大其实很不爽这四人的背叛行为,但看在钱的份上,也就忍下了。
“兄弟之间哪有隔夜仇,之前是我做得不好,你们有想法很正常。”
老大主动上前,用力拍了拍几人的肩背。
老大这个态度,反而让四人更羞愧了,都默默在心里发誓,以后一定要死心塌地地跟着老大。
对面也没想到,昨天下午刚给了他们近四钱的银子,今天他们竟然整齐地出现在了他的店里,将用在烟火人家的那套用在了他店里。
通过十七个人的行踪,何莲也知道了出这损招对付他们的人是谁,是鹤鼎楼的赵掌柜。
在烟火人家开业前,鹤鼎楼是莲花县数一数二的酒楼。烟火人家开业那天,直接将鹤鼎楼的食客量吸走了一半还多。
开业当天也就罢了,结果连着几天,眼见自家客人是越来越少,烟火人家生意是越来越红火,赵掌柜坐不住了。
赵掌柜将老大叫到后院质问一番,才知道何莲昨晚又找了他们,还将工钱提升到了一人三十文钱。
都是见不得光的手段,赵掌柜也不能怪他们出尔反尔,他们只认钱不认人。
赵掌柜将工钱提升到了每人每天四十文钱,老大每天六十文钱。
老大也不废话,拿了钱就招呼兄弟们走了,一天吃两家,真爽!
他还有预感,两家的斗争不会这么轻易结束,两边会不断加码,让他赚很多很多钱。
果然,何莲又立马追加了一百七十文钱,每人加十文钱。
再回鹤鼎楼后,赵掌柜也追加了一百七十文钱。
十几人不断在两家店来回,脸都快笑烂了,今天两家再来回拉扯两趟,他们每人就能赚到一钱银子了。
一天一钱银子,这是什么泼天富贵。
今天莲花县的人也发现了两家酒楼在较劲,一波人在烟火人家开几桌待坐片刻,又在鹤鼎楼开桌,过不了多久,又回到烟火人家。
大部分开店的掌柜都知道怎么回事,但他们当然不会多管闲事,甚至多少有点看热闹的心思。
就这么十文钱十文钱的加码。在何莲再次将价码开到每人每天一钱银子后,赵掌柜没耐心了,直接将价码开到了一人一天二钱银子。
烟火人家再怎么受欢迎,也只是一家开了几天的新店,还是乡下人开的,前期为了开这个店,还投入了不少成本。
虽然那个何莲跟柳寒和县令、知府都有交情,但这种时候,他们不也没为何莲出面。
但他们鹤鼎楼,怎么也是十几年的老店了,论资产,他就不信他打不过区区一个烟火人家。
当何莲将单价提升到一钱银子时,就不再预付银子了。她回过味来,仅仅一天不到,她就支付出去了许多金钱,还没有效果,这十几人还是会来她店里捣乱。
因此,何莲说剩下的钱要第二天再支付,支付的前提是,他们要能在对面店里坐一天。
他们当然不会把何莲的想法告诉赵掌柜,什么承诺都没有到手的钱实在,他们要趁赵掌柜没反应过来之前,多拿些到手的钱。
在何莲将价码加到五钱银子一人时,赵掌柜也逐渐回过味来,这一天下来,已经花了近三百两银子了,对方这么舍得花钱吗,对方真的已经给了这些人银子吗。
“她已经把钱给你们了吗,还是事后付款?”
“当然都是先付钱,我们不接受事后付款。”
虽然赵掌柜已经起疑,但他们当然不会松口。
“我看看她给你们的银子。”
赵掌柜能在县城开十几年数一数二的酒楼,自然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这些钱我们当然是藏起来了,你到底要不要加钱,不加钱明天起我们就在你店里待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