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盘子发呆的贾正领,思绪万千。

贾妈妈看儿子的情绪不对,便伸手接过贾正领手中的活安慰道:“今天不忙,你出去跟花花玩去吧,这里妈妈弄。”

出去玩?

试问他配么?

难道出去要钱花花出钱买东西带他消遣么?

难道他们要去压马路,在这么冷的天气下?

每天他跟妈妈要死要活的工作,工钱都去哪了?

为何他努力那么久,没看到任何结果?

“妈,能不能别再给他钱了,我们就不能自已存起来么?”

这句话,贾正领说过无数次了。

“娃啊,再忍忍,等你考上大学,一切就会好起来的。你放下,这让妈妈来,你出去休息休息。”

这句话,贾妈妈也说过无数次了。

忍,又是忍。

他到底要忍到什么时候?

明知道结果还是这样,贾正领还是对妈妈抱有希望。

就像刚才,明知道钱花花不会为了他改变主意,他还是想试一下。

可是,为什么啊?

明明大家都是乡下出身的孩子,怎么差距会这么大。

是起点不一样么?

是不是在一个家里,有个好爸爸很重要啊?

“大学?你确定那时候的我们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么?”

“妈,我们娘俩就不能与他们断绝关系么?”

“真的,妈你相信我。只要脱离了他们,我们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贾正领一连说了好多话,可贾妈妈还是无动于衷。

她只是默默的把贾正领推到一旁,再接过那些没有刷干净的碗盘。

卖力的干着活。

沉默的气氛让贾正领透不过气。

真压抑啊。

有个垃圾家庭,真该死啊。

要说贾正领,他是从小就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家庭中。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女娃是被唾弃的存在。

按照习俗,只要哪家有男娃,就会受到不一样的对待。

大家都会投递羡慕的目光,也期盼自已家能生出男娃。

为何落到他这,就变得不一样了呢?

在贾家。

贾父排行老大,在他的膝下,有四儿,两女。

贾正领是最小的那个。

其他的叔伯,家里的子女人数也类似如此。

庞大的家族原本只要好好干,就能壮大起来。

可他们贾家,除了会生娃以外,就是喝酒。

没有一个正干的人。

从上到下,从老到少。

年龄大的早早在家坐吃等死。

中年的男子,常年守着家里的几亩田地。

女性则外出工作,会每月按时按点的把工资寄回家。

一年到头回家两趟。

年轻点的,能上学的就上学,不想上的直接辍学在家。

子承父业。

贾正领是家族里,唯一的例外。

可这意外的存在,也经不住一大家的折腾。

为什么他能在初中的时候读私立的学校?

为什么他想方设法的在县里读高中?

追随钱花花的步伐只是一个借口。

他更多的是想离开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家啊!

他为了能上学,没人知道他付出过多少心血。

从小他就知道,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除了懂事以外,还要有颗强大的心。

不能侨情、不能小家之气、不能因为小就要这要那。

他没有一个玩具,没穿过新衣服。

他所拥有的,全是哥哥姐姐们不用的东西。

这些,在乡下都很正常。

但,不公平。

没能力就不要生那么多孩子啊。

生而不养,不好好教育。

跟人贩子有什么区别。

人一旦没有了精气神,就会颓废。

贾正领瘫软在地上。

贾妈妈害怕她唯一的骄傲倒塌了,连忙出门找钱花花。

她拉着钱花花的手,语重心长的说:“花丫头,你帮我劝劝小贾吧,不知道你刚才跟他说了什么,现在他的状态很不对。麻烦你帮帮我们。”

说着说着,贾妈妈还哭了。

她跟钱花花述说着他们娘俩的不容易。

都说了,责任越大,压力就会越大。

钱花花并不觉得贾正领有不好的状态是她引起的。

但她,见不得苦命的人。

她还是没忍住,答应了贾妈妈。

安抚好贾妈妈,钱花花就走进厨房,对正在发呆的贾正领说了一句,就只有一句。

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牢笼,你不努力的去打破它,就会被困在其中。永远。

贾正领懂。

他也明白,钱花花能去市区读书是最好的决定,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只是他不甘心。

他还是不能接受。

一直努力的他,到头来还是没有走进钱花花的世界。

反而是越来越远。

他与钱花花不再是不同班的差距了。

也不再是第一与倒数第一的距离了。

从此,他们真的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