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中生
2008年的暑假。
六年级刚毕业的钱花花即将迎来不一样的人生。
在钱花花家里,一切大小事都是严妈妈做主。
钱花花喜欢喊妈妈“严女士”。
是真的很严厉。
暑假刚开始,严女士就花巨资,帮钱盈盈和钱花花姐妹俩在镇上各报了一个培训班。
为了方便她们俩学习,一家人从村里搬到了镇上。
钱爸爸永远保持着“听老婆的话”,并且无条件服从的原则。
如今他也是很听话的在集市上,摆起了卖早餐的摊子。
整整一个暑假,夫妻俩每天忙着赚钱养家,女儿们则起早贪黑的学习。
日子是忙忙碌碌,又开开心心!
时间转瞬即逝,开学的时候到了。
镇上只有一所初中,还是民办的寄宿制学校。
作为初一的新生,钱花花立誓要在开学的分班考试上大显身手。
争取一战成名!
不出所料,钱花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的在所有师生心中打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一共6个班,一班和二班被称为“领航班”,是汇聚了前100名的优秀学生。
当然,其中掺杂着个别的特殊学生。
其他四个班都是普通班,学生都是随机分配在各个班级。
钱花花被分在了一班。
是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一个班。
开学典礼上,钱花花代表初一新生发言。
那时候开全校师生会议都是在操场上进行,讲台是由几张桌子搭成,校长的面前摆放着喇叭。
学生们自带椅子,按照班级分排分列的坐在距离讲台两米外的位置。
台上钱花花激情澎湃的演讲,在烈日的照晒下显得闪闪发光。
台下除了钱花花的姐姐在认真聆听外,还有一个人伸着脖颈,竖着耳朵,恐怕错过一句台词。
他是六班的贾正领。
是钱花花的小学同学。
演讲完毕,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开学典礼也接近尾声。
同学们陆陆续续的回到班级,住校生可以准备去食堂吃饭,走读生自行安排。
钱花花作为走读生,很自觉的提前一步离开教室,在她快走到校门口的时候看见了贾正领。
对方好像等候多时的样子,着急忙慌的跑到钱花花的面前说:“花花,你怎么才出来,我为了等你都错过饭点了。”
这让钱花花感到很无奈:“你等我干什么?又不是我让你等的。”
意识到自已说错话了,贾正领连忙开口道歉:“哎呀,我的错,我这不是想见你一面,跟你说一下我在6班么。”
贾正领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继续说道:“以后你有什么事就来六班找我哈,我肯定会帮你的。”
“好。你赶紧去吃饭吧,我也要回家吃饭了。”钱花花边说边往校门口走。
贾正领望着钱花花的背影,心里安安发誓:这次一定要一直在。
说来也巧,贾正领从一年级开始就跟钱花花一个班,一直到六年级。
两人的成绩一直保持着班里第一的关系。
只不过一个正,一个负。
对于钱花花来说,她不会去拿一个人的成绩来判断这个人是好是坏,她只看人品。
贾正领就属于那种头脑不聪明,四肢却很发达的憨包。
按道理他应该是在老家读初中,怎么也跑到镇上来了?
住校生学费那么贵,他家里的情况能应付的来么?
钱花花的担心是情有可原的,九年义务教育刚开始没几年,上学读书除了交一点书本费以外,不会再收取任何费用。
这对一些贫困家庭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私立学校就不一样了。
来这里读书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挣到钱了,可以提供孩子住宿费用的同时,还能保证他们心安理得在外工作。
另外一种就是像钱花花家这样,在镇上有房子住,能够给孩子办理走读的家庭。
像贾正领这种家庭困难,成绩又不好的学生来说,钱花花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样的理由能让他的家人同意送到私立学校读书。
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钱花花的家境还算不错。
爷爷在世时就是出了名的“钱大块”。
如今以钱爸爸的手艺,外加严女士的精打细算,早餐生意很快就会从小推车转变成门店。
毕竟钱爸爸可是励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厨,开一家属于他自已的饭店。
预计等再过几年,孩子们读高中,他们家就可以在镇上开饭店了。
至于贾正领,等时机到的时候,他自会跟钱花花说明一切的。
只是,不是现在。
要再等等。
等他变得跟她一样优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