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营的军营之中欢天喜地的庆祝着,因为他们的主帅是天下第一个王爷,西州营的威名也将传遍天下。

大帐中,李正元坐在中央,宴请军中将领,乘风因为昨晚上的宿醉并没有贪杯,只是饮了几口便放下酒杯,拿起一根鸡腿啃了起来。

陆征,魏延等西州营中的将军在大帐中向李正元一杯接一杯的敬酒,宴席上将军们推杯换盏,欢呼雀跃……

夜幕慢慢降临,军师庞士元走在军营中的小道上,走过庆祝着的士兵们,手中的羽扇轻轻扇着,和军士们寒暄几句,每个人脸上都笑嘻嘻的,从心底开心。

李正元悄悄的走到了庞士元身边,放下一壶老酒,缓缓道:“军师,可是有心事?”李正元和庞士元也是相处了十多年,李正元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庞士元藏着心事。

庞士元也是很自然的接过酒,饮了一口,呼出一口气,才开口道:“王爷,你可想好了,此去京城可就回不来了。”

李正元从他手中接过酒,囤囤喝了起来,擦了擦嘴笑道:“军师多虑了,我戎马十几载再加上十一年的深宫生活,狠毒的人心我也领教的差不多了,就算出了事,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庞士元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是劝不了李正元了,便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递给李正元,认真的说道:“王爷,此锦囊可在有性命之忧时打开,按上面的方法可保王爷无忧。”

李正元有些疑惑,还是接过了锦囊后问道:“军师?”

庞士元点了点头,手里摇了摇羽扇,看向西州城的方向道:“王爷多保重。”

李正元看着眼前胡子发白,神情疲惫的庞士元,郑重道:“在下得军师,如鱼得水,望军师多保重身体。”

庞士元慈祥的笑着,抱拳道:“王爷言重了,对了王爷,此行带上乘风,刘丰,陆征即可。魏延和齐天虽然晓勇,但性格不合,且魏延此人心思不纯,恐节外生枝;此二人就同西州营一起随我回西州吧。”

李正元显然也看出来了魏延和齐天二人的缺点,但现在的大周正是用人之际,也就答应了庞士元。

但还是叮嘱道:“此二人虽然有缺点,但也是不可多得的猛将,军师可试着调教一二。”

庞士元抱拳道:“在下明白。”随后二人就这样一直坐着喝酒,直到二人都有些困意才各自回了营帐之中休息。

西州营里,尽管是这么欢庆的日子也没有一个士兵喝的酩酊大醉,再不济的士兵也会有一个人在一旁看着他替他站好岗,这样也不会导致有敌袭而不知。

翌日,李正元穿戴好自己的盔甲,腰间佩戴着西寒剑,身边的人依次是乘风,刘丰,陆征。

三人都穿戴着自己的盔甲,一支四百多人的队伍跟着,一行人就这样便出发了。

李正元回头看了看站在大帐外面的军师庞士元,旁边的将领是络腮胡的魏延,一脸横肉的齐天,抱拳心里默默道:“军师保重!”

军师挥了挥手中的羽扇,让李正元赶快上路。

行尘仆仆,西州营也开拔了,出了永安城,景逸在城楼墙上,怀中抱着镇边剑,看着眼前的军士们慢慢离开,也在心里默默感叹。

李正元真神人,有此军队何愁天下不一统。

五天后,苏定方的苏州营才慢慢悠悠的来到永安城;苏定方怀中抱着两个衣裳滑落到胸前的美丽女人。

景逸立刻下到城门口,抱拳行礼道:“末将景逸参见苏候爷。”

苏定方睁大了眼睛瞥了瞥他,阴阳怪气道:“什么时候亡国将领都可以站着和本侯爷说话了!”

景逸身边的军士想上前理论,却被景逸一把拦下,景逸单膝跪地,语气仍平静的说道:“西州王军中将领景逸参见苏候爷。”

苏定方一听见“王爷”两个字立马从马车上弹坐起来,大声质问道:“王爷?李正元他真的封了王了?”

苏定方心里也预料到了李正元可能会得到很大的赏赐,却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结果,刚刚一统九州,李正元就封了这天下的第一个王爷。

苏定方一把推开怀里的美人,下马车看着景逸,开口道:“免礼吧将军,李王爷走了几日了?”

景逸站起身不紧不慢的说道:“王爷走了五日了,还交代我一些事情,比如让我交代苏侯爷别落后太多日子,否则陛下怪罪下来可不太好。”

苏定方脸上虽然还是一个很正常的微笑,心里却是暗暗骂道:“好啊,你个李正元,这是在威胁我啊。”

苏定方转身上了马车,怒气冲冲道:“走!永安城不欢迎我们苏州营,立刻出城入京。”

景逸站到了一边,微微笑着,看着眼前苏定方吃瘪的样子,送走了这尊瘟神,心情大好。

在城墙角落里,一个男子正目光沉沉,死死盯着景逸……

时间过去了几天,永安城里还算太平,景逸忙着安排着逃难百姓的去处,因为朝廷派的知县还未上任。

这些事儿就自然落到他身上,好在李正元留了人在永安城帮助他,否则他一个人可应付不来。

永安城最近可谓是十分热闹,而在这些中最轰动全城的便是一位在梦香楼弹琴的绝色佳人。

没人知道她的来历,但只听过一遍她的琵琶乐音,便已流连忘返,更是有人一掷千金要成为她的入幕之宾。

老鸨坐着,嘴角快咧到了耳朵,笑着道:“西宁姑娘,您可是我的摇钱树啊,您有什么事尽管吩咐老婆子。”

西宁嘴角浅浅的笑着,“那妈妈可否为我通融一下,明日我想出去走一走,我还未好好逛逛呢。”

老鸨眉头皱了皱,心里犯了嘀咕,要是这摇钱树跑了怎么办,有些不想答应。

看老鸨不放心,西宁姑娘便拍了拍她的手道:“妈妈放心,我的卖身契不是在你这吗?”

经过一番心里斗争后,老鸨还是答应了,不过要求她夜里一定要回来。

来到永安城里的西宁姑娘,很快甩开了后面的尾巴,来到了一间铺子的后院,推开门走了进去,里面的人立刻跪了下来,“参见贵妃!”

姬存希舍弃了自己的名字,化名西宁姑娘,用她在白衣道士那得来的钱,打听到了这个据点,南国的复国之火还没有熄灭。

一个长着胡子的男子走了出来,打量着她问道:“你怎么证明你是南国皇室,我可是亲眼看见李正元屠了整个皇宫。”

西宁姑娘看着他眼中的怒火,拿出了一块玉佩,上面的花纹精美,用料不凡,是南国皇帝亲自题的字——“姬”。

男子看见了令牌,便跪了下去,“都城罪将万金参见姬贵妃!”

角落里的几个人窃窃私语着,西宁姑娘也注意到了那三个人的脸,分明就是入城那日跟在她身后的人,“万将军可否借你的剑一用。”

万金把剑递到了她手里,虽然有些重,但她的手抱了那么多年的琵琶,也能提着走向那三人。

三人都瑟瑟发抖的低着头,看着脚尖停在了自己的面前。

男子刚想抬头,便只觉得身前寒光一闪,一股血柱喷在地上,溅到了她的脚尖;众人都吓呆了,盯着眼前的女子。

剩下的两人想要跑出去,西宁姑娘轻声一句:“拿下。”屋里众人便把二人按住了,西宁姑娘看着众人淡淡道:“这三人在我落难的时候起了歹心,天意让我逃过一劫,这种人留下来对大业无用,处理了吧。”

把剑还到了万金手里便走到了门外。

一出门西宁姑娘就捂着嘴跑到墙角吐了出来,这是她第一次杀人,手上的血让她只觉得恶心反胃,想起那人最后的模样,又干呕了几下。

等到好一会儿,才拿帕子擦了擦嘴,丢了下去,走到门外静静立着。

万金走了出来,“禀告贵妃娘娘,都处理好了。”

“万将军,你会为了南国奉献自己的生命吗?”这一问,让他不知所措,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在所不惜!”西宁姑娘便和他说了一个计划。

翌日,梦香楼里的老鸨死在了屋子里,连着西宁姑娘也惨死在闺房之中,城中的不少人听说后,都嚷着要手刃凶手。

景逸本不想管这事,奈何出了人命,他还是要出面处理一下的。

景逸来到梦香楼,查看了一下出事的屋子,女子面部被划的面目全非,身上也有很多伤口,衣裳不整,看起来就像是被侮辱后灭口。

在看老鸨,一刀毙命,丝毫不拖泥带水,景逸吩咐手下检查一下老鸨的衣服,发现了一张卖身契,上面的署名是西宁姑娘。

手下在耳边说道:“将军,这西宁姑娘可是永安城最近的红人,就这样死了,我们恐怕得好好查一查。”

看着手下的表情,“你见过她?”手下脸色一变,吞吞吐吐道:“见过几次。”

景逸却觉得这卖身契上的官印有些奇怪。

景逸只好调查了一下这几天的客人,问了几个梦香楼的姑娘。

一个女孩答道:“有一个林公子单独见过她,是京城来的商人,我昨晚还听见屋子里有打斗声呢。”

景逸也有点印象,随后便带着手下来到了城门,问了一下守门的士兵。

才知道林家公子今晨就出城了,景逸牵马准备出城,却被一个带着斗笠的男人撞了一下,一股梦香楼独特的胭脂味闯入鼻腔。

“等一下,转过身来。”男人却不为所动,景逸握紧了剑,又问了一句,“你出城做什么?”

被他这么一问,手下也紧张起来,慢慢走过去要掀起他的斗笠,刹时间男人转身抽出刀向手下砍去。

景逸抽出刀救下了手下,与男人缠斗在一起,十几招后男人身中一刀倒在了地上。

男人看着景逸道:“不知我犯了何事,将军上来就要取我性命。”景逸冷着脸道:“你杀了人。”

男人哈哈大笑道:“那也算吗?我是帮她解脱了。”景逸吩咐手下押走人,却不曾想那人一起身便朝着刀尖而去,贯穿肚子,一命呜呼了。

手下惊恐的看着景逸,他发誓他没想杀他。

景逸叹了口气,“死了就算了吧,结案吧。”手下松了口气,把人处理了一下,扔到了乱葬岗。

夜里,景逸在书房里看着卖身契的官印,想了许久,然后把它放在书案架子的夹层里。

去往京城的路上,林家公子带着一位姑娘在一间客栈住了下来,男子衣着华丽,语气温柔道:“西宁姑娘,你先住下吧。”房间里的女子颔首笑笑,关上了门……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紧赶慢赶,李正元终于是到了京城外。

在江湖上,官场中,甚至大周境内的百姓们都听说了李正元封西州王的消息。

江湖中一直有一群人干着刀尖上行走的营生,树大招风,李正元的名字也不出意外的出现在了刺杀名单上,传闻有人为了他的人头,悬赏黄金万两。

但那些大名鼎鼎的杀手却没有出手,似乎还在观望着,也有可能在畏惧着西州营的铁骑,难度太大,不愿出手。

微风正好,缓缓吹起李正元的绿色锦绣袍,马蹄在路上发出卡塔卡塔的声音。

阳光之下,坚毅的目光看着城墙楼上“京城”两个大字。

乘风没来过京城,呆呆望着这雄伟气派的城墙。

守将看见李正元,脸上一时间不知道是恐惧还是喜悦,还没等到李正元开口说话,就跑了出去,大叫着:“西州王凯旋而归!”

这一嗓子,像是在平静的水面扔了一块巨石,瞬间炸开了一般。

百姓们有在闲逛的富家子弟,在酒楼上喝酒听曲的翩翩公子,有在小铺前挑着胭脂的闺中女子和丫鬟,也有卖货的老郎,流着鼻涕的小孩……一时间挤到了街道的两旁。

为什么不在正道上看呢?因为正道上站着两排金灿灿盔甲的禁卫军金吾卫。

在一群大臣的前面,一辆马车轿子上站着的是皇帝周仕珉,他不顾丞相魏敬的谏言,还是率众大臣出宫迎接了李正元。

这一天,太阳不温不燥,十分惬人,百姓们都在屏息着,双眼直勾勾的盯着远处那十米多高的沉重城门,厚重的木门枝桠作响,门开了!

李正元策马扬鞭,胯下骏马低吼一声,西州营将士们目光炯炯,跟在李正元的身后,一袭绿袍,飘入京城之中,片刻之后,响彻云霄的欢呼声响了起来:“西州营!英雄营,大周战神西州王!”

李正元看见陛下站在街道上,着实惊了一下,立刻翻身下马,走到了周仕珉的面前,单膝下跪郑重道:“臣李正元参见陛下!”乘风等人也立刻下马行礼。

周仕珉在欢呼声中走下马车,伸出双手,抖了抖龙袍,扶起了李正元,眼中有些婆娑,沉沉道:“贤弟,一别就是五年,朕心中还是少年时与你一起玩耍的样子,现如今你也长出许多胡须了。”

李正元微微笑着,缓缓道:“陛下也更加威严了。”

周仕珉哈哈大笑,随后便上了马车,对着旁边的辛公公说道:“起驾回宫!摆酒设宴,朕要为西州王庆功!”

随着辛公公一声老态的“起驾!回宫!”众大臣跟在金灿灿的马车后面,回了皇宫。

众大臣在皇帝身后,没有大声说话,只是各怀鬼胎的盯着后面不远处的李正元。

乘风第一次来京城,被这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

精妙绝伦的楼宇,路上热情挥手打招呼的百姓,模样俊俏的小娘子,各式各样花哨的小物件儿,让乘风东张西望着,却又感到一丝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