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发,40岁。

由于后颈上长了“疖肿”,俗称火疖子。

后颈又红又肿,红肿的区域有手掌那么大,李大发实在是痛的受不了,于是来医院看看。

后颈一碰他就痛得跳脚。

刘谨轻轻一碰,就感觉到了里面有像水状的黏稠物质,稍微施加压力,可以有明显的凹陷。

典型的红、肿、热、痛症状。

疖肿,一般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当人体的皮肤有破损时,细菌会侵入毛囊深部和毛囊周围的组织,从而引起疖肿。

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外,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也会引起疖肿。

在皮肤上表现为一个凸起的肿块,摸起来硬硬的。

随着病情的发展,疖肿的中央会逐渐变软,出现波动感,顶部会出现黄白色的脓头,最后脓头会自行破裂,流出脓液,从而使炎症逐渐消退。

是个人,都有脸上冒出“红豆豆”的经历,刚开始又红又肿,过个几天冒出黄白色的尖尖,这时候一挤,冒出里面的黄白奶油,那酸爽,那感觉,有人觉得很爽,有人觉得恶心。

日常脸上长出的小痘痘就是这种,但米粒大的小痘痘可以自行处理,李大发这种大象级的“巨型”痘痘,必须得手术处理,通过手术去除里面的脓液。

必须去除里面的病因。

刘谨打算在疖肿的表面用手术刀划一个一字,把里面黏稠的脓液挤出来。

“我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左思右想,李大发还是决定跟家里人吱个声。

刘谨表示理解,虽然这个手术很小,但还是应该告知家里人,免得他们担心。

术后还需要住院休养,等伤口愈合,还要避免发生感染。

期间最好有家人的照顾。

“行,那你先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刘谨点头表示同意。他理解李大发的担忧,毕竟这是一个需要动刀子的手术,还是需要家属的鼓励与支持。

总不能家里有人脖子上多了一道疤,莫名其妙消失好几天,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递给李大发一张名片,说:“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你商量好了可以随时联系我。”

李大发拿着名片,心中五味杂陈地离开了医院。

李大发回到家,手里紧握着刘谨的名片,坐在沙发上沉思,不断的想着医生对他说的话。

脖子——切开——

他又想起老家过年就要被宰的猪,几个壮汉押着白白胖胖肥得流油的猪,尖刀往猪脖子一扎,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喷出漏斗状的血液,大盆子一接,就是红红的一盆。

他的手情不自禁的抖了抖,额头冷汗直冒,丢开了手中的名片。

妻子看到他一回来脸色不对,关切地问:“怎么了,发哥?医院怎么说?”

李大发叹了口气,把那张名片递给妻子,低声说:“可能要动个小手术。”

妻子一愣,有些意外,怎么要动手术?

妻子接过名片,看到上面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心中一紧:“手术?什么手术?”

李大发摸了摸脖子上的肿包,苦笑一声:“我脖子上这个,医生说可能是疖肿,得切开把脓挤出来。”

妻子一听到切开脖子,顿时慌了神:“那……那会不会很痛?会不会有风险?”

李大发看着妻子担心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就是担心这个,但看着妻子脸上的焦急,他不能这么讲。

说了也只会更让人着急。

他握住妻子的手,安慰道:“别担心,医生说只是个小手术,而且他会亲自为我动刀。”

但他额头的汗还是不住的流。

妻子听了,稍微安心了一些。她紧紧握住李大发的手,说:“医生真这么说?”

李大发点点头,眼中闪烁着瑟缩的光,“就是我有点拿不定主意。你说人的脖子被割开还能活吗?”

妻子听到这里,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发哥,你想什么呢?医生都说了是小手术,肯定不会有事的。再说了,医生那么专业,肯定会把你治好的。”她轻轻拍了拍李大发的手,示意他放宽心。

李大发听了妻子的话,心中安定了一些。他深吸了一口气,说:“好吧,那我就听医生的。明天我就去医院,把这个手术做了。”

妻子看着李大发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她温柔地拥抱了他一下,说:“别担心,我会陪着你的。”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李大发的脸上,他早早地起床,准备去医院。

妻子早已准备好了早餐,两人在餐桌上安静地吃着,仿佛昨夜的焦虑都烟消云散了。

吃过早餐,李大发拿起刘谨的名片,心中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

脓包一直长在脖子上,也不是个事,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他走出家门,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

他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医院走去。心中默默告诉自已:这只是一个小手术,这只是一个小手术。

李大发走进医院,感觉走廊的灯光都比昨天亮了一些。

他按照名片上的指引找到了刘谨的诊室。刘谨看到他和他的家人,微笑着打了个招呼,让他坐下。

他还真怕李大发不来,事到临头就退缩的人他见多了。

医生天然的就会偏爱那些遵守医嘱的人。

遵守医嘱,在另一个方面上也是对自已的健康负责,身体是自已的,除了自已,没有谁能帮你守护健康。

不听话的病人,再有能耐的医生也没有办法。

李大发这个举动就已经打败了很多人。

“考虑好了?”

“考虑好了。”

“那行,手术就安排在明天早上。”

“这么快?”李大发快吓死了,拽紧了妻子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