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警员在开会。

他们是负责舆情监控的。

舆情监控每个警局都有负责的部门。

但事情已经传到他们这个级别。

说明影响已经是达到全国性的了。

一个年轻的瘦削男子起身。

拿着一摞纸。

“根据数据显示。”

“机甲这个词汇。”

“出现在舆情系统中。”

“最初是在一个月之前。”

“出现最为频繁的是机甲模型。”

“当天的搜索量大概是十万人次。”

“这些用户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直播。”

“根据线索,我们也找到了当天机甲模型这个热词出现的原因。”

“是因为顶流游戏主播pdd。”

“真名刘牟。”

“和一个手工主播,真名陈默,的联动。”

“双方在当天达成口头协议。”

“手工主播陈默。”

“答应给游戏主播刘牟制作一个等人高的机甲。”

“完成之后。”

“刘牟会支付给陈默十万帝国币的报酬。”

“以及价值五万的平台礼物打赏。”

“之后机甲热词就一直在一万到三万搜索量之间。”

“属于正常搜索量。”

“大概在三天前。”

“机甲一次的搜索量。”

“突然突破千万级别。”

“在一天之后。”

“突破亿次。”

“排除虚假流量和空降新闻之外。”

“机甲应该是当天最火热的话题。”

“我们找到了相关视频。”

视频被投射在大屏幕上。

在场的一周七八个警员都抬头看去。

视频上是之前陈默的直播间录播。

从组装到展示完毕。

部分做了速度递进。

视频播完之后。

一个警员评价。

“很帅。”

“如果是我的话。”

“我应该也会搜一搜。”

另一个警员说:“这不是特效的话。”

“说明咱们国家的机甲技术。”

“确实不再停留在纸面上了。”

“而是步入了真正可以实际参与生产和战斗的程度。”

主持会议的副局长李立华说道。

“呃...我记得上次参加内部的兵器展会。”

“最先进的机甲。”

“应该还是兽形的,犬形。”

“负担的也不是战斗,而是侦查。”

“这已经是咱们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机甲了。”

“这个机甲如果是真的。”

“说明民间的研究力量。”

“已经超过官方了?”

一个老警员敲了敲桌子。

“...”

“各位。”

“是不是跑题了?”

“咱们这是舆情评估会议...”

“只是关键词是机甲而已。”

“不是真的讨论机甲这个问题。”

李立华中年人,一把年纪了。

也很喜欢机甲。

他双手交叉。

放轻松身子。

将自己依靠在椅子中。

深呼吸一口气,

“老赵,别紧张。”

“搞清楚了舆情来源之后。”

“我们其实很明白。”

“热度来源于哪里。”

“不是吗?”

“就连我们见到这一段视频。”

“都会情不自禁的讨论。”

“那公众进行一些适当的讨论。”

“也是应该的。”

老赵问道:“那我们是否需要上报?”

舆情监控负责上下游管理的连接。

他们本身就需要筛选一些不必要的信息。

让这些信息不会传递到上层。

以免太多的冗余无用信息。

对上层的决策产生干扰。

李立华沉吟片刻。

问道:“这既然是个直播间的话。”

“那个主播今天直播了吗?”

一个年轻警员调整了一下投影。

很快。

大屏幕上显示出陈默今天的直播间。

直播画面中。

正是侠客在展示冷兵器剑法。

一个武术出身的警员眉头一挑。

“啧。”

李立华问道:“怎么了,小张。”

小张说:“这套剑法...很狠!”

“狠?”

直播下边有进度条。

小张调整了进度条。

然后满放。

他上前站在屏幕边上。

“这一刀是刺下阴的。”

“这一刀是肾。”

“这一刀是砍脖颈。”

“这一刀是腿部的大动脉。”

“这一刀就不说了,力劈华山。”

“没有一刀是冗余的。”

李立华:“呃...应该是剑吧。”

小张顿了一下,“剑。”

“它和现在用于表演性质的剑法不同。”

“现在的剑大多是软剑,杀伤性不大。”

“他这种是硬剑,而且剑法简要直接。”

“剑剑致命。”

“这个机甲,是个杀人机甲。”

小张说:“它很危险。”

“如果是官方的话。”

“我会称赞科技的进步。”

“但这种东西出现在私人手中。”

“它比枪支私人持有还危险。”

“这个东西可以一个人挑翻四五个手持步枪的特警。”

一个警员说:“只凭借一段视频。”

“小张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小张说:“我曾经执行过跨境任务。”

“如果这个机甲真的是纯钢打造。”

“而且还有视频中的灵活性的话。”

“打四五个都是我含蓄的说法。”

李立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问道:“你说...”

“能制作这样机甲的人。”

“他制作枪械难不难?”

在场没有武器专家。

但局里有。

作为高层次的局机关。

局里面各种各样的专家都有。

很快。

一个人工智能专家。

一个武器专家。

一个现代战争专家。

三个专家被请了过来。

人工智能专家看到屋子里面的架势。

再看看投影上还在进行的直播。

明白了。

他和其他两个专家入座。

“这个直播我也看了。”

“包括前两天很火的机甲视频。”

智能专家说:“这种识别系统。”

“包括语言系统。”

“我们现如今都是可以做出来的。”

“但是需要庞大的服务器支撑。”

“如果仅仅凭借一两个芯片。”

“是肯定做不出来的。”

他说。

“这个机甲后面。”

“要么就是有一个机房支撑。”

“要么就是这个系统超出了现在的优化水准。”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

“这个机甲的创造者。”

“起码有一个人工智能博士研究生的学位”

李立华说:“但是数据显示。”

“这个陈默只是一个普通的平面设计大学生。”

“还有一种可能。”

专家说,“有一个人在伪装成侠客的ai。”

“哦...你是说侠客的这些动作和语言都有人远程控制?”

“只是一种猜测。”

“毕竟,如果是前一种猜测的话...”

“事情有些不好办。”

如果这个系统是陈默自己捣鼓出来的。

事情会变得有些复杂。

国内人工智能行业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比之下。

他宁愿这只是一场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