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事情棘手!
几个警员在开会。
他们是负责舆情监控的。
舆情监控每个警局都有负责的部门。
但事情已经传到他们这个级别。
说明影响已经是达到全国性的了。
一个年轻的瘦削男子起身。
拿着一摞纸。
“根据数据显示。”
“机甲这个词汇。”
“出现在舆情系统中。”
“最初是在一个月之前。”
“出现最为频繁的是机甲模型。”
“当天的搜索量大概是十万人次。”
“这些用户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直播。”
“根据线索,我们也找到了当天机甲模型这个热词出现的原因。”
“是因为顶流游戏主播pdd。”
“真名刘牟。”
“和一个手工主播,真名陈默,的联动。”
“双方在当天达成口头协议。”
“手工主播陈默。”
“答应给游戏主播刘牟制作一个等人高的机甲。”
“完成之后。”
“刘牟会支付给陈默十万帝国币的报酬。”
“以及价值五万的平台礼物打赏。”
“之后机甲热词就一直在一万到三万搜索量之间。”
“属于正常搜索量。”
“大概在三天前。”
“机甲一次的搜索量。”
“突然突破千万级别。”
“在一天之后。”
“突破亿次。”
“排除虚假流量和空降新闻之外。”
“机甲应该是当天最火热的话题。”
“我们找到了相关视频。”
视频被投射在大屏幕上。
在场的一周七八个警员都抬头看去。
视频上是之前陈默的直播间录播。
从组装到展示完毕。
部分做了速度递进。
视频播完之后。
一个警员评价。
“很帅。”
“如果是我的话。”
“我应该也会搜一搜。”
另一个警员说:“这不是特效的话。”
“说明咱们国家的机甲技术。”
“确实不再停留在纸面上了。”
“而是步入了真正可以实际参与生产和战斗的程度。”
主持会议的副局长李立华说道。
“呃...我记得上次参加内部的兵器展会。”
“最先进的机甲。”
“应该还是兽形的,犬形。”
“负担的也不是战斗,而是侦查。”
“这已经是咱们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机甲了。”
“这个机甲如果是真的。”
“说明民间的研究力量。”
“已经超过官方了?”
一个老警员敲了敲桌子。
“...”
“各位。”
“是不是跑题了?”
“咱们这是舆情评估会议...”
“只是关键词是机甲而已。”
“不是真的讨论机甲这个问题。”
李立华中年人,一把年纪了。
也很喜欢机甲。
他双手交叉。
放轻松身子。
将自己依靠在椅子中。
深呼吸一口气,
“老赵,别紧张。”
“搞清楚了舆情来源之后。”
“我们其实很明白。”
“热度来源于哪里。”
“不是吗?”
“就连我们见到这一段视频。”
“都会情不自禁的讨论。”
“那公众进行一些适当的讨论。”
“也是应该的。”
老赵问道:“那我们是否需要上报?”
舆情监控负责上下游管理的连接。
他们本身就需要筛选一些不必要的信息。
让这些信息不会传递到上层。
以免太多的冗余无用信息。
对上层的决策产生干扰。
李立华沉吟片刻。
问道:“这既然是个直播间的话。”
“那个主播今天直播了吗?”
一个年轻警员调整了一下投影。
很快。
大屏幕上显示出陈默今天的直播间。
直播画面中。
正是侠客在展示冷兵器剑法。
一个武术出身的警员眉头一挑。
“啧。”
李立华问道:“怎么了,小张。”
小张说:“这套剑法...很狠!”
“狠?”
直播下边有进度条。
小张调整了进度条。
然后满放。
他上前站在屏幕边上。
“这一刀是刺下阴的。”
“这一刀是肾。”
“这一刀是砍脖颈。”
“这一刀是腿部的大动脉。”
“这一刀就不说了,力劈华山。”
“没有一刀是冗余的。”
李立华:“呃...应该是剑吧。”
小张顿了一下,“剑。”
“它和现在用于表演性质的剑法不同。”
“现在的剑大多是软剑,杀伤性不大。”
“他这种是硬剑,而且剑法简要直接。”
“剑剑致命。”
“这个机甲,是个杀人机甲。”
小张说:“它很危险。”
“如果是官方的话。”
“我会称赞科技的进步。”
“但这种东西出现在私人手中。”
“它比枪支私人持有还危险。”
“这个东西可以一个人挑翻四五个手持步枪的特警。”
一个警员说:“只凭借一段视频。”
“小张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小张说:“我曾经执行过跨境任务。”
“如果这个机甲真的是纯钢打造。”
“而且还有视频中的灵活性的话。”
“打四五个都是我含蓄的说法。”
李立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问道:“你说...”
“能制作这样机甲的人。”
“他制作枪械难不难?”
在场没有武器专家。
但局里有。
作为高层次的局机关。
局里面各种各样的专家都有。
很快。
一个人工智能专家。
一个武器专家。
一个现代战争专家。
三个专家被请了过来。
人工智能专家看到屋子里面的架势。
再看看投影上还在进行的直播。
明白了。
他和其他两个专家入座。
“这个直播我也看了。”
“包括前两天很火的机甲视频。”
智能专家说:“这种识别系统。”
“包括语言系统。”
“我们现如今都是可以做出来的。”
“但是需要庞大的服务器支撑。”
“如果仅仅凭借一两个芯片。”
“是肯定做不出来的。”
他说。
“这个机甲后面。”
“要么就是有一个机房支撑。”
“要么就是这个系统超出了现在的优化水准。”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
“这个机甲的创造者。”
“起码有一个人工智能博士研究生的学位”
李立华说:“但是数据显示。”
“这个陈默只是一个普通的平面设计大学生。”
“还有一种可能。”
专家说,“有一个人在伪装成侠客的ai。”
“哦...你是说侠客的这些动作和语言都有人远程控制?”
“只是一种猜测。”
“毕竟,如果是前一种猜测的话...”
“事情有些不好办。”
如果这个系统是陈默自己捣鼓出来的。
事情会变得有些复杂。
国内人工智能行业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比之下。
他宁愿这只是一场骗局。